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甘肃省公路地下水区划图编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技术平台,充分利用甘肃省地下水赋存类型、埋藏深度和矿化度等研究成果图件,根据拟定的甘肃公路地下水区划原则、分区指标体系,提出甘肃省公路地下水区划图编绘方案和技术路线,编绘出了甘肃省公路地下水区划图.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公路风沙灾害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风沙对公路的危害和特征,结合甘肃省公路沙害调查资料,对甘肃省公路风沙灾害类型进行划分,作为甘肃省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公路土桥调查区病害成因的探讨,认为地面水、地下水、土桥设计、施工和养护不当均可成为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水是最根本的原因。研究发现,不同地貌、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下土桥病害差异很大,说明公路土桥病害与黄土分区有十分密切的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对于公路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内缺少公路桥涵水文分区图,给公路桥涵建设带来不便。为取得具体明确的分区范围图,在深入研究省内河川径流特征和水文站分布的基础上,按照二级分区原则,以水系流域等定性指标进行一级分区,对黄河上游区、湟水大通河区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研究,对水文站布置偏少的玉树区、柴达木区、青海湖区、祁连山区进行定性论证,将全省原有的6个分区,重新划分为7个产流区和1个非产流区,并得到具体的二级分区图。经新、旧分区公式的误差对比计算,新分区计算精度高于旧分区,可以指导全省公路桥涵建设。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类型研究成果,遵循一般自然区划方法,并突出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的宗旨,拟定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的原则和分级指标体系,提出了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贾存亮 《科技信息》2013,(13):376-376,392
本文将通过在甘肃省兰临高速公路,合郎公路建设中,对甘肃省内常见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认识和防治经验,进行其病害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魏嘉  魏媛  张晔 《科技信息》2009,(5):19-20
以2000-2005年鲁北平原水质监测点资料为基础,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15-18项评价因子,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用单项组份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按照区域分区和行政分区评价两种方法对全区进行了地质环境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8.
郝利民 《河南科学》2011,29(12):1485-1488
借鉴国内外对地下水功能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以郑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基本单元分区为基础,确定了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和重要性等级.在MAPGIS支持下,完成了评价指标数据提取和集成,并进行了地下水功能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甘肃省环县的地下水赋存特征和资源量,划分出该区的集中富水地段和缺水地段,调查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地下水可开发利用和可开发利用对策,成果对环县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新疆公路自然区划的二级分区更加合理,以满足不同地域的公路建设需要,在新疆公路自然区划一、二级分区及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新疆公路自然条件地貌构造的区域性、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两大盆地的水平地带性和三大山地的垂直地带性等自然规律,提出了新疆公路三级区划考虑因素和区划标志,确定了新疆公路自然区划的三级分区。实践表明,新疆公路二级区划的6个二级区和两个副区可划分为27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11.
甘肃高速公路环保和绿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和绿化问题,从甘肃省特有的地质地貌、气候特点,着重分析了甘肃高速公路建设如何从设计、施工、运营养护过程提高公路沿线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环境,构建和谐交通。  相似文献   

12.
用将地下水数值模型嵌入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方法 ,建立了大同城郊平原区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在约束条件下 ,用单纯形法对地下水管理模型求解 ,提出了在地下水位降深 1m、2 m时不同水文地质分区的优化开采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不但要求通行舒适、快捷、安全,而且宝天高速公路是甘肃省第一条逐渐向环保公路、生态公路、文明公路、节约型公路发展的省门第一路,但因路面病害的出现和损坏频率的增多,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整体形象及安全行车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现象,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公路维护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对公路路基破坏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玉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49-149,62
地下水严重影响着公路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分析路基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常见病害产生过程的实质,并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提出了几种防治地下水对路基危害的措施,为公路路基设计、施工及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库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区域供水的紧张局面,但库区地下水的脆弱性决定了城市供水风险.根据传统DRASTIC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地下水库特征提出了库区地下水脆弱性DRECT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滹沱河地下水库脆弱性评价中,得出脆弱性评价分区图,分析各分区的脆弱性特征,并与表征地下水污...  相似文献   

16.
广西公路三级自然区划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农业和地理自然区划方法,运用等概率法和计算机GIS程序,研究了广西公路气候和地貌地质区划,得出14个三级气候分区(包括区划图和指标特征)和7个三级地貌地质分区,并建立了与之相关的公路三级自然区划数据库;结合自然区划方法和公路三级区划命名方法,汇总了广西公路三级气候、地貌地质和综合自然区划,以及等级单位系统与分区命名的原则和方法体系.结果表明:该研究不仅为今后进一步的公路专项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提供了参考和基础,而且更加明确了公路自然区划研究中原则与方法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肃省公路路网密度、路况质量、公路养护管理、养护任务和养护资金投入的匹配度等方面分析,发现甘肃公路养护发展既有一定发展基础,又有较大提升空间,也存在较为迫切的提升需求。进一步从甘肃公路养护发展形势需求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交通强国建设的精神,提出甘肃省未来交通强国建设中公路养护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付清华 《甘肃科技》2007,23(9):134-136
甘肃省是中国地质灾害特别发育的地区之一。主要的公路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湿陷性黄土、风沙、盐渍土、冻土等,严重威胁公路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是确定甘肃省公路建设、养护方案和技术措施的重要因素。甘肃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分为7个区,17个亚区,50个小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德州市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调查,结合德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对德州市地下水资源储量及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分别作出浅层地下水资源及深层地下水潜力分区。为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应相应采取措施节水、地表水污染防治、地表水及地下水综合利用;针对德州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在相应地区,适量开采浅层或深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甘肃省干线公路规划及建设情况,分析了目前甘肃省干线公路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简要提出了下一步加快干线公路发展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