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争岗滑坡堆积体滑坡灾害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云南省古水水电站争岗滑坡堆积体地质调查,根据现状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判断,同时利用颗粒离散元方法进行宏观细观参数标定,建立了滑坡细观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滑坡过程、滑坡速度、滑坡堆积、冲出距离与滑面摩擦系数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堆积体天然含水量试验进行了滑坡灾害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勘查的拉裂隙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滑坡堆积体治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老鹰湾滑坡体近年来一直存在滑坡隐患,影响西昌市大桥水库一期灌区工程的安全。根据工程勘查及调查,掌握了地貌、变形、滑体、滑床、滑带等滑坡体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形成机制,获得滑坡体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最不利典型剖面,采用简化Janbu法,对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老鹰湾滑坡体属于牵引式滑坡体,地形地貌、地下水活动、暴雨是主要诱因,易沿滑面产生滑动现象,建议迁出滑坡体上住户,同时加强对滑坡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3.
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是岩土力学的重要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对下铺子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分析,在分析了降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变形监测资料,对受降雨影响下滑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分析降雨入渗时间、临界降雨量和降雨总量与滑坡体变形的关系,变形增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其结果可以为选择滑坡治理措施提供依据,也为类似的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徐家沟滑坡是堆积体沿基覆界面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其形成演化机理:降雨入渗后缘拉张下错裂缝形成→滑面扩展与贯通→滑坡整体失稳破坏→滑坡停积,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开挖条件对不同基覆界面形态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影响,为滑坡堆积体大规模开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类直线形和椅形基覆界面滑坡堆积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开挖前后的滑坡体变形特征;随后通过模拟正交试验分析开挖参数对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影响规律,最终得出最优开挖方案。结果 类直线形基覆界面滑坡堆积体最优开挖组合是开挖点至坡脚水平距离150 m、开挖建筑平台宽度20 m、开挖角度110°、相邻开挖平台垂直高度7.5 m;椅形基覆界面滑坡堆积体的最优开挖方案是开挖点至坡脚水平距离250 m、开挖建筑平台宽度25 m、开挖角度130°、相邻开挖平台垂直高度15 m。结论 基覆界面形态对开挖方案的选取及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类直线形基覆界面宜选取在滑坡体中部开挖,而椅形基覆界面宜选取在滑坡体后缘开挖。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兰州市桃树坪滑坡及所在边坡区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桃树坪滑坡灾害体的分布特征、稳定状态、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及其变形破坏过程,针对该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灾情及威胁现状,提出对滑坡体的应急治理工程措施,并对治理工程进行了施工设计,最终消除滑坡对其前缘和后缘坡顶居民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梨园电站蓄水之前,库区范围内的草可都滑坡体后缘已经开始出现裂缝.滑坡前缘地形较陡,坡角在70.左右,坡体局部已经发生了变形和垮塌.为研究梨园电站蓄水后在库水位变动条件下草可都滑坡体的稳定性,运用geo-seep/slope有限元软件模拟了滑坡内部的渗流情况,得出在不同库水位情况下该滑坡体的稳定性系数.结果显示,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其稳定性有上升的趋势,在下降过程中有下降的趋势,最容易出现破坏的区域位于滑坡体前缘.  相似文献   

8.
在对四川三台罗家大石包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特征、滑坡成因等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运用Janbu法计算表明滑坡体已经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在饱水状态下严重破坏失稳,与定性分析和实际情况相吻合。提出了采用设置排水系统、清除危岩体和支挡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向家坡滑坡是一个具有多层滑面的组合式滑坡,滑面由浅层滑面、中层滑面和深层滑面组成.针对该滑坡受到不良地质情况和大气降雨等因素的影响,经过3次治理后并未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拟对该滑坡进行第4次治理.在密切监测滑坡滑移的情况下,采用ABAQUS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滑坡体前3次治理与第4次治理效果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得出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滑坡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测查明水库库区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点,才能对滑坡进行有效的治理.论文中简要介绍了探测确定滑坡体的意义、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前提、优势,结合在某水库库区滑坡体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断面色谱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覆盖层厚度、基覆界线,从而查明了滑坡体厚度及滑面起伏形态,为库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滑坡频发,滑坡产生的涌浪经常对库区岸坡造成破坏。通过山区河道型水库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产状滑坡产生的涌浪对三种不同组成粒径岸坡的最大冲刷深度。通过分析首浪高度与滑坡体宽度、厚度以及滑面倾角的关系;涌浪沿程衰减规律;岸坡最大冲刷深度和岸坡前涌浪高度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得到首浪高度经验计算公式、沿程涌浪衰减公式、岸坡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计算公式。最终得到受滑坡体产状以及滑坡入水点到岸坡距离影响的岸坡最大冲刷深度经验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岸坡的维护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及孔压应力耦合理论,以某库区滑坡堆积体为例,对暴雨工况下堆积体渗流及动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坡体内流场对堆积体稳定性的时间效应.研究成果表明:由于该堆积体结构相对较松散、透水性较强,且后缘裂缝的出现为雨水入渗提供通道,使降雨沿堆积体表面裂缝入渗后,堆积体、滑带岩土体力学性质弱化,随着降雨的持续、入渗影响深度增加,坡内水的运移对滑坡体前缘产生渗透水压力,堆积体局部变形,处于临界稳定状态.通过排水前、后的堆积体稳定性分析,揭示了堆积体在暴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变化趋势与滑坡机制,可为类似堆积体稳定性的预测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抗滑稳定分析中"潘家铮最大最小原理"的证明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滑坡和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潘家铮原理的理论意义和证明作出理论阐述。潘氏原理指出:1)滑坡如能沿许多滑面滑动,则失稳时,它将沿抵抗力最小的一个滑面破坏(最小值原理)。2)滑坡体的滑面肯定时,则滑面上的反力(以及滑坡体内的内力)能自行调整,以发挥最大的抗滑能力(最大值原理)。对潘氏原理的证明是建立在Drucker准则和Sar-ma的斜分条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基础上的。证明中使用了虚功原理和塑性力学的上、下限定理。列举了算例说明使用潘氏原理可以获得和闭合解一致的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特定距径比条件下的微型组合抗滑桩室外模型试验,分析微型桩前后土压力和桩身弯矩,研究微型组合抗滑桩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当外部荷载加载至150 kN时,桩前土压力骤减,桩土发生脱离,模型失稳破坏;桩体滑面以上1/3~1/2长度范围为主要受荷段,所受滑坡推力约为其余部分的2~3倍;靠近滑坡后缘的桩,最大弯矩出现在滑面附近,靠近前缘的桩,最大弯矩出现在滑面以上1/8~1/4长度范围内.提出了微型组合抗滑桩结构的一些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诱发岩质滑坡失稳的因素中,水分特别是后缘裂缝水的作用是最直接最重要的. 与一般土质滑坡不同的是,目前有关水体在岩质滑坡启动及失稳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还不清楚. 本文先从岩石断裂力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裂缝的扩展贯通和滑面形成机制. 继而以水力学公式为基础,利用瑞典圆弧法,定量研究了入渗裂隙水对岩质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最后,通过一算例的计算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结果表明,高大深邃裂缝中的裂缝水是裂缝贯通、滑面形成的动力,而滑面物质力学性质的下降和界面水力作用是岩质边坡失稳最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6.
贵州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脆弱的地质条件,极端气候的影响,使得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预防和治理滑坡地质灾害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印江县革底滑坡基本特征的分析认为:该滑坡为一特大型旋转牵引式顺层岩土体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具有滑坡边界清楚、多级滑面、滑动时间长、多次滑动、滑向转向的特点,滑面发育在奥陶系下统大湾组泥灰岩间夹泥质条带,滑床为泥灰岩、滑带土为泥质条带。通过滑坡稳定性计算,该滑坡体目前处于整体稳定状态,但"堰塞湖"仍有可能产生次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灾害链,威胁下游村庄和公路,最后提出了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梅子坪滑坡的变形机制与其稳定性,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对梅子坪滑坡进行了分区,并对滑坡影响因素、变形机制、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梅子坪滑坡下伏反倾岩体在构造作用下,产生弯曲—拉裂变形破坏,使得上部土体浅表层发生蠕滑—拉裂破坏,在A区表现较为明显;在暴雨作用下,梅子坪滑坡A区后缘裂缝扩大,A区坡体最终将沿着粉质黏土夹碎石浅层滑面发生失稳破坏;梅子坪滑坡目前整体基本稳定,A区存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峡北山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该滑坡由四个滑坡体共同组成,研究了各滑坡体的基本特征、产状、规模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大峡北山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分析硅藻土对斜坡不稳定性的特性指标的基础上,研究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而提出滑坡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总结前人的滑坡体稳定性计算理论,建立适合于缓倾角混合岩土质滑坡计算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引进建筑荷载及降雨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的动态参数。结果地下水位场的变化对滑坡体稳定性敏感较大,人工荷载的影响次之,利用建立的预报模型可以进行滑坡预报。结论建立的滑坡体稳定性评价模型与滑坡时间的预报判据,操作简便,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在库水位的周期升降以及降雨条件的影响下,库岸滑坡的岩土体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大量涉水滑坡发生复活变形。为了分析三峡库区的水位周期性升降对涉水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库区较为发育的动水压力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库区水位升降对滑坡稳定性和滑坡地下水位线的影响。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县白家包滑坡为例,以Geo-Studio软件的SEEP/W以及SLOPE/W模块为辅助工具,分别分析不同滑坡体渗透系数、不同库水位升降速率下的滑坡稳定性,以及地下水位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库区动水压力型滑坡,当库水位上升时,滑坡体的稳定性整体而言是增加的,滑坡体地下水位线呈现向下弯曲的趋势;库水位下降时,滑坡体的稳定性整体是降低的,滑坡体地下水位线呈现向上弯曲的趋势。在不同的滑坡体渗透系数下,滑坡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库水位升降时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