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选取四川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系)15个,在灌浆期测定其剑叶的叶绿体含量,并分二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收获期取样测定单穗重、收获指数和生物产量.统计分析表明,单稳重1.6g以下和收获指数46%以下的品种,灌浆前期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较高,灌浆后期较低.单穗重1.6g以上和收获指数48%以上的品种,表现正好相反.这表明较高的灌浆速率和较长的灌浆时间有利于提高穗重和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在灌浆初期,剑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单穗重和收获指数呈负相关或相关不显著,但灌浆后期却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灌浆后期的胞间CO2浓度、与前期和后期的气孔导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蒸腾速率无关.这说明,净光合速率的高低与气孔因素的关系大于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2.
应用亲缘系数分析四川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代表四川小麦优良种质的4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亲缘系数分析,探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约60%品种组合间的COP值为0,所有供试品种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75,平均值仅为0.08,表明大多数品种在系谱上的遗传关系很小或无遗传关系,通过COP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聚为6个类群,2个引进品种各自聚为一个类群,其余38个品种分别以繁6,阿勃,绵阳11号,成都光头4个优势亲本聚为不同的大类群与亚类群,分析认为,供试品种间系谱上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文中对不同育种单位及不同时期小麦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麦灌浆期间冠层温度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于2001~2003年选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6省的8个小麦品种在河南省种植,并选用河南省3个品种(系)安排了播期播量试验,对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播量的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南省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的小麦灌浆期间冠层温度差异达到极显著,不同播量的小麦灌浆期间冠层温度差异达到显著。小麦灌浆期间冠层温度与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三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小麦冠层温度指标可为选用品种和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外源H2O2浓度低于0.4%时,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H2O2浓度超过0.4%时,则抑制种子萌发,其抑制程度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而加强;H2O2对主胚根和胚芽的伸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对主胚根的抑制强于胚芽;低浓度(小于0.4%)H2O2能够促使侧生胚根的伸长,增加胚根数;叶片中POD活性和MDA含量与H2O2浓度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藏猪起源和品种遗传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PAGE)测定四川、云南两地藏猪血液蛋白多态基因座(Tf,Pa,AmI,Cp)所得的结果和收集的国内外相关资料为依据,计算了标准遗传距离和遗传独特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保护等级的划分.结果表明:(1)四川藏猪和云南藏猪属同一品种,均起源于亚洲野猪;(2)利用品种遗传独特性划分保种等级,四川藏猪排在第五位,且仅用45.4%的品种,对最大基因频率的保护程度可达98.97%.  相似文献   

6.
石刁柏花药培养植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芦笋(石刁柏)5个品种花药离体培养的植株进行了倍性鉴别,统计分析表明:花药培养植株群体倍性问的变异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单倍体占2.1%,二倍体占67.0%,多倍体占23.9%,非整倍体占6.4%.但各品种间的倍性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讨论了遗传多态性表现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科技》1998,(2):14-15
地膜覆盖穴播小麦是一项新的小麦栽培技术,我室于1997年进行了春小麦地膜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栽培具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8.85%--41%,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较大影响,延长了前后(出苗一拔节,抽穗-灌浆)两个关键时期的天数,分别为3天和2-9天,为地膜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我所利用SC2053在杂种小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认为:(1)多数小麦品种在剂量为0.6kg/hm^2,雌雄蕊原原基形成期至药隔期喷施,杀雄率能达95%以上。药隔期为施临界期。  相似文献   

9.
EDTA返滴定钡法测定硫酸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在1.25×10 ̄(-3)~2.5×10 ̄(-2)mol/L硫酸的稀水溶液中用EDTA返滴定钡测定硫酸根的条件。结果表明:钡可过量0.2~2.2倍,不分离沉淀,无需乙醇等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指示剂终点变色较敏锐,测定硫酸根的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了小麦与高冰草杂种F2代不同穗行和株系的部分植株与亲本进行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分析高冰草遗传物质在杂种后代的遗传和表达,结果证明高冰草遗传物质在杂种中稳定存在并正常表达.粗蛋白含量的测定表明,杂种F1及F2代蛋白质含量为17.49%~20.18%,介于亲本小麦(15.14%)与高冰草(25.58%)之间.氨基酸分析发现,杂种F2代种子的几种必需氨基酸,包括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显著高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11.
卵母细胞的不同对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牛体外受精(BIVF)胚的发育率,探讨了来自不同大小卵泡、具有不同卵丘细胞层数以及细胞质形态不同的卵母细胞对牛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别采自直径大于5mm、2 ̄5mm和小于2mm的卵泡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卵裂率分别为54.5%(30/55)、64.4%(85/132)和50.4%(63/125)。其中,2 ̄5mm卵泡的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结果显高于小于2m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34份小麦样品共19个品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为:诺木洪农场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最高,平均为10.86%,德令哈地区则含量最低,平均为9.45%;不同品种中青春891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2.74%,瀚海304蛋白质含量最低,仅为8.98%,针对柴达木盆地春小麦蛋白质含量的现状,提出了该地区今后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济南177原生质体和经紫外线照射的高冰草(Agropyronelongatum)原生质体用PEG法诱导融合,形成杂种植株,但未能正常结实.杂种植株经子房诱导产生可育F0代;将F0代产生的4粒种子播种后产生F1代植株,对由其产生的F2代4个株系进行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分析表明,F2代植株的表现型及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亲本小麦.田间穗行、株系表型稳定,具有抗寒、茎杆硬、抗倒伏等优良性状.在分蘖数、单株粒重及千粒重等产量性状上亦有明显优势,此研究为培育体细胞杂种优良小麦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花940小麦用花药培养而成,在品系鉴定、品比试验、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6年试验中,连续5年平均产量排第一位,1年排第二位,历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2.1%。花940小麦苗期次生根比对照多35.0%,灌浆期次生根比对照多20.5%,最高蘖比对照提高15.2%,每穗粒数比对照多3,4个且叶层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5.
灌浆期冬小麦受湿涝害胁迫 叶片组织游离脯氨酸积累,抗湿涝害的小麦品种脯氨酸积累多,不抗湿涝害的品种脯氨酸积累少,测定叶片组织脯氨 含量值可作为鉴定小麦品种灌浆期对湿涝害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晋2148,7506,7606,5926四个春性品种的幼胚为材料,用JQ700型高速基因枪将BPI121质粒导入小麦,研究并确立了轰击速度、钨粉直径、上方式、DNA浓度等基因枪转化参数。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导入外源基因的小麦幼胚质片细胞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成植株。供试的4个品种中有3个(7506,7606,5926)获得了可育的转基因植株。GUS基因的转化频率分别为0.6%,0.6%和1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小麦与高冰草杂种F2代不同穗行和株系的部分植株与亲本进行酯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分析高冰草遗传物质在杂种后代的遗传和表达,结果证明高冰草遗传物质在杂种中稳定存在并正常表达。粘粘白含量的测定表明,杂种H1及F2代蛋白质含量为17.49%~20.18%,介于亲本小麦(15.14%)与高冰草(25.58%)之间。氨基酸分析发现,杂种F2代种子的几种必需基酸,包括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品种济南177、384、471的幼胚和济南177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质粒为pPPI2[含大麦黄矮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和GUS(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pPPI5(含CP基因)+pEmuGN(含GUS基因),用高速基因枪轰击钨粉质粒进入幼胚和胚性愈伤组织细胞.GUS基因的瞬间表达平均频率幼胚约为42%,愈伤组织为18.5%.转化处理后用PCR扩增技术检测植株中CP基因是否存在并稳定遗传.检测结果表明,来源于幼胚的T0代转化频率为2~9%(1993~1994年),并获得T1、T2和T3代稳定表达的转化植株.用愈伤组织转化,其转化频率3月龄者为0.4%;2年龄者为零.潮霉素(Hm)用于对转化幼胚和愈伤组织的筛选,低浓度时不能抑制非转化细胞的生长,高浓度则使细胞受伤害,不能再生正常健壮的植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研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乐(复合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苗期及田间栽培进行了药效试验,具有较好的改善小麦多项性状及增加产量功效。在大田示范试验中,可使小麦增产10.65—13.95%,较使用表油菜素内酯高2.85—5.10%。该品比表油菜素内酯成本低近50%。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看,小麦是人类消耗蛋白质、热量和食物的主要营养源之一,在常年世界谷物产销中,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贸易量和加工制品数量比重较大。全世界小麦常年种植一般在34亿亩左右,占世界谷物总面积的32%(稻占20.8%,玉米占18%);小麦总产5.7亿吨左右,占谷物总产28、9%(稻谷27.1%、玉米25.2%);贸易量1亿吨,约占谷物贸易总量的50%左右;小麦提供人类消耗蛋白质总量的20.3%、热量的18.6%、食物总量的11.1%,是人类主要食粮之一。小麦不像稻谷加工食用方式相对简单,由于含有独特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面筋),能制出多种多样的食品,其制品数量之大,花样之多均居各类作物之首。此外,小麦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正常情况下贮藏4-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品质基本不变。因此,小麦常被看作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商品粮品种和人类的主要口粮。在新形势下,我国小麦业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