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剑川海门口遗址通过三次考古,特别是第三次发掘工作后,对遗址情况的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通过研究确定发掘点后,我们基本清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及有木桩柱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在海尾河西岸,南至河和公路交汇处北约50m处,北到育烟苗圃北界,南北距离约400m;西至环湖公路以西,东西最宽处约150m,总面积超过50 000m2,木桩分布集中区面积也达到20 000~25 000m2。保存之好,面积又如此之大的早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对遗址的堆积进行仔细工作划分之后,使我们清楚知道了每个层位中所伴出的器物,将第一、二次出土的许多文物的价值重新体现出来,为将来遗址考古年代学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2021,(2)
正提到"木乃伊",或许浮现于你我脑海中的是那一具具古人的"人工干尸"。然而,自然界中其实还存在一类我们不太熟悉的"木乃伊",这便是植物化石中的木乃伊化果化石。正如"木乃伊"干尸对考古学研究贡献卓著,植物"木乃伊"化果化石对古植物研究也意义重大。近期,本文作者在福建省漳浦县境内发现了距今约1500万年的木乃伊化南酸枣果核化石。  相似文献   

3.
夏杨  王雷 《科技潮》2006,(5):54-55
26年前,彭加木率队进入罗布泊荒原进行探险考察时,意外失踪,受到举国关注。对于彭加木生死下落的推测众说纷纭,且从没中断过。然而每一种解释都有相信者,也都有质疑者。直到日前,中国科学探险队在神秘的罗布泊东缘发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有可能是26年前失踪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8,(8)
本世纪20年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曾引起世界轰动,被认为是本世纪古人类研究中最具价值的贡献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这一伟大发现中最珍贵的部分——6个完整的北京人头骨化石,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纷飞炮火中,神秘地失踪了。这,已成为人类的一个巨大遗憾,时至今日查找线索依然纷乱无绪。  相似文献   

5.
木乃伊,它是古埃及最神秘的暗夜生灵?是法老复活的圣物?还是灵魂转世的栖息地?不,它只是一具人工干尸。干尸为何能保存数千年?且看木乃伊制作之谜。  相似文献   

6.
在末次冰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时期,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因此,这一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云南省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但这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相对较少,对云南省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旧气候研究也很少。植硅体是一种可长期保存的植物微体化石,是研究考古遗址古气候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娜咪囡遗址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硅体重建了各考古地层的气候,并探讨可能的古人类活动。结果表明,娜咪囡遗址经历了一个升温、冷却再变暖的过程,这与云南其他地区的古气候研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保护露天发掘的杨官寨遗址——中国首个发现的庙底沟时期完整环壕的大型聚落免受自然环境破坏,急需研究考古发掘现场遗迹表面防风化材料。方法通过实验室内测试分析,筛选并确定遗迹表面防风化材料种类、配方及施工工艺,然后应用于考古发掘现场加固实验。结果通过室内渗透加固效果、防雨抑菌能力及加固强度等方面的对比,确定采用加0.2%MP3005S保水剂的2%水性环氧作为现场遗迹的防风化材料。在杨官寨遗址发掘现场遗迹实际应用中发现,防风化材料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经过室内和现场的实验表明:添加0.2%MP3005S保水剂的2%水性环氧树脂能有效提高遗迹表面的强度,保证杨官寨遗址发掘现场遗迹考古信息的准确提取及其长久保存,可望推广应用到与杨官寨遗址相类似遗址表面防风化保护中,减小自然环境对遗迹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地部分重要疑似具有天文观测与天象崇拜功能的考古遗址进了天文考古考察。遗址年代跨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1700年前的魏晋时代。这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范围的考古天文调查。首先提出对史前文明中心遗址的"天文环境"进行测量和探讨,包括考察遗址周围有无适合观测某些特定季节日出的山峰轮廓,考察遗址在建筑朝向或布局上有无特定的天文意义。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子山遗址的结构表明当时已经用天文方法正南北。其石板上的北斗星象,反映了北斗星崇拜的悠久传统。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东山嘴遗址发现的石块堆砌的圆丘,很可能具有宇宙图景的意义。东山嘴遗址地势高出,东面山廓明显,是理想的"地平历"观测系统。大汶口文化可能有春秋分日出天象崇拜,宗教图腾意义重大。大朱家村遗址的豆家岭,有可能就是大朱家村遗址的太阳观测祭祀台。山东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和王湾三期文化(旧称河南龙山文化)王城岗遗址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地平历"观测环境。我们的研究表明,陶寺文化兼有"地平历"和圭表测影系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早于陶寺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晚期和王湾三期文化大致与陶寺文化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史前天文观测技术经历了从观测日出方位向圭表测影的演变。中国考古天文学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源流、中国远古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国古代敬天崇拜的内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近期 ,由我校文博学院赵丛苍副教授率领的考古发掘小组在陕南城固县宝山镇宝山村 ,发掘出一处商代遗址。这证明汉水上游地区早在夏商时期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活动区域 ,是近年来我国夏商考古的重大发现。宝山遗址位于汉水以北的城固县宝山镇一个面积不大 ,但突兀而出的塬上 ,北依秦岭 ,南邻汉水 ,是一个土地肥沃、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在发掘出的遗址上 ,房屋基址平面一般为长方形 ,多为木骨泥墙形式 ,结构清楚 ,保存良好。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烧烤遗存。此类坑一般呈圆形 ,直径多为 2 m左右 ,深 50 cm上下 ,坑内皆有较厚的烧骨、灰烬和陶、…  相似文献   

10.
人头墩     
希非 《青年科学》2009,(9):13-13
在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城南2.5公里处,有14个高约10米、直径达几十米的圆形夯土墩台。通过对部分墩台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其中均埋葬着大量人头骨,距今约有两千多年。经专家鉴定,这些人头骨属于20至30岁的男性青壮年.应该是当时战败者的首级。对这14个土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山南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新发现与初步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辉 《西藏大学学报》2001,16(4):50-51,56
邦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下水乡,现存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呈条状形分布,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30米,海拔3900米。该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由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时发现。2000年9月至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博物馆及山南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田野考古考察与发掘,获得了重大考古发现。邦嘎遗址是继拉萨曲贡遗址、山南贡嘎昌果沟遗址在西藏腹心地区雅砻河谷地带发现的另一重要的史前遗址,其在西藏考古学的学术地位和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为进一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对遗址的性质、绝对年代、分布范围、地层堆积、出土物类型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科学认识,联合考古队于2001年5月至6月进行了第三次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在此,本文将对此次发掘情况做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广西兴业古绿鸦冶炼遗址初步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兴业县古绿鸦冶炼遗址群分布在龙安镇一带约20km2范围内,古文献记载为宋代绿鸦冶铁场,考古工作者认为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笔者于2006年11月考察了六西村遗址、胜果寺遗址、蕨菜冲遗址、高岭遗址,发现竖炉2座、炉址1座以及大量炉渣堆积,采集到炉渣、铁块、陶片、鼓风管和陶范残片等遗物,其冶炼技术水平及产品特征等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剑川海门口遗址通过三次考古,特别是第三次发掘工作后,对遗址情况的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通过研究确定发掘点后,我们基本清楚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及有木桩柱的分布范围和面积。在海尾河西岸,南至河和公路交汇处北约50m处,北到育烟苗圃北界,南北距离约400m;西至环湖公路以西,东西最宽处约150m,总面积超过50000m^2,木桩分布集中区面积也达到20000~25000m^2。保存之好,面积又如此之大的早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4.
发现     
《科技潮》2008,(1)
阿房宫实为"烂尾楼"近日,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先后发掘了后围寨遗址、好汉庙遗址、秧歌台遗址等,都被证实属于战国秦上林苑建筑遗址。调查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8,(5)
早在8000年前,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的一处新时器时代的早期村落,或许是因为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大变故,居民来不及将房内大部分物品取走,就弃置离开了。从此,再没有回来,村落荒芜,逐渐埋没了。从1986年到1994,有关部门7次挖掘这处遗址,有了"天下第一龙"、"世界第一玉"等一系列惊人发现,引起考古界强烈反响,令世人为之震惊。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当代考古学大师苏秉琦教授为查海遗址题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越来越多的人到查海古村遗址观赡这8000年前的稀世瑰宝。1992年,阜新市政府拨款修建了查海遗址博物馆,并分别举办了以"玉"、"龙"为主题的文化节。吸引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一些考古专家到此考察观光,并于1992年8月召开了阜新查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年12月25日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  相似文献   

16.
《史记·五帝本纪》观象授时、制定历法的记载标志着天文学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帝尧时期通过观测星辰定四时的方法历来备受争议。实际上,帝尧时期太阳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古人对太阳的认识更加深刻,观日授时更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对陶寺遗址的发掘使历史的脉络渐趋清晰,陶寺观象台通过观测日出方位定四时的实证与《五帝本纪》所载相悖,这也印证了考古发现对证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三星堆文化是悠久的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它由古代西南地区人民创造,随后与中原文明相互融合,最终共同组成灿烂的华夏文明。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考古工作者进行了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的阶段性考古成果发布会,宣布新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三星堆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影像以其高空间覆盖、高分辨率和无损探测等优势在考古遗址的发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卫星遥感影像的处理主要包括基于像素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像素的影像处理方法能够在宏观上识别考古遗址的整体外貌,而面向对象的影像处理方法能够从地物的几何形态、纹理特征、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把握不同遗址类型的特征,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识别.阐述了基于像素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在考古遗址识别上的应用,并以良渚大型遗址群为例,利用高分辨率WorldView-2卫星的多光谱影像和全色波段影像、TerraSAR-X雷达影像和高精度的数字表面模型(DSM)识别并提取了作为良渚遗址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墙和城内的台地,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对考古遗址进行甄别,并将识别结果与良渚古城已有的考古资料进行了对比,遗址识别吻合度达到83.84%.这一识别结果证明了该研究思路的可靠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提高考古遗址的识别精度和准确性、全面把握遗址的分布和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中旬,听说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居中教授在河南贾湖遗址又有新的重大发现——发现了定音骨笛,于是我趁去合肥出差之机,和我的同事曲用心教授一道拜见了张教授并一睹国宝——骨笛的真容.张教授欣然拨冗,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的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切身体会.万:张教授您好!我知道您是"文革"后78级的考古专业大学生,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考古经历.  相似文献   

20.
江西铜岭、湖北铜绿山矿冶遗址出土的周代选矿溜槽,其年代久远,保存完整,为国内外罕见。本文依据古溜槽结构,在考古区内进行选矿模拟实验,证明我国早在两千九百年前,溜槽选矿法臻于成熟并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