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发电     
白兰 《科技潮》1997,(8):49-49
  相似文献   

2.
3.
海洋细菌对钢的腐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醋酸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SB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一项十分诱人的废水处理新技术和废水资源化途径。本文就R.sphaeroides对醋酸的利用性,共存有机酸对醋酸代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它醋酸代谢的可能途径作了探讨。 R.sphaeroides生长的最适醋酸浓度为25 mmnol.dm~(-3),醋酸浓度增至200mmol.dm~(-3)时,虽然R.sphaeroides迟缓期长达24小时以上,但仍能缓慢地生长。共存的琥珀酸对R.sphaeroides的醋酸代谢有明显影响。当TCA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被抑制时,R.sphae-roides的生长几乎完全受阻,当乌头酸酶被抑制时,醋酸仍能被利用。R.sphaeroides中有苹果酸合成酶活性,没检测到异柠檬酸裂介酶和高柠檬酸合成酶的活性。因而R.sphaeroides可能既不通过TCA循环右半部分和乙醛酸循环生成乙醛酸,也不通过高柠檬酸循环生成乙醛酸,进而由苹果酸的合成而生成草酰乙酸。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信阳师院生物系污水鱼池中的细菌数量、种类及群落组成的分析测定表明,污水鱼池中的细菌及群落组成是不断变化的,其优势菌为肠杆菌属.通过厌氧培养,将分离的厌氧细菌归属11个属,其优势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类.  相似文献   

6.
7.
磷细菌和钾细菌混合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生产菌肥的磷细菌和钾细菌进行了混合培养,设计了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讨混合菌肥的最佳生产工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磷细菌和钾细菌可以混合培养,各处理结果经LSR测验,主效A因素中A4水平、B因素中B2水平和C因素中C5水平显高于同组中的其它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株硅酸盐细菌的表型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室从江西南昌一菜园土中分离到一株孢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的鉴定,与文献报道的相近的其它菌株的表型特征比较,认为该 一种硅酸盐细菌,分类属于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养殖期间池水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华鳖养殖期间池水中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L:细菌数量以6、7、8、9月份较高,达10^7个/L;气单胞菌及假单胞菌以5、6、7、8、9月份较高,达10^2个/L;肠道菌群以6、7、8、9月份较高达10^7个/L;弧菌以6、7、8月份较高,达10^6个/L。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细菌内毒素的有关问题,以及与热原,细菌的关系,并结合无菌原料药生产企业中无菌室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细菌内毒素的关键点,提出了如何去除细菌内毒素,为无菌车间注射级产品细菌内毒素的管理提供了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细菌纤维素为原料,在非均相体系中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了环氧化细菌纤维素.研究了反应条件:如环氧氯丙烷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环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EBC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h,细菌纤维素以干重计算约0.5g,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30 mL,w=30% NaOH的用量为40 ...  相似文献   

12.
细菌生物膜与抗生素耐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抗生素耐药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也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揭示,抗生素的耐药问题除了与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有关外,还与致病菌在人体内以生物膜(biofilms)的方式生长密切相关.生物膜是细菌粘附在物体表面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结构性的膜状复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细菌分泌的胞外基质和细菌菌体.生物膜的形成显著增强了生物膜内细菌对抗生素、化学杀菌剂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结合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膜的发生发展,阐述了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重点讨论了细菌生物膜类感染难以根除的原因和对抗生素耐药的可能机制,并根据其特性对细菌生物膜类感染的防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 (MEOR)是三次采油技术的一种 .由于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 ,已成为引起人们重视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之一 .我国主要油田如大庆、胜利、克拉玛依等都已注水开发 2 0多年 ,产出油的含水率高达 75 %~ 80 %或更多 ,迫且需要开发三次采油工艺 .大庆油田从炼油厂及安达糖厂的油样、土样和水样中筛选出能降解石油的菌株 ,对降解产物分析表明 ,产物的低碳成分增加[1,2 ] .美国的MicrBacInc和NPC的微生物产品正打入我国市场 ,但国外产品每立方米的价格高达 1 32 1 0美元 ,因而研制和采用国产的微生物产品已势…  相似文献   

14.
南海海洋细菌 Pseudomonas sp.产生的一种抗肿瘤蓝色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seudomonas sp.是从大亚湾表面海水分离到的一株新的海洋细菌,在改变培养条件之后,能产生不同的次级代谢产物.从该菌培养液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一种蓝色素Blue-1, 它的结构通过NMR, 2D-NMR, FABMS,元素分析得到确定,与从陆生菌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Bacillus violaceus) 中分离得到紫色杆菌素 (violacein)的结构一致.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lue-1对肿瘤细胞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MCG803的IC50为4.6 μg/mL,对BEL-7402的IC50为6.8 μg/mL.  相似文献   

15.
锌离子对浸矿嗜热菌HQ0211生长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锌离子对HQ0211菌生长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过程中,菌液中锌离子浓度低于1.0×10-3mol/L时,促进细菌的生长,即锌离子为营养离子;当菌液中锌离子浓度高于1.0×10-2mol/L时,则抑制细菌生长,即锌离子为毒性离子;当菌液中锌离子浓度为8×10-5mol/L时,细菌的生长速度最快.研究表明,适量锌离子能够提高细菌的生长速度,提高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能力,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7.
在细菌生长的热动力学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方程[1~5].这些方程都是根据文[6]提出的热功率与温差电信号成正比为基础获得的.细菌在热导式量热计中生长,其输入函数P(t)(细菌生长的发热功率)和输出函数Δ(t)(温差电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来源硅酸盐菌剂质量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江苏省的三种硅酸盐菌剂进行了菌群组成、含菌量及物理学活性的测定,作出了评价。同时,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改良菌剂品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浸矿细菌抗镉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镉离子,确定浸矿细菌对镉离子的抗性以及镉对浸矿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细菌的生长和活性起不同的作用.菌液中镉离子浓度低于0.1 mmol/L时,镉离子是浸矿细菌的营养物质,对细菌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高,对细菌的生长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浸矿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镉能力,镉离子浓度在高达8 mmol/L时,浸矿细菌仍然生长,保持好的活性.菌液中镉离子浓度为10 mmol/L时,浸矿细菌的生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