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从科幻到现实 人类与机器人恋爱、结婚、生育这一天方夜谭式的神话,过去只能在科幻作品中见到.但随着微电脑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紧密结合,这种神话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方青 《科学之友》2000,(1):14-15
二、科幻文艺与神话的分野神话有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想象。这些想象有的变成今天的现实。如《山海经》中的嫦娥奔月,与当代宇宙飞船载人登月相似;《封神演义》中,吕岳炼毒丹播散瘟疫,与战争贩子研制生物武器的现实相似;《聊斋志异》中,陆判换头术,与当代医  相似文献   

3.
诸如《哈利·波特》中的隐身斗篷之类的不可思议的科幻理念,如今正在变成现实。长期以来,好莱坞一直着迷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幻技术——飞天汽车、时空穿梭机、自己系鞋带的运动鞋,如此等等。事实上,一些科幻理念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其中包括好莱坞电影中最具未来色彩的一些科幻理念。下面,简介八个此前被认为纯粹是电影科幻、但实际上正在变成现实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所谓灾难题材的科幻影片可被细分为几类,诸如外星人侵、怪物横行、恐怖袭击等等.但其中最为"现实"的一种,恐怕就是自然灾害科幻了. 毕竟,作为群特殊的"明星",外星生命和怪物猛兽的出镜率已经太高了,而整个文明社会又没从"911"恐怖袭击中走出来,不愿回首噩梦般的往事.听以,自然灾害科幻就成了好莱坞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刘慈欣,男,山西阳泉人,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2007年连续九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文笔特点是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作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刘慈欣的创作极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所谓"科幻武器",就是科学家头脑中设想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非现实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科幻武器将逐步走向未来战场。科幻武器的不断现实化,将使未来的战争场面更为宏大。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日趋枯竭,人类生存环境难以逆转的恶化趋势,使“太空移民”这一科学神话正从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步步变为现实。而载人航天当然就成了人们问津天宇的第一步。30多年来,这一领域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竞技争雄,随着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陆续带着科研项目参加航天飞行,乘员组已呈现国际化倾向。1992年9月,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毛利卫教授,作为该国第1位科学  相似文献   

8.
<正>在科幻偶像剧《终极一班》中,有个时空之门,有特异功能的人可以通过时空之门从现有时空穿越到金时空或铁时空。如今,混合现实技术(简称MR)可以让人们不需要特异功能,就能拥有比置身另一个时空更加丰富、刺激的体验。MR是一种使真实世界和虚拟物体在同一视觉空间显示和交互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可以直接用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互动,可以通过触摸屏来与虚拟世  相似文献   

9.
<正>《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太乙真人用两朵莲花、三片荷叶和折成三百个骨节的荷叶梗做成人形,内放金丹,将哪吒的七魄三魂聚于其中,终使哪吒死而复生。这当然是个神话,不是现实,那些东西根本无法成为人的肢体,但这个故事却真实反映了古人渴望修补损坏机体的美好愿望。幻想常常是科学的向导,就像许多刚刚问世的高科技产品,其原型很多来源于曾经的科幻之作。在遥远的  相似文献   

10.
科幻将成为现实 正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在他的科幻小说中大量描述过的(他是激光枪的发明人),火星人手里握着一种让世人难以捉摸的武器,——如非洲人难以捉摸英国军人手中的马克西姆枪。尽管科幻故事情节千变万化.激光枪却是永恒不变的武器,  相似文献   

11.
蛟龙出海     
太空与深海,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梦想征服的秘境。在"嫦娥一号"开启中国人探月之门后,黑暗寒冷的深海洋底,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会婵娟、探龙宫,世代相传的中国神话变成了现实。"蛟龙"号5000米级载人深潜试验成功,在海洋深处留下的不仅是中国人的踪迹,也是全人类在探寻海洋奥秘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12.
<正>十多年前,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精准地描绘了人类技术文明的快速发展,令大批可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并全面渗透到生活中的场景。如今,这样的科幻图景正在走入现实:从亚马逊仓库中自动装卸货物的机器人、富士康生产线装配零件的机器人、执行特殊危险任务的特种机器人及智能化军用无人机,各类用途的机器人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丰富的现实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美国好莱坞曾推出一部科幻恐怖影片吸血蝙蝠,影片中,一个大学校园发生离奇命案,动物行为学教授瑞登发现凶手竟然是受到环境污染后发生变异的吸血蝙蝠.然而,这样虚构的不幸情节竞然在现实中发生了.近来,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中发生了吸血蝙蝠攻击附近人类的事件,并造成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68年,英国科幻大师A.c.克拉克就创作出一部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科幻作品——《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宝座。  相似文献   

15.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6.
正看透大脑的构造?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这些真的只存在于科幻和魔幻小说中吗?NO!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中,这些正在逐渐通过科技这一伟大的"魔法师"变成现实。在不久的未来,它们也将影响我们的生活。1.能够一眼看穿大脑结构的技术如果你百度一下"透明老鼠",一大波透明的啮齿动物便会向你"袭来"。由于日本RIKEN脑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的辛勤工作,如今想要看穿动物的大脑组织,已经不算什么难事儿了。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由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科幻元素周期表>是美国科幻作家迈克尔·斯万维克(Michael Swanwick,1950-)的系列作品,作者别出心裁地以化学元素为线索,捕捉住各个元素的不同特点,用短小精悍的笔法,撰写出一篇篇精彩的科幻小故事.不过这种全部蕴含式的写法,也使得有些篇目难免牵强,故本刊仅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类起源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丽的神话和活灵活现的传说。中国古代神话中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用黄河中的泥土捏成了许多个男人和女人,并把他们放在地上。神奇的是,泥人慢慢活了,从此有了人类。《圣经》中说,上帝耶和华用五天时间创造了天地和万物,第六天按自己的模样用泥土造出了一个男人——亚当;后来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条肋骨,造就了一个女人——夏娃,做亚当的妻子。他们的后代繁衍生息,就有了现代的人类。现在,严谨的科学一步步取代了活灵活现的神话,科学家硬邦邦的理论取代了美丽的传说,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自己的“出身”…  相似文献   

19.
在不少科幻恐怖片中,都会出现一些特别巨大的食肉动物,其中以巨蟒和巨鳄最为吓人.美国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科幻片中的超级食肉动物并非胡编乱造,它们曾经出现在远古时代的热带雨林中.最近,研究人员还利用计算机重现了距今6 000万年的巨蟒,它们体长超过10 m,体重和一辆轿车相当.  相似文献   

20.
与整个英语系文学界一样, 以英语系为主导的科幻界对非英语系科幻并不十分关注。即便如此,据说英语系科幻界还是相当认可两位非英语系科幻作家:一位是日本的小松左京,一位是波兰的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