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的“称代”,其作用是避复求简,使语言表达简洁紧凑。不同类型的称代有着不同的表意特点,能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提高称代的表意功能。运用“称代”时,不仅要求称代的语体明确,还必须注意交际场合,协调语体,做到言与意合。  相似文献   

2.
张霞 《科技资讯》2011,(12):206-206
"伊妹儿"在网民的实际应用中表意灵活,但是它本身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局限了它的应用语境,使它只能是一个"俗称"。  相似文献   

3.
"时候"与"时间"是命名时间范畴的同义词,在一定的语义和语法基础上,可以实现互换;但二者的互换使用具有不对等性。不能互换的原因在于:语义角度,词义上、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等;语法角度,句法功能和句法搭配的不对等;语值角度,表意上、语体上和修辞上的价值不对等。  相似文献   

4.
状语和定语的变换现象语法学界多有论述。本文试图从修辞的角度,结合语法、语义和语用,对状语和定语变换实现的可能性,变换后的同义结构在配置功能、表意功能、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描写。  相似文献   

5.
名代式同位结构是一种具有鲜明口语风格的语言单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感情色彩主要因名词性成分与代词组合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白鹿原》中大量地运用名代式同位结构,对于刻画人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名代式同位结构的表意效果与其组合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求其中的规律,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们受西方语言学的影响,普遍认为"一个汉字通常表示口语里的一个语素,代表的是这个语素的声音",对汉字笔画表意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使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正确阐述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就识字教学而言,笔画的表意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其实,笔画具有表意功能是有客观依据的,正确认识笔画的表意功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建汉语学术论文语料库,文章分析汉语学术语体的介词使用特征。研究发现学术语体高频介词具有鲜明的书面语特征,社科语体比自科语体更频繁地使用介词,二者使用高频介词一致性较高,但在使用频率方面差异明显。以受事介词为例,通过归纳分析句式,发现学术语体倾向于使用书面语色彩较浓的“将”,比其他语体更少使用“把”。社科语体与自科语体在使用介词时句式选择倾向不同,二者的受事介词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体学研究的重点是语体的定义及其分类。一直以来,对这两个问题都是众说纷纭,至目前为止,仍没有一致的意见。语体学和文体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研究对象和方向都有所不同。语体学要从其母体文体学中真正独立出来,就必须严格区分语体学与文体学的异同。在对语体进行分类时,要注意划分的标准及处理好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抒情语体     
抒情语体是以传递和表达情感为主的语言形式 ;抒情性是抒情语体最本质的特点 ;抒情语体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 ;抒情语体中主体的情感类型决定其语言风格类型 ;抒情语体中情感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及情感表达的两种基本方式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相似文献   

10.
教师语体是众多语体类型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功能特征.本文论述了教师语言语体的特点及表现,说明教师语体在交际中多使用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交融部分即通用语体.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有大量的称谓语,他们构成了该书的称谓系统,具有称谓系统的一些基本规律:称谓词按关系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无论是亲属称谓还是社会称谓,按照指称对象是交谈另一方还是以外的第三者又都有面称和背称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社会称谓的缺位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三种具体表现,即通用称谓语的缺位、专用称谓语缺位和不对称、零称谓现象,在实际语言生活中寻求解决社会称谓缺位问题的补偿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称谓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对常州方言亲属称谓语、社会称谓语中独特的语料进行探讨分析,展示常州地区称谓语的特点与变化,能使古老的称谓语更好地为今天的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从原型研究的角度指出越语称谓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合理地想象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亲属关系",是正确交际的起点。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新的称谓元素不断进入越语称谓系统,使其开始具有开放式称谓系统的某些特征,但是从封闭式称谓系统过渡到开放式称谓系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称谓语使甩的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然而称谓语造成的尴尬相当普遍。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在面对陌生年轻女性时,不知如何称呼,存在着称谓缺环。“小姐”、“大姐”、“姑娘”、“美女”等几个称谓语都不能弥补这个缺环。汉语中称谓语缺环现象是新旧观念的撞击造成的,解决的途径是要转变人们的伦理观念,建立一种开放的新型的语言交际观。  相似文献   

16.
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方言词汇的面貌与特点。年龄的长和幼是亲属称谓的一项区别性语义特征。同类亲属有的区分长幼而使用不同的称谓 ,有的不分长幼而使用同一个称谓。赣东北的铅山话、广丰话、婺源话、合石话、铜山话五处方言中亲属称谓的长幼分称和长幼合称具有与普通话或相同或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是词汇系统中颇具特色的主题集合之一。本文分别从“长辈”、“平辈”、“晚辈”、“其它”四个方面归纳了吉安方言的亲属称谓,并分析说明了其特点及一些特殊称谓词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8.
“孙子的子女”及“孙子的孙子女”这两个称谓的方言用词比较复杂,存在着多层次交叉的现象。这两个称谓的方言词来源有两种:一是秉承古词用法;一是古称谓词指称的泛化。  相似文献   

19.
称谓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称谓反映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属性、价值观念,并与人们所属的社会、民族心理、政治背景、伦理道德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