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焊接圆钢管桁架在节点部位存在明显的局部柔度现象,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要精确模拟这种节点局部柔度就需要采用3D实体或壳单元模拟整个管桁架结构,这导致有限元分析的计算量大、效率低,不利于在工程设计中采用。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通常使用常规梁单元模拟钢管构件,并将管节点部位模拟成刚接形式。这种简化方法虽然提高了计算效率,但是却无法模拟出节点局部柔度导致的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常规梁单元模型基础上,在节点部位引入一个虚拟梁单元(Fictitious Beam Element,FBE)模拟节点的局部变形。虚拟梁单元的刚度可通过以往对管节点柔度研究所提出的参数公式进行等效。为了验证这种简化模型的准确性,对由T型管节点和Y型管节点组成的管桁架进行参数分析,共计算了12个管桁架模型,对这些管桁架模型分别采用3D有限元模型、常规刚接梁单元模型以及所提出的虚拟梁单元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刚接梁单元模型会过低估计管桁架的变形,而采用虚拟梁单元模型则可以高精度地计算出管桁架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杨文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9085-9090
钢管桁架结构的研究偏向于具体工程实例的研究,没有形成比较通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为了得到影响钢管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为管桁结构的概念设计提供依据。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Warren钢管桁架在高跨比H/L、截面宽高比W/h和榀间距S等参数变化下的桁架抗震性能进行了变参数分析。通过分析得到桁架结构的高跨比H/L对Warren式钢管桁架动力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进行Warren式钢管桁架的设计时,建议将桁架的高跨比控制在1/28以内,截面的宽高比控制在1/2.3以内,榀间距控制在4~6.6 m之间,三个变参数在这一区间取值比较合理。分析结果对于钢管结构抗震性能的概念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钢管桁架相贯节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钢管桁架相贯节点的主要形式,结合工程实例对直接焊接管节点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焊缝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钢管桁架结构的研究偏向于具体工程实例的研究,没有形成比较通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为得到落地式钢管结构的关键影响参数,为管桁结构的概念设计提供依据,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落地式钢管桁架在高跨比H/L、截面宽高比W/H和榀间距S等参数变化下的桁架抗震性能进行参数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结构的高跨比H/L对落地式钢管桁架动力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进行落地式钢管桁架拱的设计时,建议将拱的高跨比控制在1/32≤H/L≤1/8,截面的宽高比控制在1/1.2以内,榀间距控制在4m以外,但榀间距不宜过大.分析结果对于钢管结构抗震性能的概念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钢桁架通常按铰接体系计算,而实际结构中由于构造等原因,经常形成刚性或半刚性节点,杆件端部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而产生节点弯距.通过大尺寸的、大跨度带悬挑矩形钢管桁架的模型试验,着重分析了该桁架中的节点弯距.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弯距在本桁架中的影响不可忽略,在设计中应加以考虑.还进一步对该结构进行了两种节点构造形式的有限元分析,并通过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腹杆和弦杆应分别采用相应的节点构造形式的分析结果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空间钢管桁架结构的风振响应和风振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大跨度空间钢管桁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实时受力、变形情况和风振系数,本文采用自回归法编制计算程序,数值模拟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大跨度空间钢管桁架结构的多点风速时程,根据由风速时程转化的作用于结构的风荷载时程对两个大跨度空间钢管桁架结构进行风振响应分析和风振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编制的计算程序可较好地模拟大跨度空间钢管桁架结构的空间点风速时程,计算所得风速时程的功率谱与目标功率谱吻合较好;采用粘滞阻尼器后结构节点位移及杆件应力振动幅值均有所降低,可有效地减小结构的风振响应;根据风振响应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结构风振系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实测对铝合金板式节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阻尼比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一平面尺寸45 m×45 m,矢高2.86 m的铝合金板式节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设计了11种工况,通过现场实测采集了160条人工激励下的节点加速度自由衰减振动信号以及6条环境激励下的节点加速度振动信号,采用解析模态分解法(AMD)结合希尔伯特变换识别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建议铝合金板式节点单层球面网壳的结构阻尼比取4%.运用实测阻尼比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动力响应,对应实测节点加速度响应曲线和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响应曲线吻合较好,所测得阻尼值可为现行规范修订提供依据,为结构动力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一跨度为44m立体钢桁架-混凝土板组合楼盖的结构形式。采用基于壳单元和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组合空间桁架结构与普通钢桁架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对比得到了组合空间桁架结构的位移、轴力及混凝土板应力。介绍了组合空间桁架各杆件及上弦节点设计。研究表明。组合空间桁架上层混凝土板受压,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有效地节省材料;上弦杆轴力较普通钢桁架小的多;下弦杆轴力分布由支座向跨中逐渐增大;腹杆轴力分布由支座向跨中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主管内填混凝土对矩形钢管桁架受力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主管内填混凝土对矩形钢管桁架结构节点、杆件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分析,并探讨了其失效机理。结果显示:主管内填混凝土改变了节点的失效模式,但节点仍然是桁架结构的薄弱部位;主管内填混凝土能够明显提高受压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但受拉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提高程度不明显;主管内填混凝土能够很好地协助受压主管受力,并提高受压主管刚度,而受拉主管的承载力和刚度提高程度不明显;对受压支管承载力有一定影响,而对受拉支管影响很小。探讨了目前规程关于受压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承载力计算,以及主管内填混凝土后的矩形钢管桁架结构变形的计算,提出了考虑节点变形影响的实用计算方法,为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钢管桁架结构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某农业园区大跨度阳光温室大棚,采用立体钢管桁架拱结构形式,通过改变各榀桁架拱跨度、曲率的方式,形成椭圆曲面的建筑造型。对大棚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动力特性分析,研究其整体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此类结构刚度较大、整体稳定性好,是一种受力性能较好的屋盖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建筑冷热水塑料管的发展现状及建筑给水塑料管产品特点,提出了对建筑冷热水塑料管使用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建筑冷热水塑料管的比较,明确了冷热水塑料管的连接方式,指出了我国建筑冷热水塑料管的工程应用特点,展现了冷热水塑料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现代新型给水管材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管材的耐温耐压、线膨胀系数、导热性、抗水锤能力、价格、安装等多方面对给水管材进行了比较,根据在建筑中的运用范围将各种管材分为室内给水各分区主干管,卫生间配水支管,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及室内高压管,并针对不同部位的管材运用及安装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管道工程中,塑料给水管取代金属给水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结合塑料给水管的性质和特点,介绍了塑料给水管敷设、安装、施工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完成顶管的套管内安装钢管,是PCCP管道穿越国道、高速、铁路等交叉建筑物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大伙房输水二期工程为例,阐述了套管内安装钢管的施工方法,为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埋设冷却水管是常用的混凝土温控措施之一.对不同材质的冷却水管的温控防裂效果进行研究后发现:铁管的冷却效果最好,但容易出现管壁混凝土应力问题且花费较高,钢丝网塑料复合管冷却效果次之,HDPE管最差.在工程实践中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经过精细的仿真计算分析来确定所需水管、合理的水管层距和间距及冷却过程.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PE管和PB管的性能特点,对PE管和PB管暗敷在墙、地板内的安装施工技术要点作了介绍,经实践证明其施工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某市现有给水管网的基础资料调查,介绍了不同管径、管材、接口形式以及月份与爆管次数的相互关系,全面分析了给水管道爆管的原因,指出管材及其接口方法、温度、管沟地基以及施工质量是造成爆管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用单位熵产法分析比较光管和螺纹管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
郭中丽 《太原科技》2007,(12):17-17,19
介绍了新型PVC空心结构缠绕管的特点、加工方法和应用范围。通过对材料配方的改进,可用于煤矿瓦斯排放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