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乙基溴化镁与末端炔烃反应生成炔基Grignard试剂,后者分别与三甲基氯化硅和三丁基氯化锡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相应的炔基硅烷和炔基锡烷,提供了合成炔基硅烷和炔基锡烷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
氯化锡催化合成苯甲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采用氯化锡(SnCl4·5H2O)作催化剂合成苯甲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氯化锡作为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n苯甲酸∶n无水乙醇∶n氯化锡=1∶4∶0.01;反应温度为88℃;反应时间为60min;转化率(以苯甲酸计)可达93.5%.  相似文献   

3.
制备三丁基锡氢化物、肉桂酰氯及高分子载钯催化剂Pd(Ⅱ)/r-Al2O3,研究了Pd(Ⅱ)/r-Al2O3对三丁基锡氢化物还原肉桂酰氯制备肉桂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掺锡TiO2复合颗粒的制备和日光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掺锡TiO2作为光催化剂,以罗丹明B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氨水用量和掺杂量)和不同反应降解体系(催化剂用量、pH值)对掺锡TiO2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条件对产品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是决定产品光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催化剂用量对罗丹明B降解起双重作用,酸性强的反应体系有利于罗丹明B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制备三丁基锡氢化物、肉桂酰氯及高分子载钯催化剂Pd(Ⅱ)/γ-Al2O3,研究了Pd(Ⅱ)/γ-Al2O3对三丁基锡氢化物还原肉桂酰氯制备肉桂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4种吸附剂对三丁基氯化钥的吸附特性及机理.通过对吸附剂的孔径和比表面积的研究结果,得出了X-5树脂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研究了三丁基氯化锡的浓度以及环境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得到了吸附等温线Q=1686.16C ̄(0.4755).  相似文献   

7.
三苄基锡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究了三苄基锡羧酸酯,碘酸酯、三苄基氯化锡、氧化双(三苄基锡)、二丁基氧化锡等8种化合物对苯甲醛、庚醛与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三苄基锡氯化物或氧化物中的氯或氧被取代后催化活性发生变化,酸根的吸电子能力越强,三苄基锡酯的催化活性也越高。三苄基锡3-羟基-4-羟基苯磺酸酯的催化性能最好,在90℃,催化剂用量0.2%,反应时间2h条件下,催化活性近100%,选择性96%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1-正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为溶剂,酸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硫酸氢根代咪唑([bmim]HSO4)为催化剂,考察了溶解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水量等因素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HSO4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当催化剂用量为1.5 g,水量为0.1 mL,反应温度为90℃时,反应80 min,还原糖收率可以达到92%.  相似文献   

9.
以1-正丁基-3-甲基氯代咪唑为溶剂,酸性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硫酸氢根代咪唑([bmim]HSO4)为催化剂,考察了溶解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水量等因素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HSO4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当催化剂用量为1.5 g,水量为0.1 mL,反应温度为90℃时,反应80 min,还原糖收率可以达到92%.  相似文献   

10.
含硅基团有机锂引发剂制备星型溶聚丁苯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甲基氯硅烷与双端活性锂引发剂反应,制得了一种含硅基团有机锂引发剂,用该引发剂引发丁二烯和苯乙烯聚合,用四氯化锡偶联,得到端基为含硅基团的星型丁苯橡胶,并对上述合成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四氯化锡的用量和加入方式以及端基转换均对偶联效率有影响,四氯化锡与活性分子链的物质的量比为0.2625,且在转换端基的条件下分2次加入时,所得星型丁苯橡胶的偶联效率最高为85.93%。  相似文献   

11.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TiO2悬浆体系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动力学规律,并考察了苯酚初 始质量浓度、催化剂投加量、溶液pH值、光强等对苯酚光解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过 程可以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方程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剂的投加量、溶液 pH值均存在一最佳值;各因素对光催化降解苯酚反应影响的重要性排列顺序是,光照时间>pH 值>光照强度>TiO2投加量.  相似文献   

12.
新型复合材料CaSO4Ti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以硫酸氧钛、氧化钙为原料,进一步改进制备过程,采用沉淀水解法制备CaSO4/TiO2复合材料,并用XRD、EDX、TG-DTG等进行了表征,通过探讨不同条件如:煅烧温度、催化剂投加量、光照时间及反应过程等对光催化降解活性大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粉体经500 ℃煅烧后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当催化剂投加量为3 g/L,紫外灯照射60 min,降解率可达到90.37%。  相似文献   

1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均相光催化降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目标污染物,投加适量光敏半导体为催化剂,在高压汞灯照射下进行实验,在探讨各种影响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弱紫外辐照下使AEO-9降解的最佳条件组合,为逐步利用自然光源催化氧化表面活性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铁酸锌的凝胶-溶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锌,并使用XRD和SEM等手段对铁酸锌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紫外灯为光源,铁酸锌为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为单一均相物质,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晶型趋于完整,晶粒变大,平均粒径约为35 nm。甲基橙溶液的质量浓度20mg/L,催化剂用量0.75 g/L为最佳催化条件。经过7 h后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0%,铁酸锌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剂连续使用3次后催化活性仅降低了4.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RD特征衍射峰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催化剂具有良好以上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UV及UV-H2O2工艺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UV)光解工艺及紫外-双氧水(UV—H2o2)联用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光解对阿特拉津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阿特拉津光解过程符合-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提高紫外光辐射强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自来水中有机物及多种离子的存在,会降低阿特拉津的光解速率.UV-H2O2联用工艺对阿特拉津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提高双氧水的初始质量浓度,可以提高光激发氧化反应的速率.辐射强度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大于双氧水投加量的影响,增加辐射强度比增加双氧水质量浓度更有利于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酞菁在水溶液中易于聚合而降低催化活性的问题,将铁酞菁负载在吸附树脂上,制得多相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能有效地催化H2O2降解4-硝基苯酚.考察了可见光强度、催化剂用量、H2O2投加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4-硝基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卤灯功率为50 W,催化剂投加量为2.0g/L,H2O2用量为50 mmol/L,pH为5.7,温度为40℃时,反应540 min,4-硝基苯酚去除率达到92.2%,TOC去除率达到82.5%,且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印染废水主要含有染料等难降解的有机物,由于其色度和有机物浓度高,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在排放前需进行降解脱色处理。催化氧化法是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有效的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制取Cu-Al2O3催化剂,并运用非均相催化氧化法,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在微波条件下评价Cu-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H2O2浓度、微波强度以及溶液pH值4个反应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实验前后亚甲基蓝的吸光度,最后用脱出率表征降解指标。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并从节约药品考虑,优化出最佳实验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2g;H2O2浓度为0.4%;微波功率为中低火(150W);溶液pH〈7。  相似文献   

18.
以Ce(SO4)2.4H2O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并获得最优的试验结果。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认为四水硫酸铈的催化活性与表面质子酸性质有关。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发生结晶水的丢失,铈离子价态的降低及晶体结构的变化,使催化剂的质子酸量降低,质子酸强度减弱,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NaY分子筛、NaX分子筛、Al2O3和硅胶为载体制备非均相UV/Fenton反应催化剂,考察不同载体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以NaY分子筛为载体的FeY催化剂性能最佳。探索了不同Fe2+负载量的影响。研究发现,Fe2+负载量为20%的催化剂重复性好,并且经500℃焙烧2h可以再生催化剂。采用UV-Vis图谱分析和不同反应体系的比较,表明在UV/FeY/H2O2反应体系中,亚甲基蓝分子的生色团被破坏,进而生成小分子中间产物,难以完全矿化;FeY的催化性能优于均相催化剂,UV、FeY和H2O2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在基准条件下反应60min后,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6.95%和89.11%。  相似文献   

20.
以钨酸铵为钨源,介孔TiO2纳米管为载体,采用传统浸渍方法制备了WO3/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讨论了以WO3/TiO2纳米管为催化剂,影响印染废水光催化脱色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过程。以500℃焙烧的WO3/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为光催化剂,当催化剂用量为500mg/L,UV光照2h,印染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7%以上。另外,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失活后的催化剂可以通过简单的焙烧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