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从原油输送管道实际出发 ,利用试验室自制的蜡沉积试验环道对大庆原油进行蜡沉积试验 ,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原油管道蜡沉积规律的影响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模拟各种影响因素与原油管道蜡沉积速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建立了多因素非线性影响下的蜡沉积速率模型 .该模型结构为4- 7- 1的三层 BP网络模型 ,它考虑了管壁处的剪切应力、管壁处温度梯度、管壁处蜡分子浓度梯度和原油的动力黏度对管道蜡沉积速率的影响 .利用该模型对实际管道蜡沉积速率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 ,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蜡沉积速率模型预测精度高 ,误差在 2 %以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生产的多元回归与神经网络预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78-2000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7个因子分别建立了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多变量输入预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回归预测模型相比,用BP网络建立的模型经过训练后,可得到影响粮食产出的主要因子及其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网络模型新颖,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及较好的预测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预测研究,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飞机上作动系统的功率预测精度,建立了改进的多变量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考虑了对系统功率需求有较大影响的相关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综合变量作为输入,在提升准确性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输入维数;在利用递增方式对初始值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快速求解最优初始值和背景值,模型预测的平均误差由13.35%降为7.53%;考虑到序列波动对预测精度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对预测值进行误差修正,进一步将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降为4.07%。仿真实验表明,含主成分分析的改进灰色神经网络对飞机作动系统的功率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有利于飞机的电能调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解加工精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精确地预测电解加工精度,采用了BP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建模.在分析影响加工精度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特征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输入层和中间隐层的维数,从而确定了模型的结构.用试验参数对模型结构进行训练,最终建立了一个用于电解加工精度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的精度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具有很高的精度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量BP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的收敛性,建立了过渡段路基沉降预测模型.该模型可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的缺点.结合津秦客运专线路桥过渡段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将该优化模型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表明,利用动量BP算法改进的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瓦斯涌出量预测过程中存在的预测指标过多而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构建因子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采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降维,并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及预测。结果表明:因子分析能使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从10个降为3个有实际含义的因子,经因子分析后预测模型的预测速度及精度均高于未处理的样本数据,预测性能明显改善,其平均误差为3.8%,最大误差为4.9%,表明所采取瓦斯涌出量预测指标的选取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数据复杂且可变性较大、预测方法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首先,分析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影响因素,并建立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预测网络中的可变参数,并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BP神经网络多元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有效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准确地找出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气象因子与提高其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熵、BP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方法利用增加了特征变量的转移熵方法,得到影响AQI的气象因子及其影响度,将得到的气象因子与AQI实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特征因子,影响度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因子的初始权重,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模型,最后用熵值法组合各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对空气质量指数进行预测可提高其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BP算法为代表的神经网络算法存在预测精度较低及工程实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最优解设定BP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来提升网络的收敛速度与预测精度;为了解决特征维数过多对预测结果的干扰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实际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特征提取,使用提取的低维特征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优化后的预测算法提升了健壮性,降低了误差。  相似文献   

10.
夏正洪  贾鑫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5):11262-11267
为解决BP神经网络在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精度欠佳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 SVM)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首先,分析了影响离港航班滑出时间的可量化因素,构建了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离港航班滑出时间预测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基于SVM和BP神经网络的滑出时间预测结果。结论表明:(1)离港航班滑出时间与同时段推出航班数量、同时段起飞航班数量、同时段落地航班数量、1小时平均滑出时间呈现强相关性,与滑行距离、转弯个数、延误时间相关但不显著,与起飞时刻所在时段不相关。(2)基于SVM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趋势是一致的,考虑强相关和中度相关影响因素的七元组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最佳;引入不相关因素后模型的预测精度会下降。(3)基于SVM的滑出时间预测模型精度显著高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滑出时间误差范围在内的预测准确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