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麦耐盐突变体筛选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幼穗、幼胚为原料材料,进行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并对其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后代进行耐盐稳定性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 (1)耐盐系在高盐浓度下其鲜重、干重明显高于对照系;(2)耐盐系保持较高的K^+/Na^+比;(3)对照系种子有11条醇溶蛋白电泳带,而耐盐系为14条,与对照系相比B2、B3、B4带为耐盐所特有,B1带含量高于对照物,但B5带含量低于对照系;(4)耐盐系再生植株后代可溶蛋白电泳带为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幼穗、幼胚为原始材料,进行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并对其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后代进行耐盐稳定性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耐盐系在高盐浓度下其鲜重、干重明显高于对照系;耐盐系保持较高的K^+/Na^+比;与对照组相比,耐盐系种子醇溶蛋白电泳带有14条,其中B2,B3,B4带为耐盐系所特有,B1带含量高于对照。但对照B5带合成量增加;耐盐系再生植株后代可溶蛋白电泳带耐盐系为28条蛋白带,而对照系为26条  相似文献   

3.
小麦耐盐细胞系的筛选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级提高氯化钠浓度的筛选方法获得了小麦耐盐细胞系,与对照细胞系相比,耐盐细胞系在盐分胁迫下能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同时具有较强的脂溶性抗氧化能力,说明在细胞水平上小麦对盐分耐受力的高低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栽培番茄耐盐变异系的离体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首先在1.5%NaCl下进行筛选,然后在1.0%NaCl下长期继代及在无盐下和1.5%NaCl下反复的多步选择方法。经过7个月的连续筛选,分离得到耐盐性稳定的番茄耐盐变异细胞系。耐盐系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表明,该耐盐系的耐盐性有了较大提高,接近于1.0%NaCl。耐盐系和对照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差异,这与耐盐系具有较高耐盐性相对应。同时对游离脯氨酸在盐胁迫下积累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离体筛选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并再生植株。方法 以耐盐系小麦850512r的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以所得到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采用一步和多步正筛选法离体筛选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结果 成功获得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并再生植株。结论 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的离体筛选并再生植株成功,证明在细胞水平上筛选并获得具有潜在耐水分胁迫特性的小麦新品系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葡萄耐盐细胞系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葡萄耐盐细胞系和对照系的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表明两类细胞系均由排列紧密的分生细胞团组成 .但是 ,与对照系相比 ,耐盐细胞有几个显著的超微结构变化 :液泡较大 ;质体内积累淀粉粒 ,形成杯形变形质体 ;脂滴、高尔基体和平行于胞壁堆积的内质网明显增多 ,出现包绕着高密度核糖体的环形内质网 ,细胞壁内突生长 ,表面凹凸不平 ,胞间连丝丰富 .这些结构改变可能与葡萄细胞的耐盐能力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培养基逐代增加氯化钠浓度的方法获得耐0.5%、1.0%、1.5%NaCl的红豆草愈伤组织细胞系,并分别继代培养30、25、20次,与非盐适应细胞系的蛋白质电泳图谱相比,其蛋白质SDS-PAGE图谱中出现了83KD、35KD和18KD蛋白质,而非盐适应细胞系中的70KD、37KD、32KD蛋白质则消失或减少.上述83KD、35KD、18KD蛋白质的诱导产生和红豆草愈伤组织在盐环境中表现出的适应性相伴随发生,表明这三种蛋白质可能与抗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运用透射电子显策镜技术研究葡萄耐盐细胞系和对照系的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两类细胞系均由排列紧密的分生细胞团组成。但是,与对照系相比,耐盐细胞有几个显的超微结构变化:液泡较大;质体内积累淀粉粒,形成杯形变形质体;脂滴、高尔基体和平行于胞壁堆积的内质网明显增多,出现包绕着高密度核糖体的环形内质网,细胞壁内突生长,表面凹凸不平,胞间连丝丰富。这些结构改变可能与葡萄细胞的耐盐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二次离体筛选获得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检测该变异细胞系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的耐受生长能力,并测定变异系在甘露醇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a /K 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及可溶性蛋白质组成和基因组DNA多态性等分子特征。结果通过愈伤组织在甘露醇,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的渗透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实验,发现变异系细胞系可以在对照细胞系不能生长的20%甘露醇,1.5%NaCl和20%PEG-6000胁迫条件下,分别表现出14.5%(见图1),12.8%(见图2),41.8%(见图3)的相对生长量;在20%甘露醇胁迫条件下变异系细胞系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为对照系的80%(见图4),可溶性糖积累量为对照系的1.2倍(见图5),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对照系的1.3倍(见表1)。在相同浓度的甘露醇模拟的渗透胁迫环境中变异系再生植株比对照植株相能维持较高的K /Na 比值(见表2)。与对照相比,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再生植株可溶性蛋白SDS-PAGE发生显著变化:6条新可溶性蛋白谱带出现在变异系再生植株中,同时对照系中的1条可溶性蛋白谱带在突变株中缺失(见图6)。变异系植株与对照株RAPD带型呈现一定的多态性(见图7),表明变异系基因组DNA与对照相比发生了突变。结论所研究的小麦耐甘露醇变异细胞系是一个具有较强渗透胁迫耐受能力,可用于进一步育种工作的良好突变体材料。  相似文献   

10.
对抗HYP和抗盐的葡萄变异细胞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HYP变异系细胞的脯氨醛含量是抗盐变异系的2.86倍.在盐胁迫下,抗HYP变异系吸收的K+和Na+含量高于抗盐变异系,但二者的K+/Na+比值相近抗HYP变异系的耐盐和耐PEG的能力,明显比抗盐变异系强。实验表明在筛选葡萄抗逆变异系过程中。以HYP作为选择压力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小麦幼苗对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渗水分胁迫(PEG-6000)和盐胁迫(NaCl)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渗透胁迫下,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等渗盐处理后,二者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说明盐胁迫除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外还存在离子毒害作用;两种渗透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等渗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低于水分胁迫,说明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的一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水分胁迫下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两种渗透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等渗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水分胁迫,这也可能是离子毒害和细胞脱水的累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覆麦秸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覆麦秸和深埋麦秸能明显提高耐盐小麦德抗961的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并使其单株鲜重、株高、公顷穗数、穗粒数、旗叶面积、旗叶鲜重、旗叶干重、旗叶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Na^+/K^+比降低,最终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地麦覆麦秸和深埋麦秸使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的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大于对照,使前两者的每公顷产量分别达4422.45kg、3769.95kg,而对照的只有2850kg。因此,选择耐盐品种,地表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通过在培养基中逐渐增加选择剂(NaCl:Na2SO4=4:1)方法,获得耐0.8%至2.0%选择剂的耐盐愈伤组织,其内源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相同盐渍条件下的对照组.培养基中选择剂浓度达到1.6%耐盐细胞仍能保持细胞及细胞器正常形态,液泡化程度低,细胞核大,有的细胞中出现二或二个以上核仁.在培养基中选择剂超过1.2%,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坏死或类坏死状态.耐盐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选择剂不超过2.0%,生长良好,可以再生植株,其后代在0.3%NaCl土壤中仍表现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基因耐盐小麦新品系89122和其受体“陇春13”,在盐胁迫处理下,测定盐胁迫后89122和“陇春13”无性细胞系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和脱落酸的变化,结果表明,89122较其受体“陇春13”能维持较高的SOD,POD,CAT活性,ABA含量明显高于受体。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aC1胁迫对4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NaC1胁迫浓度的增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供试的4个小麦品种中,不同品种小麦种子萌发受盐胁迫抑制的程度不同,其中“神龙4号”为耐盐品种,“神龙3号”次之,“川麦32号”耐盐性中等,“绵农7号”不耐盐.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小麦耐盐突变体苗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盐突变体H8706-34,H8706-44,RH-48,RH8706-49室内水培的苗期(2叶小心),进行了0.7%的NaCl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非盐胁迫时耐盐性强的突变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极显著高于耐盐性差的突变体;在盐胁迫时,不同的突变体的SOD活性发生不同的变化,耐盐性强的突变体的S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较长,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对超氧自由基的反应能力;而耐盐性差的突变体的SOD活性的变化幅度小,且变化周期短,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和对超氧自由基的较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小麦愈伤组织增重百分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一般敏盐小麦的愈伤组织增重百分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H870634小麦的愈伤组织增重百分率对盐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H870634=-18167x 109.31,即当非盐胁迫时,其愈伤组织每天增长7.29%;在0.5%NaCl时,其增长降低到1.23%,几乎接近停滞生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The cDNA of AtPLDa (Arabidopsis thaliana Phospholipase Da) gene was introduced into P. tomentosa (Populus tomentosa)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promoter. Southern and Northern blot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the AtPLDa gene has been transferred into the P. tomentosa genome. No obvious morphological or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ransgenic and wild-type (WT) plants. 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 and gene expression of seedlings of several transgenic lines and WT plants (contro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hizogenesis rate and the average root-length of transgenic li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T plants after mannitol and NaCI treatment under the same growth conditions. North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higher the PLDa expression in the transgenic plants, the more tolerant the transgenic plants are to drought and salt treatment. Meanwhile, another group of these transgenic lines and WT plants (control) were treated with PEG6000 and NaCI separately.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s and the activities of some anti- oxidant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guaiacol peroxidase and catalase) as well as malondialdehyde and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ere analyzed. Altogether,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the PLDa gene can enhance the 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P. tomentosa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