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日科技》2013,(12):34-35
下城区于2006年4月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8年2月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紧紧围绕“繁华时尚之区、幸福美丽下城”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高端化、城区发展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建设精品化”总体目标,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区域发展特点,全力推进南精北快、人才强区总战略和“服务业导向、民主民生、文化引领、环境立区”四大分战略,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干一件成一件”的下城精神,全面实施《下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和《品质下城三年行动计划》,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日,《下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组的验收。自此,下城区成为目前浙江省首个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中心城区,本刊将规划具体内容刊登,希望为杭州市、浙江省其他城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3,(12):40-41
南浔区是2003年1月新建的浙江省湖州市辖区,2006年10月被列为浙江省首个城区型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开展了各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施一批可持续发展示范工程,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3月4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泸州市江阳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进行了评审并顺利通过,江阳区成功列为全省第六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一致认为:一是江阳区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做了长期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可持续发展基础较好,符合创  相似文献   

5.
《榆林科技》2010,(1):42-43
一是榆林市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10月14日,科技部已同意将榆林市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完成了对山西省长治市、陕西省榆林市等16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3,22(1):28-30
1992年,广东省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区——珠海市湾仔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实验区。1994年,孙大中院士在广东省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广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提案,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995年,广东成立了广东省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由广东省计划委员会牵头编写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广东省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试点工作发轫于1986年,旨在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截至2009年,已建立国家级实验区77个。各实验区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任务,通过科技引导、  相似文献   

8.
近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太原市迎泽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是太原市唯一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相似文献   

9.
晓流 《科技潮》2002,(9):26-27
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不可背逆的发展潮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发展,就只能顺应这一潮流。《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战略之一。1997年1月1日,市政府正式批准怀柔区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999年11月16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怀柔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07,(1):16-17
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法律、科教、农业、能源等若干领域,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从1992年开始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珠海市湾仔镇开始,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另有14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大港区1995年开始创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7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天津市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998年国家科技部根据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需要,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作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验基地,五年来大港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以来,桐乡市科技工作以促进转型升级为目标,立足创新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环太湖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13,(12):41-42
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依据《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城乡统筹、开放带动”战略,认真实施科技富民强区专项计划行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在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签署《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以来,我国的地方可持续发展进程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从1986年便开始试点、迄今一直坚持推进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China National Sustainable Communities,以下简称CNSCs)的建设上。截至2009年10月,在国家科技部主导、国家19个部门的联合推动下,  相似文献   

15.
陈治光 《科技潮》2011,(2):20-23
2010年3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同意石景山区等10个单位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至此,石景山区成为北京市继西城区、怀柔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也成为全国120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含示范区)之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对石景山区经济社会转型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呢?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石景山区副区长李艳女士。  相似文献   

16.
新闻短播     
第十二届广东科技好新闻评选结果5月13日揭晓。此次评选过程中,共有来自中央、广东及各地市32家媒体的75件作品参赛,经过评选,44件作品获奖,包括6件一等奖、13件二等奖和25件三等奖。本刊送选的《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天河式“破题”——广州市天河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纪实》、《“示范区”奏响禅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角》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模式的示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首次提出,人类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并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实验区是支撑这一系统的重要载体。经过20年的探索,福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逐渐成熟起来,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原名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在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国务院28个部委及团体从1992年起共同开展的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探索区域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全面提高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广大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3,(12):23-24
自1993年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横店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要求,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克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开展了全面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旅游强镇”、“浙江省森林城镇”及“浙江省生态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国家科委、计委、体改委等部门从解决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试点工作。后来于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时隔20多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内涵已更为丰富和全面。目前,国家已正式启动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标志着实验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示范区将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等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加强示范。从实验区到示范区,可谓是一次质的飞跃与聚变!广东省自1992年建立第一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已有18年建设历程,成效颇丰。相信广东能够抓住目前实验区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懈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