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匈汉之间,除经济文化及军事交往外,使节往来也非常频繁密切,有时其交涉还很复杂激烈。平城之役匈奴曾成功瞒哄十辈汉使。汉使本为窥探匈奴是否可击,却将刘邦送进白登重围,刘邦又利用汉使营造出的局面乘机脱困。匈奴贵人使者作为单于先行而入汉,死于中原。匈奴扣留汉使苏武与其初衷绝对相悖。使节往来为军事、政治、经济服务,其主动权因势力强弱变化而易位。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将匈汉人民聚结在一起,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及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汉与匈奴连年作战。为了摸清敌情,双方经常互派使臣窥探,匈奴先后拘留了十多批汉使,汉朝也拘留匈奴使臣做抵偿,双方关系颇为紧张。公元前100年,匈奴的且鞮侯单于即王位,因恐怕汉朝趁机袭击他,就一面大造舆论,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一面主动把被匈奴拘留的汉使送回汉朝。汉武帝对这位新单于的行为非常赞赏,决定予以嘉奖。他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职衔,拿着使者的信物旄节出使匈奴,此行不但送回了被扣的匈奴使者,还给匈奴带去了一份厚礼。苏武字子卿,是汉朝的官宦子弟,由于父亲职位的关系,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苏武在出使前任栘中厩监,是皇室马房的管理官员。苏武和副中郎将张胜、属员常惠以及卫士、侦察兵等一百多人来到匈奴,把礼物交给匈奴单于。不料单于非但不象想象的那样友好,而且傲慢无礼。正当  相似文献   

3.
偷,他被所有人小心防范着。那一天,校长马卡连柯找到他,叫他为自己去办一件事——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谢苗呆住了,认为校长是在捉弄他。他问校长:如果我取了钱后不回来了怎么办?校长的回答真诚而平静:少说这种没用的话,既然委托你,你就去。当谢苗取回钱后请校长数一遍时,校长说:你数过就行了。说着,随便地将钱放进了抽屉。面对马卡连柯的信任,谢苗万分感动地说:“要是你知道就好了——当我带着钱在路上时,一路上我都在想,如果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者更多,我都会像狗一样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 …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对上海人没有好感。印象中的上海人大多很小气,你到上海人开的餐馆看看就知道,那盘子小得象肚脐眼,不象北方人,端来一盘菜能把你撑死。上海人太过精明,一不留神就会着了他的道儿。你听上海人讲普通话就能感觉出来,上海人的普通话象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你很难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如果对驻外使节进行一次寻访,问一问他们在自己岗位上感到最为劳神棘手的事情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回答,是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无论你驻使在何种类型的国家,这两个问题都有可能不知在何时、何处。以何种形式冒出来。此类问题一旦发生,一般来说都不是小问题,而是关涉我国主权的大事情,使节必须通过外交交涉把它处理好。八九十年代之交,我在南斯拉夫(当时还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工作,曾几次就涉台、涉藏问题同驻在国打交道。那时的麻烦不是来自官方,而是  相似文献   

6.
朱桂春 《奇闻怪事》2005,(12):20-20
刚从别的老师手中接过两个班的英语课,第一节课学习新的单词,按传统的讲法,得把本单元的所有单词园囵吞枣过一遍。等我将此意传达给他们时,就像把石子投进了马蜂窝,他们头摇着像拨浪鼓似的。我示意一名同学站起来说,他说每节课讲8—10个单词,第二节听写,太难了。说着还伸了伸舌头,听完彼生的话,也感到如果一节课只讲七、八个单词,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7.
多次曝光     
信任 当一个房间的主人可以把房间钥匙交给你,让你自由出入的时候,那该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第二次见张旋龙,拍摄工作之后不小心把一顶帽子遗落在燕山1716房间了,在2楼的小茶馆,他把门卡放到我手里说“你自己上去就可以啦,完了之后也不必送下来,直接放在房间,我有两把钥匙。” 看到我的诧异,旁边的董事会王会民秘书会心一笑,我想起张旋龙说过的“方正很多人有这个房间的钥匙,他们可以随时在这里等我。” 张旋龙会讲广东话和闽南语,抽不同的烟和雪茄,第一次专访时他抽一根细细的雪茄,用的是燕山酒店的火柴。他  相似文献   

8.
在你从手中的清单上决定了让学生做哪一件事后,你还需要推销这个实验,以便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选择这个项目。撰写项目简介也是一种开创性的艺术工作,这其中唯一的目的是能够鼓励起多数有能力的学生到你面前来恳求让他们做这个项目。更实际一点说,你总希望至少有几位同学在大多数人对于你的研究连看两眼的兴趣都没有时,能够对你表明他们是真的对此产生了兴趣。这样的话,你当然有必要把你的实验描写得实实在在吸引人。认真看看你的研究,从你研究工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秒钟的考虑,老班决定把这个插班生安排在晴的旁边,把那个“听话”的女生调走了。没办法,还不是怕她纯洁的心灵受到晴整天叽叽喳喳的腐蚀。“咦,真没想到这个叫海的男生,倒也与我臭味相投。”晴心里暗暗庆幸。他也爱打球,爱说话,成绩中上,诸多的巧合,让两人迅速变成了以哥们相称的“死党”。于是,下课了,两人用足以摧残无数纯洁心灵的声音讨论问题,课余时又一起出现在球场上。半学期过去,两人的学习成绩上升,球技上升,就连口才也上升了。可是不久,在晴与海的背后,总会有一两道鄙夷的目光刺得他们脊背发冷,各式各样的闲话飞入晴、海、老…  相似文献   

10.
孩子,当你处于六年级升初中这个阶段,有些话我必须对你说。我想对你说,请不要怨我管你太严,这是我的责任啊!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消除人的惰性,让人更主动获取知识、感知自然、感悟人生。而我批评你,并非是否定你的优点,只是针对你做得还不够好的某一方面,是想促使你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我不记得我攻博时,有我的导师给他们的博士生们一起开个会或集中起来讲个事、布置个工作。导师找我或我找导师就是简单的见面,敲门进去,谈完即走。有博士生人人需要被提醒的事,是用便笺,放在信报箱中给大家的。这些文字我还保存着一些,比如有一次提醒我该开始写博士论文了。有一张便条甚至说他出去开会了,某一天到某一天不在系里。更多的好象就是导师要找我了,从信报箱给我一个小条。偶尔就直接放我实验室的桌子上。你可能会说,打电话不是更快?但我的记忆中这种电话的确没有。这当然也是因为他的博士生绝不是只有我一个。在我想找他(他是系主任)时,我也是写条子给他的秘书转交。对于另外一位当系里reader(相当于副教授)的我导师,则把纸条贴在他的办公室门上。顺便说一句,我和他们“其实也是来往不多,但不是没有,只感到他们很忙,多数时候我找不着他们”[1]。  相似文献   

12.
正这几个星期,我总看到妈妈在镜子前转来转去,揉捏着身上的赘肉,柳眉紧皱。晚上吃饭时,一切看起来还和往常一样。妈妈突然把碗筷一放,一本正经地说要减肥。"咳咳咳……"她说得太突然,我被呛到了。不只是我,爸爸也是一脸惊讶:"减肥?你身材那么好,不需要减肥!"妈妈一口回绝:"不,我已经决定了,谁也改变不了我!"  相似文献   

13.
标签新闻     
“他们已经杀了我很多次。”“他们每天都杀我,等到我真死了那一天,反而没有人会相信了。”“他们总说我患了这个病、患了那个病。他们最近‘创造’出来的是我得了帕金森症。”——卡斯特罗反击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污蔑。“你的星光已经黯淡,你逃脱不了你的命运……我们将取下你的  相似文献   

14.
工作室浪潮     
工作室部落是创业潮中最时尚、最洒脱、最有魅力的一群人。他们时尚。他们做新潮的事情,或网页设计、或音乐绘画、或出书撰稿,收入颇高。他们会在你联系采访时在电话那边说:“没必要见面了吧,你给我 MAIL 一份提纲,我把要说的给你 MAIL 回去,我们很  相似文献   

15.
我大学时的专业方向是“分析化学”,而领到的毕业论文题目却是“从苎麻里提取果胶之研究”。从专业的角度讲,二者是有一定距离的,于是去找导师询问,导师说了一番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不要管它距离不距离,四年来你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足以完成这篇论文。大学里不仅要打好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果干什么都拘泥于‘专业’,那你永远只能是一名‘有理论功底’的熟练技工。”  相似文献   

16.
来信     
低价货之殇如果要问“做销售遇到的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低价货!”贵刊《低价货之殇》一文讲得很清楚,尽管如此,团队里面可能还是会有人在做低价货,所以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原因,是迫于生存压力还是受别人影响,总之,我们大家从现在开始起,把握自己!把握好公司!  相似文献   

17.
1.创设问题型情境 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授"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大臣立了大功,国王问他要什么样奖赏,这位大臣就指着国王面前的象棋棋盘说"国王你要是真的奖赏我,就奖些米给我吧."国王笑着说:"那好,给多少?"大臣说:"在第一个棋格里放两粒米,第二个棋格里放四粒米,第三个棋格里放八粒米……"国王说:"就这么点米?"大臣笑着说:"大王您嫌少吗,只怕大王没有这么多米吧."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引出"有理数的乘方".  相似文献   

18.
我当时20岁,拿着一封暂任教师的聘书,忐忑不安,去拜见校长。“你是谁?”秘书问道,“这个时候校长只接见教师。”“我就是新来的教师。”秘书一边走一边抱怨,进了校长的办公室。校长走出来,看到我就蹙眉,“教育局在搞什么鬼?”他大声说,“我要的是个硬汉,可以彻底制服那40个小祸害。而他们却派个孩子来给我。他们会把你弄得粉身碎骨的!”后来他觉得这样子说话可不是鼓励我的好办法,于是微笑一下,拍拍我的肩膀,用较温和的口气说:“你有20岁吗?你看来只有16岁。聘书上写的真是但丁·阿利基利学校吗?”“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我说,把聘书给他看…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养猫发电 物理老师讲电的原理:“摩擦可以生电。比方说,只要逆着抚摸猫的皮毛,就可以看到电火花。” “天哪,”一个小女孩叫到,“那发 幸福的牛 一高二学生在写回忆文章《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候,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 先见之明 小约翰对他的同学说:“我妈真是有先见之明呀!她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你瞧,果然下雨了!” 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  你就同他共‘反正小约翰会带伞的, 用一把伞吧!’” 等汽车开过 一个小…  相似文献   

20.
SOS我刚转学到一个新学校,对环境还不熟悉,而这里的同学下课时都讲方言,由于我是在北方长大的孩子,普通话讲得非常好,但对于他们讲的话我却一句也听不懂,很苦恼,有种被排斥在外的感觉。难道他们在学校不该说普通话吗?我想要跟他们打成一片,是不是非要学会讲方言才行?讲普通话到底好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