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不久前于小行星的陨石样本中发现了氨基酸异缬氨酸,且其在富碳样本中绝大多数以左旋形态存在。鉴于氨基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和地球上的"左型氨基酸之谜",该研究小组认为极可能是小行星岩石将生物原材料带到地球,成为了一项佐证"地球生命起源于太空"的新证据。生命的产生、存在和消亡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系,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是氨基酸。据领导此次研究的戈达德宇航中心科学家丹尼尔·格拉文于报告中描述,他们研究的着眼点是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小文 《科学大观园》2009,(24):70-70
科学家在“维尔特2号”彗星尘埃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所有生命形式关键的组成成分一氨基甘胺酸。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证实了形成生命的一些必需成分起源于太空,并且被彗星或小行星携带到地球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了太阳系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的“灵神星”(16Psyche)小行星,而这一颗距地球足有3.7亿千米之遥的小行星或能给我们带来一笔不菲的财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次任务的首席科学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球与太空探索学院主任琳迪·埃尔金斯·坦顿埃尔金斯·坦顿博士的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能将这颗小行星运回地球,单是灵神星上的铁就价值1×1019美元(6.8×1019人民币)。假设这些金属参与了地球的市场交易,将导致贵金属价值大幅下跌,所有贵金属储备都将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宣布,一颗直径580米的小行星将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在2182年撞上地球。鉴于此,美宇航局计划在几年后造访这颗小行星取样分析,以彻底消除其对地球构成的威胁。 造访RQ36小行星的原因 在科学家宣布一颗编号为“1999RQ36”的小行星可能于2182年撞上地球后,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全球媒体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好莱坞大片《天地大冲撞》中演绎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在实际中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为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天外横祸,近日,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太空重力拖车”方案,利用其中设计的小行星拖曳飞船,用研究人员的话说:“当有小行星这类不速之客来访时,派上一名‘拖拉机驾驶员’就可应付。”相关文章刊登在《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在浩渺的宇宙空间,亿万颗行星按一定的轨道运行。令人不安的是,某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这样,小行星就有撞击士妇求的可能性。如何对付地球杀手———小行星,莫斯科奥尔忠尼启则航空学院教授尤里·楚杰茨基提出了大胆而独特的设想。地球百年“星难史”远的不提,我们就看看近百年的情况吧。1908年,通古斯卡河上发生“爆炸”。方圆2150平方千米的林木倾倒。估计撞击地球的彗星状物体直径在约有40~50米。如果彗星晚飞来几分钟,圣彼得堡早就“作古”了。1930年,巴西陨星坠落在亚马孙河上游。用意大利传教士的话说,土著居民惊恐万分,以…  相似文献   

7.
丹麦科学家日前表示,大约38.5亿年前撞击地球的“肇事者”是冰质彗星而非岩质小行星,这表明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彗星带来的。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一些人相信地球拥有从“全球变暖”伤害中“自愈”的能力,另一人则相信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更是耸人听闻地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为了拯救行星地球和人类自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10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不久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  相似文献   

10.
无法预测的“后天”:据推测地球平均每1亿年有可能被直径为10千米以上的小行星撞上一次的危险,其破坏力相当于40亿枚广岛原子弹的力量,对小行星的监测与观察势在必行。离开成长的母体,离开高速旋转的轨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科学院院刊》最近刊发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埋藏在墨西哥近海海底巨大撞击坑的岩石"记录"了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个地球生命史上"糟糕"的日子,进一步充实了"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灭绝"假说。"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龙灭绝"的假说是怎么提出来的?目前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希望找到一种保护地球免遭毁灭厄运的终结手段,在其他所有防御手段失效情况下确保地球安全。为此,科学家希望研制出能搭载核弹超高速的无人飞船,用于炸毁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为让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们如今正准备筹集资金。这种被称之为"超高速小行星撞击器"的无人飞船,在发射之后可在100天左右飞抵近地小行星,并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前引爆核弹,将其摧毁。这一设想由丹麦的小行星防御计划项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称,在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亡的是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小行星,这颗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引起一场大规模的火焰风暴。科学家在过去30多年间,一直在为导致6600万年前恐龙消亡的原因争论不休,他们的答案在气候变化、火山活动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之间游移不定。如今科学家制成的新模型显示,这种史前动物灭绝的时间与一颗直径9.66公里的天体撞上地球同时发生,而且有关这场大灾难的最新模型显示,这颗小行星撞地球应该会把升华的岩石粒子抛到地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意识地改变天体运动轨迹,也被认为是保卫地球免受行星撞击的分水岭时刻。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1日,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在撞击11秒前看到的小行星小卫星“双形态”。DART的机载DRACO成像仪从42英里(68公里)的距离拍摄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科幻电影《世界末日》中,布鲁斯·威利斯和他的核弹小组成功地拯救世界于危难之中。但是,根据一项新研究显示,使用核弹攻击可能并不能解除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威胁。在大片《世界末日》中,作为石油钻井平台专家的威利斯,在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的危急时刻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16.
欧洲的空间部门官员们正寻求一项方案,以便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改变其运行轨道。这一想法是寄予美国和欧洲正计划共同实施的一个名为"AIDA"的项目,即"小行星撞击和偏离评估"。其核心理念是发射两艘小型飞船去拦截一颗65803号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Didymos",该小行星自身还拥有一颗小卫星,两者相互绕转。这颗小行星预计将在2022年掠过地球附近。因而其中一艘重大约300公斤的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飞船将负责撞击这颗小行星的小卫星。这艘飞船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媒体报道,从2002年6月份开始,美国政府召集来自全球高级别的科学家们赴美,参加夏天在美国举行的一个紧急“反恐”会议,以讨论怎么才能使美国或其他任何一国的城市从“毁灭性的灾难”中逃离出来。不过,这次科学家们讨论的“反恐”却不是全球的恐怖主义,而是来自地球外的小行星撞击!  相似文献   

1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想像一下,如果小行星碰撞地球,并未导致恐龙灭绝消失,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它们的存在如何影响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呢?6600万年前一颗15000米直径的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我们现今无法想像的一场灾难!这颗小行星碰撞产生的破坏性,相当于大约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一颗巨大的放射性火球在每一个方向燃烧了数百公里,并引起了全球性海啸。甚至地球大气  相似文献   

19.
米尔 《科学大观园》2012,(21):26-27
很多人都知道6500万年前恐龙是如何被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消灭掉的故事。但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称,恐龙能够幸存下来,可能还要感谢另一颗小行星——2.01亿年前,一颗小行星可能为恐龙扫除了所有竞争者,让它们升级到食物链的最顶层,地球  相似文献   

20.
小范 《科学大观园》2012,(10):69-70
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近地天体观测项目负责人唐纳德?姚曼斯称,直径在1 4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2011AG5"有可能于2040年2月5日与地球相撞,概率为1/625。虽然它的体型不大,可一旦与地球发生碰撞,便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小行星撞地球历史上确曾发生在2012年1月27日,曾有一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