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语法揭示了同形异义词语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矛盾情况,据此认识歧义是句子层面上的特殊语言现象,进一步从动静关系分析歧义,即依靠静态句法分析深入内部结构,通过转移,分析语境、语调作用,在动态言语中考察歧义,其目的在于找出语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歧义定义的历史反思,认为应该将歧义与多义、修辞中的故意“设歧”、误解、曲解相区分;明确歧义的发生环境是语境;主体是说写者,是其无意所致;产生的物质材料是多义语言形式;滋生机制是语境对物质材料多义性的不能消解。歧义是在具体语境中,说写者用不违反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的形式(包括多义词、多义短语、多义句子)无意中表达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汉语因为缺少形态变化,词类与句子成分不能相对应,短语和句子结构基本一致,语序和虚词有时会产生消极语法意义.加上兼类词和多义词语义表现形式单一,所以在某些语境中暴露出表意形式的不适应性,难免产生歧义。这是一种亚规范语言现象。本文引入思维形式的概念原理,提出“义域”观点,即语言表达信息与载体形式相结合的有效合理范围,解读此类亚规范现象,以求远离歧义,达到真正意义的语言规范。  相似文献   

4.
“一个结构,如果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我们就说这个结构有歧义。”歧义现象体现了语义与形式的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同一形式与不同意义相联系这一方面。这是人类自然语言不同于人工语言的一大特点。 英语中歧义现象涉及面很广,它既有结构意义方面的歧义,也有形态、修饰及指代意义方面的歧义。歧义现象可以由不同的因素造成。可以是语义上的,包括词的多义性,词与词的多种搭配关系,逻辑上的施受同体等;可以是句法上的,包括动词的多向性,结构的多义性、多层次性等;也可以是语用上的,指对语义的合理解释提供多种可能性,即多种可能的情景对应。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多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这种语义和句法的结合物所具有的几个意义提供合理解释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木是人们根据科学的规律创造出来。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的思想,而同一的词句也可以表达木同的意思。后者便是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歧义现象属于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的范畴。所谓歧义指的是有好几种可能的语言选入(Semanticrenng)(赵世开)。或歧义就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包含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Traugott&Tatt)。引起歧义的因素很多,造成词汇歧义的原因在于词语的同音同形异义词(nomonymx)和一词多义(polysemy),而结构歧义一般起因…  相似文献   

6.
不论哪种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研究歧义现象不仅对语言的理解、写作、翻译等有着实际的意义,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国外在语法理论研究上的新进展也有不少是从歧义现象入手取得一些突破的。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而不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因此语句和语义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往往不同的词句可以表达同一思想,而同一词句却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造成词汇歧义的  相似文献   

7.
歧义现象(AMBIGUITY)是指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语义解释的语言现象。英语里引起歧义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描写分析英语修饰结构和省略结构里一些常见的歧义现象,指出产生岐义现象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现象的形式手段。  相似文献   

8.
管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语言现象。由于对于词语管界范围理解的不同,常会产生一些歧义现象,在进行英译汉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对英译汉管界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助于句子的语法分析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深入了解歧义现象,并对结构歧义进行分化认知,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语句法结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同时,对掌握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进行英语教学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雯 《科技信息》2013,(2):221-221
许多人在运用英语时,不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写中,会大量涌现歧义句。英语歧义句是指句子本身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为了避免歧义现象的发生,添加上下文、句法结构等策略常被运用在句子中。此外,歧义还经常作为一种交际技巧在语言表达中发挥作用,如表达言外之意、幽默等。在交际中经常会遇见许多歧义性的句子,使人们直接造成误解或误会。所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和消除歧义,巧妙运用歧义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境角度入手,探讨句法歧义的作用机制,认为歧义是语言使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句法歧义是歧义的一种,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句法歧义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句法歧义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包括语言使用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背景知识等内容,是语义理解的基础,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江苗苗  李瑛 《科技信息》2012,(8):46-46,49
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语言中。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就是这种意义未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日常交际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充分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修辞价值、信息价值和交际价值等不同的语用价值。本文着重论述英语日常交际中歧义的语用理解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用同一种语言形式传递一种以上语义信息的结构,它们称为歧义形式,而包含有歧义形式的句子称为歧义句。歧义句语义嗳昧,妨碍了信息的准确传递,给英语学习中的阅读理解,翻译表达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观察、辨别进而避免歧义是更好地掌握英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试图对歧义产生的原因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学实践的一种理论依据,语境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对言语交际活动影响巨大。将语境因素纳入语言教学系统中,有助于确定指示语的所指,推断材料的内容,消除句子的歧义,理解会话含义,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广泛存在的三种岐义类型(词语歧义、结构歧义、语义歧义)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歧义现象方面存在的一些异同。文章给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岐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英汉语文章的机器理解及机器互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文句子中如果没有主语,句子依然可以是正确的,然而英文的句子如果没有主语往往是错误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试图找出中文零主语现象是否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效果。结果显示,中文零主语现象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英语影响程度不同。对于中文零主语现象的认识不足,或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处理两种语言主语差异现象,能影响到英语学习的进步。因而,重视中英文句子主语差异性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钟淑杯 《科技信息》2009,(13):112-112
在汉语中,作为语言要素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作为语言记录符号的文字是有限的,但人类交际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却是无际的。以有限的手段表达£限的内容,必然出现重合和交叉。在同一语境中。同一语言形式具有多种意义,这种现象我们就称它为:“歧义现象”。从词汇、语法角度表现出来的歧义现象有哪些类型?语言歧义有哪些特殊的表达作用呢?本人尝试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以求抛砖引玉。1.歧义现象的类型1.1就表达意义的作用而言,语音、文字都可归结为词汇。语音是从听觉上表达了同汇,文字却是从视觉上表达了词汇。从词汇角度表现出来的歧义现象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曹佳学  李宁 《科技信息》2009,(33):I0174-I0174
翻译是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两个民族语言的翻译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两个民族的思维活动;而从形式上看又是两种语言的动态转换活动。不同民族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角度不同.会导致不同民族语占形式上的差异。分别属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不同之处更多。翻译时如果完全仿造原文的语言形式,必将造成译文多处语句甚至段落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和规范。因此,译者必须将原文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看作上下互相联系,前后互为关联的动态语言现象进行一定形式的动态转换.而不可将它们看成孤立而静止的语言,进行形式主义的机械复制。  相似文献   

19.
歧义句的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句子的理解,框架理论不同于传统语义学理论,框架理论研究者认为百科知识与人的经验和语言知识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人对句子的正确理解。本文,首先对框架理论进行概括,然后针对由多义词的存在而导致句子歧义现象的产生来展现大脑对词汇性歧义的理解过程,同时说明框架与语篇具有相互印证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语法教学中,有一种形式相同而语义表达不同的句子或语组叫歧义句或歧义语组。例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就可能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哨兵发现了敌人,“发现了敌人”作为定语修饰“哨兵”,定语内部是一个述宾结构,这种切分法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哨兵是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再看另一种分析:“敌人的哨兵”是发现的对象,而作为宾语内部是一个定中结构,这样意思就变成了敌人的哨兵被发现了。可见,不同的切分,不同的结构关系表达了不同的意义。除了层次分析法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种辅助方法——语音手段来分化歧义。下面分几点来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