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朝晖 《甘肃科技》2016,(17):94-95
对于铁路桥梁工程,特别是连续梁桥来说,由于其能够很好满足行车稳定的条件,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连续梁的自身特点,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施工控制。本文通过对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的研究,特别是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特点进行分析,对一座铁路连续梁桥进行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施工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连续梁桥的施工质量,使得主梁顺利合拢且梁体平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单承载面连续梁抛物线拱组合体系桥在竖向均匀荷载作用下的侧倾屈曲问题,首次用能量法推导了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提出了边跨效应影响系数.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实用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实用计算公式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的因素,具有足够的精确性,使用简洁方便,对同类桥型的初步设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表明边跨有利于桥梁结构的稳定,且在合理的边中跨比范围内增大边跨可进一步提高桥梁结构的侧倾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地震动加速度激活的锁死销装置,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在墩梁间设置锁死销,实现地震时限制滑动墩和梁体的相对位移,利用滑动墩的抗震潜能协同固定墩共同承受地震水平力,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目的.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不同场地条件下锁死销的减震效果,同时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对锁死销合理参数选取及墩高适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锁死销结构的连续梁桥可以有效地减小固定墩和梁体的纵向地震响应,明显提高连续梁桥的整体抗震性能;锁死销参数取值范围受场地条件影响较为明显;利用锁死销进行减震设计,对于Ⅱ类、Ⅲ类和Ⅳ类场地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但对于I类场地,常规设计的连续梁桥减震效果不明显,中等高度或高墩桥梁减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应用锁死销减震的布设方法,以某铁路主桥(62.5+5×96+62.5)m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建立整体有限元模型,以四种地震波为激励源,对不同锁死销布设数量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探求连续梁桥滑动墩墩顶锁死销布设数量的取值范围,进一步以不同墩高、不同跨数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对研究所得锁死销布设数量取值范围进行适用性分析,并研究了锁死销最佳布设位置.结果表明: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利用锁死销减震可明显改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锁死销布设数量取值范围较为宽泛.当锁死销布设数量小于墩台数量时,在固定墩两侧及紧邻端部墩台的桥墩上进行锁死销布设可取得最佳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笔者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特点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意义,从结构参数、施工工艺、施工监测、收缩徐变等方面分析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连续梁桥纵桥向防落梁装置结构模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所采用的防落梁装置一般是作为构造措施,没有经过计算和设计,在地震作用下很难起到真正的防落梁效果.对于防落梁装置的结构模式,日本经常采用直接连接梁体的连梁装置,而美国则采用墩梁连接的限位装置.通过非线性时程方法对连续梁桥防落梁装置的两种结构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两联连续梁桥不同周期比和碰撞对连续梁桥防落梁装置结构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梁桥应采用墩梁连接的限位装置模式来设计防落梁装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构造特点和工作机理,表明其能够满足减隔震支座的三个基本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抗震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该支座产生竖向位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通过对一个2跨连续梁桥算例的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表明此竖向位移对梁体的响应不会有很严重的影响,该支座完全可以满足连续梁桥的减隔震要求.  相似文献   

8.
连续梁桥的日照温差效应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不可忽视。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效应问题,本文在某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对箱梁结构进行了现场的24小时温度观测。然后,结合实测的温度应力值,与采用各国桥梁规范中5种不同的温度梯度模式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值进行对比,得出有益于温度效应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大跨度连续梁桥工程建设事业的迅速,大跨度连续梁桥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跨河大跨度连续梁桥支架现浇施工时,地基处理的方法及质量直接影响到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成桥后的线性。本文从宁车沽永定新河特大桥区段工程的施工实践出发,在对该工程做概要说明的基础上,然后就该工程支架现浇施工阶段的相关问题进行说明,最后就该工程中的支架现浇施工阶段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化分析曲线梁桥的爬移机理,引进“爬移因子”定义,并将爬移影响因素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两类. 基于典型结构概念,试设计了60座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RC)曲线连续梁桥的典型样本,进行爬移机理量化分析及影响因素极差分析. 结果表明: 内部因素中,支座类型和布置方式对爬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曲率半径,跨径布置的影响最小,而外部因素对爬移的影响与内部因素有关,且没有一致的规律性;爬移因子随曲率半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大,曲率半径越小,越容易发生爬移,且单跨跨径越大,越容易发生爬移;RC曲线连续梁桥宜采用梁端有侧向限位的全桥抗扭支承方式,尤其是对曲率半径不大于50m的小半径RC曲线连续梁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