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英 《科学通报》1980,25(18):850-850
真核细胞的出现,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上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重大事件.因此,寻找地球上早期真核生物的化石记录,已成为当前前寒武纪生命研究中最活跃的课题之一.地球上最早的真核细胞出现在什么时候?最早的真核生物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目前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正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又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水不仅是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须的资源,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节约水资源,保证水安全,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水与水资源水是什么?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从化学角度讲,水是一种化合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合而成。从生命角度讲,水是生命的摇篮。大约38亿年前,地球的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形态。从生物进化过程来看,液态的水是生命诞生和进化的最基本条件。水是最广泛的溶剂,同时是各种生物体  相似文献   

3.
有不止一位科学家曾为此感慨,认为诞生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奇迹。尽管 他们并不排除其他世界也有产生生命的可能,但还是对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叹为观止。 地球生命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那些研究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宇宙生命将以更多 的形态存在,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将千姿百态,无奇不有,而由此进化出的文明形式也将不尽相同, 多种多样。比如,相对于我们由动物直接进化出的人类智慧来说,也可能会有以植物为基础发展起 来的智慧,或者以无机物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智慧,甚至有些科学家走得更远,探讨了晶体智慧和能量智慧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持比较保守的观点,例如,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曾指出,不要说其他形式的生命形态,就连与人类同属动物的海豚(或类似的动物种类)都不可能发展出文明来,因为流线型的构造使它们难以进化出构造精巧的前肢,因而难以发展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技术文明来。 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呢?当初的人类,不就是因为环境的恶化才不得不下地行走昂首直立的吗?假如有一天——仅仅是一种假设——海洋干涸了呢? 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也许,《生命应该常青》只是一种幻想,但也许,它正是我们所要得到的答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万物的变化.当气的概念渗透于中医学之后.就把它用来说明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成为生命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但气的本质是什么?迄今尚无确切的科学论证.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渗透,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从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探讨生命的本质.如果说气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概念,那么它就应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存在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物质结构、能量形式和信息作用三个方面对气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王国     
在世界任何地方,你都无法找到像亚马孙雨林中那样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在它宽阔的怀抱里,生活着100多万种动物,堪称动物的王国.  相似文献   

6.
微管作为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细胞生命过程,如细胞形态的建立和维持、细胞的迁移、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以及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的排列和分离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不仅如此,微管还介入了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作为一种寄生生物,它的存活依赖于它最  相似文献   

7.
Neoschwagerina副隔壁的超微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湘宁 《科学通报》1993,38(1):58-58
副隔壁(septula)是二叠纪高等类Neoschwagerinidae分子所特有的一种壳壁构造,它将类动物的房室分割成许多小房室,从而起着加固类壳体的作用。副隔壁的构造、形态及发育程度是识别类有关属、种的重要标志,在Neoschwagerinidae的分类及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根据对Neoschwagerina sp.若干标本进行扫描电镜研究的结果,简要介绍Neoschwagerina副隔壁的超微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6,(9):54-55
在一块金黄色的多米尼加琥珀里,藏着一只小小的无螫蜂,在阳光下观察这只被永远"定格"在飞翔之中的小蜜蜂,真可谓纤毫毕现:它完美地伸展着翅膀,用惊恐的眼光看着今天的观赏者.这只被困在透明"小室"中的栩栩如生的小生物,在它的一生中有着什么样的生命轨迹?人们通过它可以了解千百万年前的奥秘吗?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幸的故事?这块琥珀在被人发现之前又经历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7,(12):28-30
除地球外,如果太阳系还有其他星球上有生命,那它们在哪里? 太阳系里有3类行星,分别是气体巨行星、矮行星和石质行星.气体巨行星由于没有固体表面,因此没有孕育生命的温床,即使有生命,也只能飞翔在大气中,然而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在那里发现飞翔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光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它是世界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离不开光,生物结构和功能也受到光的强烈影响.珊已发现,植物正常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光形态建成的过程、一个需光调控的过程.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展开和叶绿体发育一直到开花、衰老和对光环境的各种适应,都离不开光参与调节.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导致产生了“光生物学”.它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生气勃勃的学科,美国等正从“光形态建成”等十四个领域展开着深入的研究.在农业生态上,不同波长的彩色光已被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措施,取  相似文献   

11.
解读欧罗巴     
<正>科学家估计,欧罗巴地下海洋水量是地球海洋的2~3倍。欧罗巴为什么可能存在地下海洋?这样的海洋如果真的存在,其中可能有类地球生命吗?欧罗巴是环绕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中最小的一颗,它在木卫中与木星的距离为第六近。它也是太阳系中第六大的卫星。它是依据希腊主神宙斯的情人欧罗巴而命名的。欧罗巴的个头比月球小一点。欧罗巴有水—冰地壳,还可能有一个铁—镍内核。  相似文献   

12.
浩瀚的海洋孕育着多姿多彩的生命,其中不乏有毒动物,一些腔肠类、软体类、鱼类和爬行类动物体中含有很强的毒素。海洋中的有毒动物多达1000余种,这些动物们用毒素干什么呢?它们又把毒素藏在哪儿呢?下面就让我们去探索这些秘密。 海洋里生长着一种能“开花”的动物——属于腔肠类的海葵。肉袋子似的体腔是海葵的大肚皮和嘴巴,此外海葵既没有心肝肺,也没有胳膊腿,只能靠基盘在海底慢慢爬行。海葵虽然行动缓慢,但却是厉害的捕食能手。它的身体密布着柔软的触手,触手上长有许多刺细胞。每个刺细胞内藏着一支细小、类似蜜蜂尾尖上那种毒针一样的东西。当小鱼傻呼呼地游过来赏“花”的时  相似文献   

13.
砂糖的另一种作用 问:为什么砂糖能像它在果酱中那样充当防腐剂呢?这就意味着它有某种能破坏生命的性质,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砂糖(蔗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合成的二糖,人体正是从食物中摄取它来获得新陈代谢的能量。这又表示它应该是“亲微生物”的。那么砂糖真的能够在消毒工作中扮演抗菌剂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在浩瀚的植物王国中,千奇百怪的植物形态不禁会引发我们的联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变幻无穷的形态?它们在其生存环境中有何意义?这些形态曲线与几何图形中的曲线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理论来源于实践.事实上,几何学中的曲线最初都来源于自然界,它是数学家将自然界中一些相类似的形态曲线归纳、分类、抽象后的结果.几何学中有直线、圆、椭圆、抛物线、螺线等等,而植物形态中也有类似的曲线.  相似文献   

15.
最近,科学家斯图尔德在其著作《生命的其他秘密》中指出了生命是什么?它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DNA.例如血红蛋白蛋白质分子,它的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受许多遗传密码控制.此种形状的显现遵循深奥的物理学法则,而这些法则是通过数学式子表达出来的.人们讲的所谓DNA是  相似文献   

16.
有生命系统的生物学上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在非常众多的活的种类中发展的属性:这些种类的每一种,在进化发展的阶梯上相当于一个形态系。这种有系统的进化,归功于它的效率和以一些植物系统的生物学制约为基础的存在,而这多亏在植物显示的遥远的进化史册中的生殖生物学。被子植物的起源曾被达尔文看作是一个“讨厌的秘密”,甚至在今天,对于现代的进化论学者们仍然是一个难题。与其说被子植物包含着属于石松类或楔叶类的维管束植物,而与裸子植物的可能的祖  相似文献   

17.
早期的鸟类     
《科学之友》2005,(21):57
哪个先出现?是鸟,还是恐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类鸟动物形象,证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鸟类是由它进化而来的.不过,仍然有很多古类鸟动物的羽毛与今天的鸟类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18.
细菌的生殖     
繁殖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生命都有一种繁衍后代的欲望和本能,细菌虽然是一种低等的生命形式,但它们同样也忠实地履行着大自然的这一规律,那么这些微小的生命是如何生儿育女的呢?无性裂殖细菌最基本的一种繁殖方式是以二均分裂形式进行的无性裂殖,这是一种原始的生殖方式,即母细胞分裂为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两个子细胞,在生活条件最适宜的情况下,大部分细菌裂殖的速度相当快,以大肠杆菌为例,它每分裂一次只需要大约20分钟,照这个速度,一个大肠杆菌的后代一昼夜就是4722,366500万亿个(重约4722吨),48小时后这个数目可以达到2.2×1043这么一个…  相似文献   

19.
赵君亮 《科学》2003,55(5):46-49
星空和宇宙的奥秘,自古以来吸引着人们,许多学者为探索这一奥秘的科学真理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甚至生命.那么,宇宙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它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如果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最有可能是哪种类型?曾有科学家表示,无论是在金星、火星还是在遥远的木星上,不要指望能够找到智慧生物或其他大个头生物.在那些星球上,最有可能繁衍生息的是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因为只有微生物才可能自如地应对各种极端的生存环境.这些看似微小得肉眼难辨的生物,是宇宙中最顽强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