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采自山西省的虫生真菌粉质拟青霉 990 5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旨在寻求一种能在山西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虫生真菌杀虫剂 .试验结果表明 ,IDA(虫粉培养基 )上菌落生长最快 ,菌落直径最大 ;2 0℃ 2 5℃是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光照对粉质拟青霉 990 5菌丝生长及产孢量有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2.
利用土豆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对一株从酒曲中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编号:Rh101菌株)进行了分离培养。首先对Rh101菌株的生长速度、菌落特征、菌丝及分生孢子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同时,探讨不同温度对Rh101菌株菌丝生长量和产酶量的影响。通过观测Rh101菌株形态特征,初步鉴定Rh101菌株为根霉菌(Rhizopus);综合得出当温度控制在20~25,℃时Rh101菌株的菌丝生长量及产酶量最佳。讨论了Rh101菌株在发酵工业中对温度的适应性,为今后发酵工业菌株选育和条件控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藏豆科槐属植物砂生槐内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砂生槐植株茎内分离得到链格孢属真菌,利用PDA培养基和KB培养基鉴定菌株菌落形态,利用载片培养法鉴定菌株孢子形态。结果显示:1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舒展,呈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呈波状;该菌株菌落到后期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呈现三种不同颜色,即中心部位为白色,白色菌落边缘为黑色,最外层为暗绿色;气生菌丝茂密,孢子与基质均呈黑色。在KB培养基上菌落舒展,呈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整齐;该菌株菌落到后期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呈现三种不同颜色,即中心部位为白色,白色菌落边缘为暗黄色,最外层为暗绿色;气生菌丝茂密,孢子为黑色,基质呈黄色。2孢子呈倒棒状、球形、倒梨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形态,具有纵、横或斜的真隔膜,呈砖格状分隔,喙多数为单细胞假喙,少数为短柱状假喙形态。3所分离出的菌株不具有性型,能形成简单的子座,分生孢子链从子座上伸出,并作合轴式延伸。4分离得到的菌株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真菌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改良膨胀土菌种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稀释平板法从农田土壤和膨胀土中分离出对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有抑制作用的菌株81株,经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一株对膨胀土胀缩性改良作用较好的菌株(A9),经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改良膨胀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菌落点状,干燥隆起,孢子灰色,可产生脂溶性黄褐色色素,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多分支,呈树状,分生孢子丝波曲,孢子呈卵圆形,初步鉴定其为放线菌.其在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和25~30℃,起始pH7.0~7.5,通气量120 r/min条件下生长良好.用其作膨胀土改良试验,在最佳条件pH7.5,温度25℃,膨胀土样水分含量40%条件下,接种A9菌剂7%,培养7 d,膨胀土自由膨胀率最高可下降33.57%.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几种作物尖孢镰刀菌菌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温度对几种作物枯萎病原菌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5~25℃范围内,甜瓜、西瓜、网纹甜瓜、黄瓜、甜椒、花生和豇豆7个寄主的枯萎病原菌菌株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25±1℃时生长最快,25~30℃温度下,生长速度减缓;辣椒枯萎病原与以上的病原生长特性不同,辣椒枯萎病原菌菌株F L.6.5 030710 1在15~35℃温度范围内一直呈增长趋势;25±1℃,菌株的生长过程分3个阶段:0~24h为生长初期,菌株的生长速度缓慢;24~72h为生长中期,菌落直径迅速扩大;72~120h为生长后期,菌株的生长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红菇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实验设置了两个不同阶段下,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的影响,第一阶段时间为两个星期,主要研究红菇菌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确定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第二阶段时间为一个星期,主要研究不同生长状况的红菇菌丝在相同的温度下的生长情况,验证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菌丝保存最适温度为4℃-10℃;温度过高会使菌丝体内的酶变性失活,温度过低则使菌丝体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此实验为培养红菇菌丝的正常生长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温度、pH值、不同培养基、不同光照条件、产生草酸能力及致病性方面对10个供试菌株菌株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核盘菌在5~30℃均可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pH为5~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一般生长速度较快的菌株其产毒素草酸能力较强;所有供试菌株,均对向日葵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香梨树腐烂病病原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香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在高温、低温和最适温区内生长差异显著,在20-30℃的条件下生长较快,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利于菌落的生长;菌丝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二者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与其它酸性条件下生长的菌丝差异显著;香梨树皮培养基和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好,与其它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差异显著;菌落在含有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光照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贵州科学》2021,39(3)
目的: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长根菇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碳氮源及温度对长根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固体培养基培养,十字交叉法计数。结果:长根菇最佳碳源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不能吸收氮源尿素;最佳碳氮比为40(葡萄糖)∶1(蛋白胨);菌丝最佳培养温度为23~25℃。结论:长根菇菌丝对常见的碳源、氮源都能较好的吸收,且对碳氮比要求不严。菌丝在15~30℃下均能萌发且生长,有较广的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10.
GV34菌株,菌丝生长适应温度范围较广,在24~32℃温度良好生长,在23~25℃偏低温度下正常出菇,能适应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环境,适宜pH为7.0~10.0;培养基含水量为65~70%;光照(400勒克司)可加速菌丝生长;能利用多种碳、氮源;产量高而稳定,棉籽皮的生物学效率为40.0~55.5%,稻草和麦秸为25%左右,是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草菇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1.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应用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菌种类型栽培真姬菇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采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模式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具有周期短、出菇整齐、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接种量以每袋15mL的效果最好。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日均生长2.21mm,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日均生长1.71mm,固体菌种菌丝的日均生长1.21mm。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4.80%,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3.40%,固体菌种菌丝的生物学效率仅为51.0%。真姬菇在液体菌种栽培模式下出菇比固体栽培模式下更整齐,而其它的性状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对2株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重寄生木霉(Trichoderma spp.)TR1、TR2菌株菌丝生长及产孢条件进行单因素筛选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TR1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极易产生分生孢子;TR2菌丝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产孢受一定条件限制。光照和VB2能明显刺激TR2分生孢子的产生。2株菌在以大麦粉、黄豆粉、KH2PO4、复合VB为培养基,5%接种量、120r/min、pH为 6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最佳。TR1和TR2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及水势分别为25~30℃、-232MPa和20~25℃、-454MPa.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新品种一白灵菇A号菌株的栽培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A号栽培主要生长条件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4℃,pH值为6.5~7.5,培养基含水量65%,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8~18℃,空气相对湿度80~90%.  相似文献   

14.
对毛木耳油疤病病原菌新种毛木耳柱霉(Scytalidium auricola W.H.Peng)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5℃~3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速度逐渐加快,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在pH 4~12范围内,随着pH升高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菌株具有嗜酸的特性,在pH 4~5时生长速度最快;毛木耳柱霉对碳源、氮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可广泛利用各类单糖、双糖和多糖,以及多种铵态氮和氨基酸;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适当降低菌袋培养温度和遮光培养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生长于西宁地区的野生鸡腿菇可以利用多种碳氮源物质进行培养,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较为广泛,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左右;pH7时生长较好;菌丝体生长阶段光线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阶段需要氧;按1mg/100mL的量加入VB1后可以显著促进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赤水金钗石斛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金钗石斛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及形态等研究表明,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影响.药效试验表明:10%苯醚甲环唑67μg/mL,64%恶霜灵1 607μg/mL对菌丝的抑菌率均为100%,90%乙磷铝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菌株Me1 1和Me1 2的菌丝在PDA培养基、麦芽浸粉培养基和酵母膏培养基上的生长虽然存在差异 ,但长势均良好 ,且均以在酵母膏培养基中长势最好 .在酵母膏培养基上培养时菌株Me1 1和Me1 2在被测的五种温度 4℃、1 0℃、1 7℃、2 5℃和 30℃中 ,以 2 5℃下培养的生长最为良好 .在酵母膏培养基上 ,菌株Me1 2的菌丝体呈褐色 ,菌株Me1 1的菌丝体呈淡色 .羊肚菌菌丝能否形成菌核与培养温度、培养基类型和菌株本身等因素有关 ,菌株Me1 2产生菌核较菌株Me1 1多  相似文献   

18.
青蘑菌种分离与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野生青蘑子实体为材料,用组织分离法获得青蘑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的培养特性。结果表明,青蘑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6.5,适宜温度为25℃,适宜氮源是蛋白胨,适宜碳源是玉米粉,适宜栽培培养基是棉籽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具抗肿瘤活性中度嗜盐菌YIM 80186的分离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青海盐碱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中度嗜盐放线菌YIM 80186,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菌株YIM 80186在添加20~100 g/L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在未添加NaCl的多数培养基上生长微弱.最高能耐受200 g/L NaCl.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丰富,白色至黄白色.气生菌丝产生直的或弯曲的孢子链,基内菌丝发育良好,断裂.生长pH范围6.0~10.0,最适pH 7.5~8.0.通过对其进行的包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以及基于16S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的多相分类研究,该菌株具有拟诺卡氏属的典型特征,初步鉴定其为拟诺卡氏菌属的1个潜在新种.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芯和麸皮为原料,以霉菌为试验菌株,观察在不同碳氮比条件下,菌丝和孢子的产生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最适宜少孢霉在温度25℃、湿度60%条件下生长的碳氮比是80/20,菌丝密度随碳氮比的上升而下降,孢子数量则随碳氮比的上升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