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以及癌痛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癌痛护理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76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癌痛患者疼痛调查表,其中包括疼痛部位调查,24 h疼痛的轻重程度调查,使用止疼药物的调查,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目前的癌痛评分(NRS评分)平均为(4.10±2.48)分;有过疼痛的患者为371例(98.67%),既往使用口服药物止痛208例(89.27%);使用过非药物止痛疗法的患者有189例(50.27%)。生活质量在24 h受疼痛影响的程度,影响最大的是日常生活(6.51±2.43)分,影响最小的是睡眠(3.46±2.62)分。结论:疼痛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住院患者癌痛控制效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癌痛及其处理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4 8例癌痛患者采用线段分级法(VAS)和 KPS评分法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疼痛 ,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 ,且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 ,影响也逐渐加深 ;经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P<0 .0 5 )。结论 :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癌痛患者应给予必要的止痛治疗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328例晚期癌症重度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 (多瑞吉) 在晚期重度癌痛病人中的镇痛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328 例晚期重度癌痛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每3天更换一次贴剂,根据病情酌情调整剂量,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芬太尼贴剂使用后,疼痛缓解有效率达89.3%,不良反应发生率32.3%,大多数患者能耐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芬太尼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重度疼痛的止痛作用强,不良反应轻微,应用方便,且可明显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规范化疼痛护理方式在骨科术后患者镇痛方面的作用,以寻求最佳护理模式.方法:设立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对疼痛治疗方式、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方式减轻了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术后无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对126例癌痛患者分为中度疼痛组和重度疼痛组,均用芬太尼贴剂进行止痛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进行记录归纳。结果:126例癌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中度疼痛组的CR率为57.0%,重度疼痛组的CR率为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有头晕、便秘、恶心、嗜睡、皮肤瘙痒等,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临床应用中,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49例患者接受骨折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51患者骨折手术后在A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Orem自理理论。A组患者术后治疗前QOL生活质量评分(16.15±1.13分)与B组治疗前QOL生活质量评分(16.29±3.94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治疗6个月后QOL生活质量评分(38.17±0.66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6个月QOL生活质量评分(58.11±0.87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有学意义。A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显著高于B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96%,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术后10 d VAS疼痛评分轻度1例、中度42例、重度6例与B组术后10 d VAS疼痛评分轻度45例、中度6例、重度0例相比,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9.39%)显著低于B组护理满意度(98.0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Orem自理理论在颈椎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QOL评分,降低患者身体疼痛程度,增强患者自护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相关领域,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亢丽艳  任旭东 《甘肃科技》2008,24(9):159-161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重度疼痛的患者止痛治疗中应用癌症三阶梯药物、硬膜外腔注射乙醇的止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20例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A组患者晚期癌痛镇痛满意率达35%,缓解率达46%,肢体麻木、肌无力发生率0,呼吸频率、深度及受抑制发生率9%,治疗时恐惧感发生率0,恶心呕吐发生率30%,腹胀便秘发生率70%,其它几种副作用发生率11%。B组患者晚期癌痛镇痛满意率达90%,缓解率达96%,体温、脉搏、血压于治疗后一过性增快增高,但均于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肢体麻木发生率6%,肌无力发生率9%,呼吸频率、深度及受抑制发生率3%,治疗时恐惧感发生率10%,腹胀便秘发生率3%,其它几种副作用发生率9%。结论:上述A方法治疗癌症晚期疼痛效果欠佳,B方法能有效治疗癌症晚期疼痛。  相似文献   

8.
观察射频热凝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选取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应用射频热凝术治疗,研究组联合射频热凝与臭氧消融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2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后12个月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热凝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能使治疗效果最大化,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等),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存在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干预等。2月后复测患者HAMD抑郁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入院治疗2月后,干预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改善,HAMD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多种模式联合镇痛与单纯术后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入院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多种模式联合镇痛组(A组)及单纯术后镇痛组(B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静息痛的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与B组患者术后72 h内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种模式联合镇痛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及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主动活动是有效、安全的。具有使用安全、副作用少、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探讨研究持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甘肃省中医学院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量表观察组(101.27±5.68)明显高于对照组(87.43±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护理干预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疏导患者的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面对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8):6940-6943
观察了桃红四物汤减轻骨转移癌痛患者疼痛的疗效。将5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氨酚羟考酮片,对照组应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7 d后采用NRS、Kps和PSQI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前NRS、Kps和PSQI量表评分分别为6.80±1.35、53.20±9.67、15.92±1.91;治疗后NRS、Kps和PSQI量表评分分别为2.60±1.26、85.00±7.91、5.92±1.98;对照组治疗前NRS、Kps和PSQI量表评分分别为6.88±1.39、52.60±9.59、15.84±1.72;治疗后NRS、Kps和PSQI量表评分分别为3.52±1.12、76.40±7.97、8.04±1.74,治疗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患者睡眠。  相似文献   

14.
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将甘肃省兰州市肺科医院9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HAMA)、抑郁(HAMD)及生存质量(SF-36)评分,统计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来观察患者症状和血糖变化。方法71例并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2周后进行Zung 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并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进行观察。结果2周后,心理护理组SDS评分HAMD(24项)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指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症状及糖代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来观察患者症状和血糖变化.方法 71例并发抑郁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2周后进行Zung 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并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2周后,心理护理组SDS评分HAMD(24项)显著低于对照组.抑郁指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症状及糖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其中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结果经过六周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抑郁症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基础上辅以适当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观察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照射治疗布鲁氏杆菌病腰腿关节疼痛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入科治疗的布鲁氏杆菌病患者92例,其中41例患者为对照组,51例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患者的腰腿关节疼痛部位,对两组患者照射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运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并运用Barthel指数ADL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后,对照组中度疼痛评分(3.00+0.59),治疗组(1.24+0.44),对照组重度疼痛评分(5.83+1.30),治疗组(1.23+0.43);治疗后对照组Barthel指数ADL评分自理(84.15±7.06),需帮助(44.88±3.95),依赖(33.41±3.25),治疗组自理(99.51±1.50),需帮助(59.02±2.01),依赖(39.41±1.63);治疗后治疗组SF-36评分生理功能维度(PCS)和心理功能维度(MCS)分值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治疗布鲁氏杆菌病患者腰腿关节疼痛效果显著,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观察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的影响,确定心理护理对创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创伤骨二科收治入院的患者160例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状态的变化,定期做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12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实验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实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量表评估结果改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和疼痛,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在庄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病房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及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1.47%低于对照组的13.26%(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