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实一种》是最能体现先锋派作家余华的创作风格的一篇中篇小说。作品以一个处于家庭伦理关系中兄弟之间相互仇杀的故事,借助散乱、破碎的结构和无色调的语言,表现作家时传统理性、经验、常识和秩序的怀疑,突现出“零度风格”,从而展现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北作家群是一个伴着烽火硝烟而崛起的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作品都追求一种阳刚、粗犷的美,也就是“力之美”。在东北作家群的一系列作品中.对敌人的深刻揭露,对人民的热情歌颂,显示了生活本身的凄苦,惨烈的悲壮,也体现了作家的崇高愤慨的情怀,这主观的结合,使作品获得了一种强力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岛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对我国的创造社作家有着很深的影响,许多创造社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岛崎藤村作品风格的影子。文章所阐述的就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岛崎藤村对我国创造社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是作家长期的艺术追求的结晶。它标志着属于作家自己的鲜明的、独特的创作个性。这种创作个性,往往从作品的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形象塑造,结构安排,艺术语言的运用方面表现出来。鲜明独特的风格,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比较他们的风格,有助于散文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一、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散文创作是一种最自由的文学形式,在题材选择上。“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  相似文献   

5.
龚达联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91-193
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作家立场、创作风格等三个方面分析《她是一个弱女子》,认为:(1)主人公郑秀岳是“柔弱”的女性,是属于“自叙传”小说中的零余者;(2)作品突出其“柔弱”及悲惨的结局,体现了作家鲜明的政治倾向、态度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3)作家袭用“自叙传”的创作路数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生活,导致作品中两种创作风格兼存。总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失败不在于叙写,而在于如何叙写柔弱。  相似文献   

6.
萧红的小说蕴涵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书写着作家一生的苦难、辛酸和生命意识的解读。她的作品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生”“死”体现的是一种枯索麻木的状态和对生命的冷漠、残酷。其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女性的生命意识影射着作家悲观的厌世情绪和对生命乐观的凄凉。虽然其小说有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但其过于散碎的结构和近乎失真的描写亦是不可忽视的瑕疵。  相似文献   

7.
句法修辞和审美效应的关系问题,是唐诗句法修辞阐释研究必须回答的一项重要内容。句法修辞在唐诗的时代风格美和作家作品风格美的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句法修辞在句法的选择、变异、配置等方面的成功运作带来了句法形式与其表现的情意内容之间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8.
法国当代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深为中国读者熟悉和喜欢,她的作品选材和语言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本文从分析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语言风格入手,通过阐述她极具诗意的独特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而说明了这种文字风格的作用与影响。从而使我们对这位传奇作家的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历史跨度不长,但教学时间有限,且作家、流派、作品异彩纷呈,如何使教学生动、形象、具体,运用比较教学法是一种途径。通过对作家的生平、身份、政治观念、美学主张、生活情趣、风格流派、性别等的比较,以及比较文学的研究,使学生能尽快领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0.
比较阅读,由于高考试题的多次出现,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这里以现行中学语统编教材为根据,提供比较阅读的实例。一、相同体的比较:议论、小说、复杂记叙、诗歌、说明;二、不同体的比较:诗歌和小说,序言与小说;三、人物形象思想和性格的比较;课中的女性形象;四、作家作品所表现的风格的比较:古今散作家风格比较。从多角度的比较阅读中,提高学生对章的比较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 计算风格学(Computation Stylistics)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言语风格的一门新兴学科,属于风格统计学的一个分支。“风格就是选择”,这话不无道理。言语作品,不管是作家具有什么样的风格,归  相似文献   

12.
纳张元是云南大理彝族作家,他的作品因创作风格的与众不同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在此从纳张元本色化的语言入手,分析纳张元作品中的本色化描述语和本色化对话语,进而分析纳张元作品的语言特色及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月下小景》主要讲叙一对青年男女因爱不可得而双双自杀的故事,并对封建思想、落后族规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宣扬婚姻爱情的自由和人性的回归。在作品风格上,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异域情调。文章旨在对作品的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基础上,来探讨作家是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现爱情与死亡这一永恒的母题的。  相似文献   

14.
王朔是近年崛起颇有影响但又很有争议的作家。在作品语言上,他集各种幽默表现手段于作品,利用变异、悖境、歧解、反套、岔断、杂糅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幽默语言特色,风格独特,手法奇巧。  相似文献   

15.
田维 《科技信息》2010,(7):181-181,53
基于两样本及多样本的非参数假设检验法,对汉语系统作品的写作风格就平均句长这一指标作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汉语作家在创作时就平均句长而言具有独特性与稳健性,因此在判别有争议的作品著作权时,平均句长的差异可作为鉴定的一项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作品分析,说明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写作文体风格,旨在告诫人们,注重文体修辞会使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运用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7.
作家的个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同作品的联系也很复杂。不能仅仅从作家的道德水准来分析其文风的形成。以潘岳为例,他风格的形成根源于他分裂的个性。他庸俗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他作品境界的狭窄,而他高雅的审美趣味决定了他作品的精华部分。理解潘岳个性与文风的联系,对于理解西晋文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冰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一位作家,其作品的风格的独特和文字的优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冰心早期散文《笑》为例,着重就作品内蕴、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创作个性在其作品中的集中反映,是文学作品的灵魂。风格对作品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应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风格,但语言文化的差异又使得风格的传达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译文风格实际上是原作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结合。但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应尽最大可能地传达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是有制约作用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地域特征所造就的作家的气质、禀赋、作品风格差别甚大,这些差别又给文学作品以鲜明的地域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对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风格、语言都有很大的影响。屈骚就是楚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风情陶冶下的产物,它最终成为楚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楚地浪漫感伤文学风格的形成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