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用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株霉菌和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了适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用菌种米曲霉As3.951和白地霉As2.616两菌株;其接种方式为同时接入培养料,接种量为10%(米曲霉2%,白地霉8%);所得产品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0.70%,真蛋白含量达到19.74%,提高73.16%,粗纤维降低幅度为79.14%.  相似文献   

2.
苹果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4(5):371-373379
研究苹果渣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的培养条件。从绿色木霉、白地霉和黑曲霉中筛选菌种组合,并探讨不同接种配比、无机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以及辅料对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影响。结果以绿色木霉和白地霉混合发酵,菌种配比为1:10,接种量20%的条件下培养4d,麸皮添加量在25%~30%时,发酵产物粗蛋白提高率显著。从4种无机氮源中选出最适氮源尿素,其最适添加量为2%。在最佳条件下,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可达23.06%。以苹果渣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双菌联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曲霉和白地霉接入鲜鸡粪与麸皮等混合料中进行固态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氮源(尿素),使得鸡粪饲料粗与氨基氮含量都较高,分别为20.70%、19.74%,培养物中的氨基氮由发酵前的56.89%提高到发酵后的95.36%,饲料适口性较好,可替代部分配合饲料,喂猪试验表明添加40%鸡粪饲料后,猪日增重比单喂配合饲料增加10.83%。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atropicalis)、绿色木霉(Trichodrmalignorum),白地霉(GrieotrichumcandidumLink)、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米曲霉(Aspegillusoryzal)等五株菌混合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蛋白,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并改善了啤酒糟的适口性。通过五种菌株的协同作用使啤酒糟中的非氮物质转化为蛋白质,没被利用的多糖物质和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及部分淀粉转化为被消化吸收的低聚糖、双糖和单糖。在同一条件下,同一时间内各种菌株相互间协调,各自完成发酵的功能。培养基为啤酒糟85%、玉米面10%、麦麸5%。培养温度28-30℃,培养周期48h。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高达32.86%以上,氨基酸齐备,粗纤维降低到9.9%,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果  相似文献   

5.
白地霉产漆酶条件优化及对偶氮染料的脱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的真菌,经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该白地霉M3产漆酶的条件和所得漆酶对偶氮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氯化铵为白地霉M3产漆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产漆酶优化培养基包含2g/L的葡萄糖、1.5 g/L的氯化铵、0.015 mmol/L的愈创木酚和0.05 mmol/L的硫酸铜.使用5 L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7 L气升式发酵罐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培养白地霉M3,最高漆酶酶活分别达到23.8和36.9μmoL/(s·L),气升式发酵罐更适合白地霉M3产漆酶.获取的粗漆酶液处理偶氮染料1.5 h后,脱色率达到90.2%;可见-紫外光谱扫描分析表明白地霉M3所产漆酶能降解偶氮染料.  相似文献   

6.
鸡粪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的重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米曲霉和白地霉发酵鸡粪及辅料,将鸡粪粗蛋白(占干物质的28.12%)中的非氨基氮(占粗蛋白的70.27%)重建成氨基氮,使培养物粗蛋白中的氨基氮由发醇前的56.89%提高到发酵后的95.36%,大大提高了鸡粪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发酵青刺果种子的酚类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刺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4种不同丝状真菌(少孢根霉3152、米曲霉变种2083、米根霉40503、米根霉3005)分析发酵前后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少孢根霉3152、米曲霉变种2083、米根霉40503这3种真菌发酵均可显著提高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其中米曲霉变种2083发酵48 h后效果最佳(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50.74±11.33、833.70±3.77 mg/100 g种子干重).发酵前后其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均为芦丁,由67.12±0.69μg/g增加至108.07±0.18μg/g.发酵能改善青刺果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少孢根霉3152发酵48 h清除DPPH·的效果最佳,米曲霉变种2083发酵48 h对ABTS+·的清除最强.发酵可以显著提高青刺果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适合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8.
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试验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水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其培养白地霉不仅可以净化玉米淀粉废水,还可以收获有用的菌体蛋白.研究表明当白地霉净化和资源化玉米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为:不经灭菌处理的废水中添加0.1% KH2PO4、24 h振荡培养白地霉时,玉米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为 90 % 以上,每吨玉米淀粉废水可收获干燥SCP 1.6 kg 以上,净化后废水的pH值为7左右.  相似文献   

9.
蔬菜废弃物固体发酵生产饲料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平板点种刺激圈及混合菌种发酵试验,确定高山娃娃菜废弃物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及其最佳接种量和接种比例;通过固体发酵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无机盐以及添加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加入1%的尿素、1.5%的硫酸铵、0.2%硫酸镁、0.4%的磷酸氢二钾和0.4%的过磷酸钙,采用不灭菌固体发酵工艺,并按接种10%,比例为1:2:2,蔬菜废弃物和麸皮(比例为85:15),在1L的三角瓶中投放量100g,温度27℃下发酵96h,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达15.97%,提高了75%,营养成分平衡后,易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10.
罗先群 《广西科学》2012,19(4):364-368
利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混合接种,并在制曲后期混合添加嗜盐片球菌(Pediococus halophilus)和高渗酵母进行多菌种发酵生产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的菌种最佳培养时间为36~40h,最佳发酵温度为45~48℃。米曲霉和黑曲霉的接种比为90%∶10%时,全氮利用率提高13.2%,氨基酸生成率提高6.8%。将成熟曲拌以10%的食盐水,在pH值为6.5的环境下,混合添加嗜盐片球菌和高渗酵母参与发酵可以提高酱油产品中的醇类含量和酸类含量,改进酱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网状球囊霉的最佳培养体系,利用盆栽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黄芩根围AM真菌优势种———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宿主植物、基质以及接种量对网状球囊霉繁殖有显著影响,在以黑麦草为宿主、基质为基质Ⅲ、接种量为50/盆时,孢子密度35.3/g,总定殖率83.9%,泡囊与丛枝定殖率分别为64.8%和4.7%,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接种量增加,SDH活性、孢子密度、定殖率、宿主植物黄酮含量显著提高.明确了网状球囊霉的最佳培养体系为:黑麦草为宿主植物,沙、土、草炭、陶粒体积比2∶2∶1∶2为基质,孢子接种量50/盆.此外,对网状球囊霉与宿主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网状球囊霉孢子密度、总定殖率与地下干质量和黄酮含量、易提取球囊霉素(EEG)、总提取球囊霉素(TEG)正相关,说明AM真菌繁殖直接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为中国北方特有的药食同源型植物资源,为促进刺五加资源的利用,将刺五加发酵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首次尝试利用红曲霉、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刺五加鲜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测定发酵期间的黄酮含量变化和茶叶感官得分,筛选菌种的添加比例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比较发酵前后刺五加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较佳菌种添加比例为米曲霉∶红曲霉∶产朊假丝酵母=1∶2∶1。15%的接种量,51%的水分含量,发酵温度36℃,发酵4.5d条件下得到的刺五加发酵茶感官优良,黄酮含量较未发酵刺五加相比提高32.37%。发酵后的刺五加比未发酵刺五加抗氧化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发酵杏仁粕曲料风味独特。本文研究黑曲霉和米曲霉接种量、基质含水量和培曲温度对杏仁粕曲料中氨基态氮含量和曲料风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温度升高,氨基态氮含量和曲料风味强度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水分的增加,氨基态氮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曲料中氨基态氮的含量和曲料风味强度随着米曲霉比例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米曲霉与黑曲霉质量比(g﹕g)为3﹕1、温度为30℃、水料比(m L﹕g)为0.5﹕1时,发酵5 d成曲的氨基态氮含量为1.25%、风味强度为80.00。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显示,杏仁粕曲料风味物质丰富,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三叶草作宿主植物,采用单孢接种和多孢接种.接种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地球囊霉、缩球囊霉和网状球囊霉,在土培、沙培和液培3种条件下进行增殖.收获后分别测定丛枝着生率、泡囊的数量和产孢量等重要的生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土培法、沙培法、液培法都可用来生产接种剂.但生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定的各个指标在液培条件下都较高.沙培法次之,土培法最低.参试的5个菌种都对三叶草表现出亲和性.其中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各项指标都较高.适于生产菌剂;多孢接种较单孢接种具有显著的数量优势.单孢接种可用于菌种纯化.  相似文献   

15.
红霉素菌渣生物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地霉、地衣芽胞杆菌、假丝酵母、乳酸菌、光合菌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以红霉素菌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结果表明,红霉素菌渣:棉籽饼粉为8∶2、硫酸铵0.4%、尿素0.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原料∶水1∶1,接种量10%,32℃,培养周期为4 d.经发酵后的红霉素菌渣去除了特殊异味和药分残留,改变了红霉素菌渣的生物化学特性,其蛋白质含量达到39.43%.经改性的红霉素菌渣可代替部分黄豆饼粉用于红霉素的发酵生产,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干红葡萄酒的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不同接种浓度都能明显降低葡萄酒的总酸含量,同时PH值也有升高;接种量越大,发酵速度越快,但挥发酸含量也会上升,因此进行MLF的适宜接种量为4%。  相似文献   

17.
与高温发酵酸乳相比,嗜温乳酸菌与霉菌联合发酵酸乳有更丰富的风味物质,且嗜温发酵酸乳粘稠、细腻,香气浓郁、纯正,酸甜适口.采用编号为3-7和3-9的嗜温乳酸菌与1株产香白地霉联合发酵生产酸乳,通过混料试验设计,得到酸乳发酵剂的优化菌种体积配比(乳酸菌3-7∶乳酸菌3-9∶白地霉)为50∶5∶45时,其风味、质地和气味较佳.该酸乳具有很高的有效营养成分,其胞外多糖质量浓度高达643.2 mg/L,具有较高的生理功能.其中白地霉不仅能与乳酸菌互利共生产生真菌胞外多糖,而且其产生的香气成分还能有效地提高呈香型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改善酸乳的风味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以糯米为原料,采用多菌种共固定化细胞混合技术对发酵生产稠酒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多菌种发酵生产稠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如下:多菌种固定化细胞接种配比量为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红曲霉=3:1:2:1;固定化凝胶粒子充填量为8%;发酵温度为20℃;发酵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19.
猪场污水中浮萍生物量和淀粉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常见的青萍(Lemna minor)、少根紫萍(Spirodela olygorrhiza)、稀脉浮萍(L. perpusilla)和紫萍(S. polyrrhiz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猪场污水浓度和接种量对其生物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的猪场污水中,浮萍科的4个种都有较高的生长速率.在35.4 g/m2的接种量时,青萍的淀粉含量最高可以达到干重的32.9%;在17.7 g/m2的接种量时,少根紫萍、稀脉浮萍和紫萍的最高淀粉含量分别可达到干重的44.4%、38.0%和35.5%.在单位  相似文献   

20.
用本室制备的猪肺炎霉形体菌体细胞和膜制剂分别接种兔肾原代单层细胞,对其膜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肺炎霉形体膜制剂对单细胞有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一般在接种后1~3天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随接种剂量的不同,单细胞病变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均不相同,说明细胞膜中存在有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