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张国华 《科学之友》2008,(2):102-103
文章对高校奖、助学金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哲学研究,并从社会正义、人性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3个层面进行哲学分析,阐明了这项制度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国华 《科学之友》2008,(1):102-103
文章对高校奖、助学金制度改革问题进行了哲学研究,并从社会正义、人性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3个层面进行哲学分析,阐明了这项制度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目标应分为体现政治正确的高层次德育目标和满足大学生需要的低层次目标.现阶段高校德育目标应该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最终达到使学生成为能够成为的人,包括培养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和自我负责意识两层面.  相似文献   

4.
孙久民  潘威 《科学之友》2009,(5):107-109
高校德育目标应分为体现政治正确的高层次德育目标和满足大学生需要的低层次目标。现阶段高校德育目标应该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在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最终达到使学生成为能够成为的人,包括培养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和自我负责意识两层面。  相似文献   

5.
冯秋迪  叶勇豪  张和云  许燕 《科学通报》2020,65(19):1967-1974
以往的理论和研究已经证明内疚情绪的道德性,而且内疚情绪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在双人博弈中,内疚个体常常会分配更多的资源给他们的受害者,而留给自己更少的资源.这种看似有偏向的分配结果实际上是在两人关系层面实现了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人际作用.然而,在多人博弈情境中,由于社会资源常常是有限的,内疚个体如果补偿特定的受害者,就意味着有可能要损害第三方的利益,这样看似在两人关系层面的心理公平又引发了新的不公平结果.本研究通过故事情境模拟法和博弈实验法考察了双人和3人博弈情境下内疚情绪对公平分配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 3人博弈情境确实能反映出双人博弈不能发现的现象,即无论内疚的分配者是否需要将一部分资源分配给自己,他们都会通过"克扣"无辜的第三方来补偿他们的受害者.这说明即使排除了自利因素的干扰,内疚情绪仍然会在3人情境甚至多人情境中引发不公平分配结果.  相似文献   

6.
浅谈电气与自动化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电气与自动化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关系,指出电气与自动化设计二者的融合趋势,分析了当前工程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我国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指出应建立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科技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科技基础条件的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并对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以政策驱动为先导,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等尝试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乒乓球健身活动的健身安全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和分类总结,发现主要表现为3个层面的安全问题,即:器物层面的健身安全、技术层面的健身安全、心理层面的健身安全.其中,器物层面的健身安全是指与球台、球网、劝呀白和球场设施的设计和布置紧密相关的安全事宜;技术层面的健身安全是指在乒乓球健身过程中与乒乓球技术相结合的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心理层面的健身安全是指在乒乓球健身过程中与健身者心理状况紧密相关的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9.
胡小勇  杨沈龙  钟琪  喻丰  陈红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9,194-205
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问题是全球各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然而,从不同群体层面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消除在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的目标上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造成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理论与研究证据,在阐明社会阶层与健康之间梯度关系和因果方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远端的社区、家庭环境因素(社区暴力、社会资本、养育方式、家庭冲突),中端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因素(敌意、健康行为)和近端的生物因素(免疫细胞数量、分子信号通路活性、适应负荷)来系统地梳理和评述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在"社会-心理-生理"的框架下,从远端、中端和近端层次展开多层面、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实证研究,以更深入地揭示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核心机制,为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拓展与深化中国全境的环境变化遥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鹏 《科学通报》2012,(16):1379-1387
中国幅员辽阔,仅靠局部定点环境监测,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对大空间范围来说,遥感是唯一可行的环境变化监测手段.虽然国内外拥有强大的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和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以中国全境为对象的遥感环境变化研究并不多.本文将环境变化过程归纳为环境变化驱动力、环境变化、物质迁移与转化、物质浓度与富集度变化、人或生态系统暴露与感染变化及环境变化影响等方面内容.评估了遥感对这些环节的潜力,评述了中国环境变化遥感已取得的进展.指出遥感对于研究中国环境变化在方法体系上不但要支撑实验与观测、理解与认识,还要重视和模拟与预测的衔接从而支持环境政策研究.在应用层面,应突破常规遥感观测项目,在物种多样性、生物入侵、公众健康、空气和水质量变化监测等新的领域取得突破.在技术层面全面系统加强实用化和自动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之一,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笔者通过分析,指出了人力资源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专家系统中的知识表示、知识特点和知识的数据库存储,指出了专家系统开发研究的目的,论述了专家系统在土石坝性态分析中的应用及设计。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大量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撰写了该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研究的现状分析。目的在于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找出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研究的重点、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变荣 《科学之友》2009,(10):97-98
作者以《六国论》为教学实例,通过设立教学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具体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海霞 《科学之友》2009,(10):104-105
珠算是中国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它是以算盘为工具,以数学原理为基础。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数值计算的一门实用性技术,珠算技术也是财经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一技能是每位从教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技能竞赛、搞好技能鉴定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立德 《自然杂志》2008,30(2):67-73
这篇论文介绍了环境纳米科技的科学内涵和研究趋势,讨论了环境中纳米尺度的污染物和人工纳米材料之间的区别,指出了环境中现存的污染物来自于自然界自身的活动和人类的活动,这些污染物在地球上已存在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人工纳米材料只有3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带来环境安全的事故。但是,为了指导纳米材料的正确应用,研究纳米材料的负面效应十分必要,其目的是在应用纳米材料时,避免和减少可能对环境安全带来的风险。在这篇综述论文中,还特别强调了纳米技术为治理、修复和探测纳米尺度污染物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万天丰 《自然杂志》2008,30(4):216-222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近来显得不大景气。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此学科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学术气氛和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笔者拟在构造变形的年代学、变形机制,大地构造演化问题,流变学与流体的作用问题,过多的术语创新问题,以及大力发展应用构造地质学推进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抛砖引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局域网网络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规划为静态IP地址。随着局域网络应用的大力推广,网络用户数量不断增加,IP地址冲突相继而来。文章通过对局域网IP冲突分析和解决方法研究,提出局域网IP冲突的原因和常见IP盗用方法,着重从PVLAN划分的角度出发给出IP冲突解决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用户的惟一性确定,为维护局域网络健康、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赖廷谦 《大自然探索》1994,13(1):119-126
中国传统技术观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流传并盛行的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对技术的基本看法和观念.本文分析了这种观念的六个负面.探讨、反思了中国古代技术发达的三大独特类型和传统技术观的内在联系及其悲剧性结局。以此力图阐明技术社会史上这二者之间难解的背反现象和成因.并希翼人们以史为镜,从负面的深刻教训中.在今天更牢固地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观念。  相似文献   

20.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3,35(5):355-358
以粪蝇、黑翅豆娘、岩鹨、鲨鱼和海胆等各种动物为实例介绍了动物行为学中比较新的概念,即精子竞争理论。在某些混交制的交配体制中,雄性个体不仅要竞争与雌性个体的交配权,而且还要竞争其精子使卵受精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就会直接对动物的行为、精子的形态和大小等各种特征发挥作用,使精子处于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下。为了获得精子竞争的胜利,黑翅豆娘进化出了极其特殊的形态结构,一只正在交配的雄豆娘的交接器会像一把丛刷一样把雌豆娘贮精囊中90%~100%的精子抽吸出来,然后才把自己的精子释放到雌豆娘体内。这些精子将会贮存在此前已被彻底腾空了的贮精囊内,供雌豆娘为其卵受精之用。在精子竞争中,雌性个体不只是简单地扮演一个只能接受雄性个体精子的不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它通过配偶选择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是目前动物行为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