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对公路建设中如何加强环保意识,制定环保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利用废旧资源,开发环保交通工具,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黄凯旋 《广东科技》2012,21(7):91-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防治开发建设造成水土流失总的原则是: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详细分析了在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中常用的方法:现场查看-现场答疑-理论审查现场答疑-评审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治理与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个重大问题,而发展牧草业是实现生态治理、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因此,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战略,大力发展牧草产业,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对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山企业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中,会引起水土流失等环境灾害问题。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安徽省金属矿山水土流失的原因、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矿区水土保持措施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相结合等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西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石漠化土地面积,大耕地减少、质量变化,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沿海红树林大量减少,矿山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干旱、洪涝灾害频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有分区保护与建设,优先保护与建设重点地区,保护与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师洁 《科技信息》2013,(24):475-475,476
为适应西吉县农村人畜饮水的需要,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建设,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笔者今年对西吉县在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封山禁牧和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西吉县在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济南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平远至兴宁段工程概况和自然环境的分析,论述了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特征,提出了水土保持的生物、工程措施,为保证公路的安全运营,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素有“森林之口”美称的林口县,在不断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的出现了乱采滥挖现像对地貌植被形成了破坏,人为的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水土流失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南湖水质 ,防止因环南湖游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而引起南湖水质恶化 ,运用水土流失方程对环南湖游路建设的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及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环南湖路的建设将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 ,流失量可达 90 4 15t/a ,采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如改进施工方法将大量削减水土流失量 ,削减量可达86 7 44t/a。这为南湖风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帅  张冰 《科技信息》2007,(32):143-143
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范围呈线状,有时甚至跨越多种流域和地貌类型,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广。分析研究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是减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重要方面。该文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总结了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原因,提出了一般性防治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铁西输油管道工程甘肃段穿越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建设施工过程中引起新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黄土残塬防治区、梁峁沟壑防治区、河谷阶地防治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防治措施,实现管道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宿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搞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发现,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土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加重、水环境和矿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污染加剧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南湖水质,防止因环南湖游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而引起南湖水质恶化,运用水土流失方程对环南湖游路建设的水土流失侵蚀强度及 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环南湖路的建设将造成一定量的水土流失,流失量可达904.15t/a,采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如改进施工方法将大量减水土流失量,削减量可达867.44t/a。这为南湖风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刚 《山西科技》2011,(5):30-31,38
结合左权鑫顺煤业煤矿资源整合工程,对矿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流失特点、流失形式进行了分析,针对该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对采矿项目的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为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流域近百年生态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鄱阳湖流域经过近百年的经济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灾害频繁,主要有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环境污染等类型,并且有相互关联性,潜在性和积累性的特点,该流域的经济发展必须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处理好与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水源保护的关系,目前要抓好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湖区洪灾的综合治理,而造林绿化,保护森林是始终必须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水利工程的主旨在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外部环境、施工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会产生水土流失的问题,这会与水利工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相违背。应该站在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角度重新审视水利工程施工,要将控制水土流失,做好水土资源保护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头等大事,以良好的生态建设和工程建设为水利工程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达到促进工程区域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建设优良生态环境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规律阐述今后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除害兴利,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重点介绍了该区水土流失防控的主要技术,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封育措施,并指出该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应加强深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该地区今后水土流失防治和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  岳伟 《太原科技》2000,(6):27-18
通过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以治理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建设林业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长江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长江口的赤潮、长江水质污染、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流域内人群健康等问题;论述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森林植被的锐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洪灾和地质灾害的基础,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长江水质的污染和长江口的赤潮,水利设施的兴建使得濒危物种增多,城市化增加了洪灾损失;提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和谐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增加环境建设的投入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森林植被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