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是全球环保运动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不仅是首个"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的第30个年头.1992年,具有历史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签订. 从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得到迅速而广泛的承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变异体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联合国警告,我们必须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否则人类自身可能面临灭绝。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负责人表示,世界各国必须在未来两年为大自然达成一项新协议,否则人类可能是第一个记录自身灭绝的物种。在一次讨论生态系统崩溃的重要国际会议召开之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执行理事克里斯蒂安娜·帕斯卡·帕尔默(Cristiana Pasca Palmer)表示,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应该向他们的政府施压,敦促他们在2020年之前制定出宏伟的全球  相似文献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话题.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已是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共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正式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充分表达了世界各国的这种共识.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5月25日下午,"上海论坛"之"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子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该子论坛由南昌大学和复旦大学承办,旨在对接长江大保护战略,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召开。生态学家、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为论坛主席。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研究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学者、官员和公益组织负责人等150余人共聚一堂。该论坛聚焦  相似文献   

6.
正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是谈判达成的首批国际环境协议之一,同年,为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的全球环境基金(GEF)启动。然而,25年过去了,生物种群和多样性在陆地和海洋仍在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长期资金不足,缺乏全球合作的动力,以及未能控制栖息地的变化、资源过度开发、物种入侵以及其他导致生  相似文献   

7.
上海湿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宇  何美梅  赵斌 《科学》2006,58(5):48-5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被誉为湿地城。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和海图数据分析,上海海拔一5米以上的湿地面积共有3030.74公里。。中国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承担着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义务。长江河口是全球238个生态热点区域之一,且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无论从湿地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和湿地的类型.还是从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来讲.上海湿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卞骥 《自然与人》2010,(4):22-28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目的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地球上的物种正以远远超过自然的速度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9.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育,依赖于两个环境,一个是自然界中的氧气、水、温度这些无机环境;第二个是有机环境——生命物质系统,也就是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人类的衣食住行必须依赖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特别是有机环境,比如吃的,穿的,医疗,这都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给我们提供的。所以生物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政府签约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曾遭受一定挫折.2010年,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克里蒂安娜·菲格雷斯女士(Christiana Figueres)接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此后5年里,她协助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以及相关利益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磋商,最终促成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圆满达  相似文献   

11.
关毅 《自然杂志》2016,38(1):59-67
2015年年底,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于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 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全面安排。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减排承诺、采取实际措施,牵涉到一个国家短时间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但发展是一个长期话题,经济、环境应相互牵手,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各国第一次共同承诺要控制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共同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协定是多年努力的成果,达成协议表明各国已经找到通过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方法。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将造福全人类及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15年末,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由200多个缔约方达成的《巴黎协定》将成为2020年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纲领。这一协定实现了全球气候治理由争论到行动的转变,被认为是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比肩的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洛夫乔伊(Thomas Lovejoy)是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学家,也是"生物多样性"一词的创造者.2021年12月25日,洛夫乔伊因胰腺癌去世,享年80岁. "汤姆是生态和保护领域的一位巨人."《国家地理》探险家恩里克·萨拉(Enric Sala)在该组织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为保护亚马孙雨林而不懈奋斗.但...  相似文献   

14.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1993年12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至今已有10个年头了。为纪念这一天,本期科学视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用实际行动来爱护我们与各物种共同的家团。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20%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近40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多米诺骨牌开始一个倒向另一个时,我们不禁要问:万物之尊的人类是否就可以在这场灾难中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4,(9):50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等三大类。到2002年止,全世界125个国家拥有世界遗产730处,其中文化遗产563处,自然遗产144处,文化和自然遗产23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届大会上正式通过的。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1年底,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  相似文献   

16.
钟扬 《科学》2010,62(4)
2010年是联合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一词据考证是美国生物学家达斯曼(R.F.Dasmann)于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中最早使用的.  相似文献   

17.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生物技术时代.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是国家和民族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无偿采集、研究和商业化开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并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排斥资源提供国的持续使用。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法确立了国家有关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改变了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利益分配的固有格局。  相似文献   

18.
烟草在中国为何难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5年2月27日起在最早批准该条约的40个国家生效,但是对于中国和世界其他依赖于烟草经济的国家来说却意味着保护公众健康的艰难征战才刚刚开始,因为在中国有鼓励吸烟的肥沃土壤,而且禁烟的阻力异常之大。  相似文献   

19.
正为什么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生物工程超级细菌的威胁?2018年12月的第一周,世界各国外交官在瑞士日内瓦集会,这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约》(BWC)缔约国年度会议的一部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有一条重要的训令:禁止签字认可该公约的182个缔约国发展、生产和贮存生物武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以及广大生物安全共同体,更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急需开展保护工作。《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3030目标”,即到2030年保护全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目前中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虽覆盖陆域国土面积达18%,但距30%的目标仍有差距,亟需识别更多优先保护地。研究人员基于丰富度、特有性、受威胁程度、进化历史等多样性指标均识别出中国西南地区是被子植物的多样性热点,进一步利用新-古特有分析、整合多个指标的综合丰富度指数和综合系统发生多样性指数识别出更多独特的保护空缺,为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