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是丘魔下陕西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2.
依据写于13世纪上半叶的四种汉文文献:《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游录》、《北使记》和《西使记》,以及中亚的考古资料,考察中亚在蒙古入侵之前的经济状况。主要研究这一时期中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通过这一研究,企图反映蒙古入侵前中亚的经济概貌。  相似文献   

3.
神魔小说《西游记》就其实质,应归于浪漫主义农民起义小说,与作为现实主义农民起义小说的《水浒传》相比较,二者所叙写的起义斗争故事在斗争背景、斗争12号及路线、斗争过程及结果等等方面处处暗暗契合。因而,《西游记》与《水浒传》虽似两番故趣,实为一共悲歌。  相似文献   

4.
由于《西游记》在明清时代被普遍认为是一部表现三教归一思想的、具有深奥哲理的小说,同时兼具对人心与世道的讽刺,故而明末至清初现存《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均在阐述哲理上大下功夫,并结合续作者所处的时代,大量甚至是通篇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为西游故事的继续开辟了多维的走向和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后西游记》第17回中的“截腰坑”、“情欲堑”乃实有其地,是在广东,又加之小说多用潮州方言,则可大体断《后西游记》作者为潮人;《后西游记》中第32、33回出现了“不老婆婆”,在明末小说《韩湘子全传》第24回中也出现了“不老婆婆”,则可大概断《后西游记》为明末作品。  相似文献   

6.
明代长篇小说《西游记》实际上是我国两条小说线索不断发展的最终汇合:一条是由《大唐西域记》发展而来的取经故事;另一条是从《补江总白猿传》到《陈巡检梅岭失妻》再到《西游记》所形成的神猿形象。它们都源于唐,发展于宋元,最后在明代实现了汇合。宋代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虽然不是取经题材,却是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长篇小说《西游记》之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转变的一个枢纽,对长篇小说《西游记》有直接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西游记》研究是《西游记》现代学术史上的开山之作,他以考证的方法和历史演进的眼光开创了《西游记》研究新局面。文章以明清时期《西游记》研究作为对照,从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和影响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胡适的研究在《西游记》学术史上的开创性与科学性,肯定其思想方法对于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展现《西游记》研究从古典时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中的龙王形象大都是良善而友好的。究其内涵与成因,《西游记》中大量出现的良善而友好的龙王群像,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龙信仰与龙王崇拜的兴盛,而与此同时,作为流布广泛、妇孺皆知的小说名著,《西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中国的龙王信仰与龙崇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中国古代小说与中国传统宗教之间的联系的背景下来分析《西游记》的宗教思想,分析《西游记》尊佛贬道的倾向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颖 《科技信息》2010,(35):J0245-J0245,J0277
《西游记》和《天路历程》两部小说存在着文化和宗教的差异,却异曲同工。小说通过描写人物的赎罪经历,巧妙地将宗教与现实结合,含蓄地对世事进行批判,昭示出殊途同归的心路救赎历程。  相似文献   

11.
古传《西游记》是全真教龙门派开创者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者据清代非主流见解,依明代天启府志,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者,完全否定《西游记》与龙门派的关联,几乎成为定论。本文在引述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文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首次提出小说《西游记》的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本文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游记》之作者,并可在陕新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唐代敦煌变文是后世小说《西游记》的源头之一。引入现代西方视阈,建构新的审视维度和"他者性"话语体系,对敦煌变文与《西游记》的关系作互文性考察,力图获取这一问题认识上的推进和突破。同时,从众多相关变文可以推测存在一个《西游记》变文阶段,对《西游记》成书的阶段划分作新的假设。  相似文献   

13.
“旧小说喜续,新小说喜复”,这是小说《反三国志》的作者周大荒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说的话。好承书而续,确实是中国古代小说所独具的特殊现象。而续作又有种种:或书未尽而续,如《红楼梦》的诸多续书;或书已完而续,如《西游补》《后西游记》之于《西游记》。有的则更复杂,如《水浒传》,既有人不断加入征辽,平王庆、田虎的新情节,也有人把它砍成“断尾巴蜻蜓”,还有人承之而作《水浒后传》、《后水浒传》。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一部以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为线索的神魔小说,自明代中叶成书以来,家喻户晓,影响很大.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这部小说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性的糟粕,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它的主要倾向竟究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作为一部古代文艺作品,它的主要倾向是好的.它广泛揭露和批判了黑暗的封建社会,歌颂了对天宫、地狱统治者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愿望.……可以说,《西游记》不但是我国文学史上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的神话文学作品.”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脱离了《西游记》作品本身的创作实际,不符合小说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实际情况是《西游记》这部小说.虽然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古典文学名著的百回本《西游记》,其作者是否为淮安文学家吴承恩,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初即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以胡适《西游记考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首者持吴承恩说,  相似文献   

16.
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中的方言辞语十分丰富,将产生于同时代的古典小说《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相同语汇进行互证,可以发现《金瓶梅》中的方言土语属于官话方言体系中的江淮次方言。同时,小说中还夹杂有鲁语、吴语以及元曲词汇。  相似文献   

17.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随着道教的发展进入高潮,道教志怪小说创作亦发展到新的阶段.继葛洪《神仙传》之后,众多真人传记风行一时;受其影响,一批有成就的道教志怪小说如《汉武帝内传》、《十洲记》、《周子良冥通记》等纷纷问世,由此带来了此时期道教志怪小说创作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作者问题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说勃兴的有明一代,有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现象,这就是当时的小说家们,大都不愿意将其姓名署在自己的作品之上,如《西游记》无作者署名,《金瓶梅》只题“兰陵笑笑生”,《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为“子虚乌有”(见胡适《水浒传考证》),等等,即可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生死,推动着《西游记》故事的延承发展,同时反映着在佛教道教影响下,中国民间渊远流长、丰富复杂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深深地体现着世俗的,然而伟大的人性之美。认识《西游记》中的生死,对认识《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其人物和故事情节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历经四百余年魅力不减,在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均有重要的影响。荣格的思想博大精深,从荣格心理分析的角度应用集体潜意识、原型等相关概念对《西游记》进行探析,可以给读者提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