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正>2016年7月,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正式开启对木星的探测任务。2017年5月25日,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与大家分享了最新的木星照片和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朱诺号飞掠木星两极时拍摄的极地顶部照片。右侧图片为朱诺号拍摄的木星北极地区局  相似文献   

2.
正"木星是如何形成的?有着何种内部构造?它那巨大磁场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朱诺号太空船成功进入木星轨道,它将有可能帮助人类解开木星的这些秘密。"2016年7月4日,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迎来历史性一刻,耗资11亿美元的木星计划进入紧锣密鼓的时段——2011年8月5日发射升空的  相似文献   

3.
文化播报     
正"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7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木星轨道,将展开探寻木星起源的任务。据悉,"朱诺"号五年前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后,经历了27亿公里的旅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朱诺"号将环绕木星运行20个月,收集有关该行星核心的数据,描绘其磁场,并测量大气中水和氨的含量。另外,"朱诺"号还会观察木星表面著名  相似文献   

4.
正Hello!大家好!还记得我们吗?我们是代替人类前往遥远的木星进行侦查活动的朱诺号——上的乐高小人!本月,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那就是我们来木星整整两年了!按照人类的习惯,这个时候总是需要隆重纪念一下。恰好,朱诺号拉着我们绕着木星转了一圈又一圈,拍下了无数张珍贵的照片。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大明星——朱诺号出场。为什么去木星咳咳咳——轮到我了吗?好紧张。先说说为什么去木星。  相似文献   

5.
科学触角     
正"黎明"号谷神星再揭秘整个2015年,随着NASA的"黎明"号探测器不断传回其拍摄的谷神星(Ceres)照片,科学家们对谷神星,这颗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矮行星的兴趣也不断高涨。特别是其表面陨石坑中异乎寻常的亮斑,科学家们早先怀疑这是一种反射率极高的物质,很可能是冰,反射了太阳光造成的。不过,德国科学家Andreas Nathues的最新研究表示,这些亮斑更像是一种盐——六水硫酸镁,并根据亮斑的分布特点推测谷神星的地下有着冰盐层。撞击使得  相似文献   

6.
正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是美国航天局继新视野号之后的第二个新疆界计划探测项目。2016年7月,朱诺号进入木星轨道,每53天环绕木星一圈。在环绕木星的第一年,对于这颗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朱诺号有哪些重要的新发现?朱诺号:探测木星2011年8月5日,宇宙神5号火箭载着朱诺号探测器飞出地球。随后,探测器脱离火箭,独自在广袤的太空中飞行5年,奔向木星。燃料有限的朱诺号小心翼翼地航行在一条预定好的路线上,穿梭于各大行星的引力所划定的势力范围,若即若离。与我们日常用的地图不同,星际旅行的地图上标示的是引力场。行星的引力由行星内部  相似文献   

7.
正天文学家们计算得出,在太阳系中,像此次彗木相撞的天文奇观,大约要隔数百万年至上千万年才会出现一次。"经过数年的飞行,NASA‘朱诺'号木星探测器预计将于2016年7月抵达木星轨道。届时,我们将收到大量关于木星的信息,从而揭开众多木星奥秘……"电视里播放着最新报道,正在喝茶的大卫·列维,猛然想起自己曾经亲眼目睹的那场彗木相撞事件,一时间,各种纷繁的画面跳出脑海,令他陷入深深的回忆……时间:1992年7月8日"苏梅克一列维9号"彗星像往常一样.正优哉游哉地围绕着木星运行。  相似文献   

8.
正大家好!我是伽利略·伽利莱,没错,就是那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科学家……的乐高人偶。此刻,我正在执行一项伟大的科学考察任务,任务目标就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当然,这一次我可不是像400多年前的伽利略本人那样用自制的望远镜费劲地瞅来研究木星,我将乘坐太空探测器——朱诺号——亲自前往木星进行考察!从地球前往木星可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完成的,大概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为了打发这段漫长的旅途,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次木星任务的关键角色——朱诺号。  相似文献   

9.
视觉     
正据环球网报道,近日,天文学家在地球上拍下了木星完整的红外图像。这张照片是使用红外线拍摄的,所以可以穿透木星厚厚的云层顶端,一窥木星内部发生的事情。这张照片应该是迄今为止在地球上拍摄的最清晰的木星照片之一。研究人员给拍摄技术取了个名字叫"lucky imaging"。  相似文献   

10.
最新的发现2007年3月1日,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报道了探测土星的"卡西尼"号飞船发回的土星及其光环的一组最新照片。NASA太空科学研究所的卡罗琳·坡科说,这次所拍到的土星环展开的样子,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铜制奖章。这是探测器运行到土星环平面上方时向下拍摄到的,这种拍摄视角前所未有,他们已经等了好几年,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7年4月5日报道,伽利略号宇宙飞船可能已拍摄到木星的两个卫星(fIOU-tymede和Calisto)表面含有碳分子和氮分子的闪光。碳和氨是创造生命的关键元素,它们在木星的卫星L出现,说明在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曾经有活的生命存在。科学家们在上个月休斯顿月球和行星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宣布了这一结果。他们根据伽利略宇宙飞船上的近红外线测绘光谱仪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了木星这两颗卫星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现了有机分子。近红外线科研小组的科学家之一,夏威夷大学的托马斯·麦科德指出,木星的这两个卫星上出现的四种新物…  相似文献   

12.
自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以来,人类的足迹虽没有再越出过地球引力场。但宇宙飞船却接二连三、愈飞愈远,到了1979年,空间探测工作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1979年初,美国的金星先锋号(Pioneer Venns)与苏联金星号(Venera)先后把大批观测结果传递回来。三月五日美国的航行者1号(Voyager 1)经过了18个月的飞行,行程达六亿八千万公里,到达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附近,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完成了一系列实验,然后借木星的引力,正转向土星飞去。7月9日航行者2号(Voyager 2),经历了22.5个月,九亿三千万公里路程,到达木星,补充航行1号之观测,然后用同样方式奔向土星,预计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首次拍出人脑工作照片美国华盛顿大学雷奇尔博士为首的研究人员,用特制的X光扫描器把人脑在进行回忆活动时的照片拍摄了下来。这是科学家拍摄的世界上第1张人脑在进行工作时的照片。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对人类的记忆功能有重大发现。科学家早就知道,人的记忆是在...  相似文献   

14.
“伽利略”飞船拍摄了许多“木卫一”火山爆发的照片,并且找到“木卫二”冰层下面似乎有很多液态水和稀薄氧气层的证据。这些证据使科学家们相信在太阳系中,“木卫二”很可能有生命存在。“伽利略”飞船还曾经探索过“木卫三”,发现这颗卫星有自己的磁场。美国宇航局探索木星的“伽利略”飞船开始最后一次飞行, 9月21日,飞船将俯冲奔向木星,与空气摩擦燃烧,最后化为灰烬,消失在木星周围的大气层里。“伽利略”飞船燃料即将耗尽,在完成最后的飞行之后,不能调整自己的轨道,也不能使天线转向地球,只有消失在木星的大气层里。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8月4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困扰天文学家数十年的木星"加热"背后的秘密。英国莱斯特大学、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木星大气加热机制。利用来自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数据,天文学家绘制出了这颗气态巨行星高层大气的迄今为止最详细的图谱,首次证实了木星强大的极光是为整个行星提供热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对“旅行者”号飞船正飞往太阳系外层。“旅行者”1号完成了飞往木星和土星的使命,现已飞离太阳系。“旅行者”2号飞船,也飞过了木星、土星,将于1986年1月与天王星、1989年8月与海王星相遇。从图右测可见,在一悬臂上,装有摄象机和其他需要定向的仪器。位于中心的重要器件,是直径为12英尺的高增益天线,供飞船与地面控制站间的通讯联络。紧接于下的是一光亮的金盘,上面记录了“地球之音”和地球的图片。“旅行者”号飞船由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实施控  相似文献   

17.
大风:炽热行星上吹8倍音速的狂风2007年5月,天文学家们对一个"外星世界"的气候发布了第一份天气预报,它指出,在一颗木星一样庞大的太阳系外行星HD189733b上,有着科学家见过的最怪异的气候。HD189733b是在2005年被科学家首次发现的,它位于距地球63光年的狐狸座星群,质量是木星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日前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上的实验设备获得了火星土壤样本中的水。这是人类首次通过科学仪器得到地球以外行星的水。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威廉·伯恩顿今天兴奋地宣布:  相似文献   

19.
《奇闻怪事》2011,(3):30-31
寻水是人类发展月球探测项目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实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3日,NASA负责"撞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安东  相似文献   

20.
正你看过电影《流浪地球》吗?在影片中,太阳快速变"衰老"并膨胀,人类想方设法让地球离开太阳系,木星却制造了大麻烦,差点把地球毁了。最后,主人公点燃了木星,让地球继续向太阳系外流浪……除了影视工作者,科学家同样关注木星,但关注的角度不同。在我国有待开展的深空探测项目中,木星探测是一个重点。探测木星,有助于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比如,木卫二(木星的卫星)被认为是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其表面有巨大冰层,冰层之下有液态水。如今,我国的木星探测计划已在关键技术攻关阶段。我国科学家从长远考虑,提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