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5年3月正式公布《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是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4年认真细致的审定,完成的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医药学名词。全书包括:总论,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治疗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养生学、康复学,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肠科疾病,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医术语的英译原则,比较《黄帝内经·素问》所载“心痛”一词的英译。通过文献考证, 比较分析国内外常用中医术语词典和四部《素问》译本中关于“心痛”的翻译。目前中医术语标准化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中医古籍的翻译仍需完善,希冀为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技术语研究》2004,6(2):27-30
王院士很忙。虽已不在中医研究院院长的岗位上了,仍担任着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他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脑病研究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协六届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中医急症医学》副主编。  相似文献   

4.
《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发布,将中医药国际化向前推进了一步。因其囊括的中医疾病术语数量有限,中医病名对外翻译尚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文章概述了中医药术语的英译规范原则与方法;讨论了对应性、同一性、系统性、简洁性、回译性、约定俗成、民族性等翻译原则在病名英译中的使用,并从术语部件的规范、双译法的使用、中西医病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细化了各原则在翻译中医疾病时的实现方法。音译法适用于跨学科、含义多且难以找到合适译名的中医疾病术语部件,而双译法可以解决中医术语翻译归化与异化的分歧,同时促进学术、文化及医学技术层面的传播,满足中医临床中西医双诊断以及中医进入西方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等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4,(14):23-23
该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方法,以喷、涂等中医外治手段联合治疗慢性湿疹并进行优化,以探讨中医治疗湿疹的外治综合治疗方案。评价综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以期得出标准化的中医治疗湿疹的以外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同时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湿疹临床效果评价体系,初步从临床效果、经济学指标等方面多层面、多角度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局限性慢性湿疹的多指标、多系统中医评价方法,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疗效评价体系。通过较长时期多中心临床实践加以验证,在湿疹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推广运用。而且同时,课题组人员编写《慢性湿疮(湿疹)中医外治方案》和《外用中成药在湿疹皮炎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以慢性湿疹的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为观察指标构建了《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共发表与课题相关且标注课题基金的论文13篇;出版著作1部;培养硕博研究生8名;获发明专利2件(ZL 201110117372.9;ZL 201110117970.6)。  相似文献   

6.
一批反映李约瑟研究成果的《李约瑟文献50年(1942-1992)》、《李约瑟游记》、《李约瑟画传》、《鲁桂珍与李约瑟》等著作作为《李约瑟研究著译书系》的首批成果,已于新春伊始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这是继李约瑟第一部传证──《李约瑟与中国》问世以来,主编及主撰王国忠十年来多方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写作的又一批成果。《李约瑟文献50年(1942-1992)》收入有关李约瑟的报道、文献、论文、书评、序跋、杂文、演讲、函电等八类,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李约瑟游记》是他战时援华的活动实录──《科学前哨》与《中…  相似文献   

7.
中医问诊术语英译是中医临床用语英译的重要部分。文章结合中医临床英译实践,以《中医药学名词》,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三大中医术语标准收录的中医问诊术语为蓝本,探讨对应性、自然性、通俗性和文化性原则在中医问诊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一个非营利组织:粪便银行Open Biome从2013年开始执行这项计划,并在全美各地运送粪便.这些冷冻粪便有助治疗感染“艰难梭菌”的重病患者.患艰难梭菌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这种疾病每年可导致1.4万美国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在复原研究地动仪时,袁宏的《后汉纪》中的相关内容应作为首选文献,而《后汉纪》提供的信息表明,张衡的地动仪很可能原理正确,但反应失灵。通过对历史上“京师地震”和“陇西地震”文献记载的分析,进一步否定了用公元143年陇西地震来测试地动仪的可能性。在科学史模拟试验和复原研究中,文献与模拟试验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奈的张力关系,其可靠性与所研究问题的学科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尊重并认真研读原始文献,是对数学史工作者的起码要求。但是,有意无意对原始文献曲解的现象,在数学史研究中并不鲜见,甚至某些颇负盛名的学术著作也不能幸免。以《九章算术》的编纂、对刘徽割圆术的认识、对秦九韶的大衍总数术的认识、李冶的《测圆海镜》为何而作、天元术中开方式的表示等为例,说明自清中叶起,在中国数学史的这些重大问题上就存在许多误解。只有尊重原始文献,才能准确地认识中国数学史。  相似文献   

11.
中医名词英译:应用系统化原则的翻译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虽然近几十年来中医已广受西方国家的欢迎,但还未有规范化的中医英文词汇。中国传统医学的词汇极为庞大复杂,在《中医大词典》中即收词逾30000个,因此,在任何译入语中制定对应词汇必然工程浩大,规范化的过程亦将极为复杂。曾经有许多中医汉英双语词表问世,但其所用的翻译方法不一,  相似文献   

12.
《国语》所载武王伐纣天象及其年代与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武王代殷时天象,是天文历史年代学上罕见的珍贵文献。历代学者对解读这段文献都感困难。该文采用国际天文学界最权威的行星星历表数据库及计算、演示软件,对这一文献中的每一项天象都进行了全面计算、检验和演示,并结合《尚书·武成》、《逸周书·世俘》、利篮铭文、《淮南子·兵略训》、《荀子·儒效》等有关记载,从而表明:伶州鸠对周景王所述之一系列武王伐纣天象,实际上是武王伐纣过程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天象实录,它们可以与武王伐纣之役的日程逐一对应吻合。这一发现,对于确定武王伐纣之年代,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天文历史年代学极具典型意义的个案之一。由此我们重现了武王伐纣之役的日程表,并确定牧野之战的日期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相似文献   

13.
星曜行度文献是指应生辰占星术之需而兴起的记录行星位置的星历表。早期成书的《立成历》、《百中经》皆已亡佚,但经考证,明清时期流行的《七政台历》、《七政经纬躔度时宪历》等与早期星曜行度文献具有传承关系。特别是《七政台历》,内容、体例都与《百中经》相同,是《百中经》的续修本。从唐至清,可以看到该类文献编写及使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古代印度眼科概要及其对中国影响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阿输吠陀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妙闻集》的“补遗篇”中,有眼科专论19章,是了解古代和印度眼科学概貌的主要文献,该文据此对印度眼科的理论学说、疾病认识、治疗方法等给出较全面的介绍并在研究中指出较全面的介绍,并在研究中指出,这19章的内容亦有成立先后,来源不同的迹象,可知为综合各家之说的集成之作。在此基础上,复将中印两种医学体系的眼科从内容上进行比较,而知中医眼科最重要的理论--“五轮”之说,及针、烙、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8,(4):50-50
本项目获国家86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科技专项资金和北京市科技项目基金的资助。通过对古今文史及医学文献、SARS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各种治疗方案疗效评价、透邪解毒法的作用机理、SARS后骨坏死和瘟疫研究的方法学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期构建瘟疫研究模式及其方法体系,为发挥中医药治疗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优势和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规范使用中医学名词术语不但使表达更加准确、贴切,而且还便于同行理解、交流。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与《中医药学名词》收录范围和用词规范均有不一致之处,造成撰写中医论文和审读、加工中医文稿时用词混乱。文章对两个规范中常用的同义异名术语进行了归纳并举例说明,结合临床及编辑工作经验,提出选词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规范使用中医学名词术语不但使表达更加准确、贴切,而且还便于同行理解、交流。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与《中医药学名词》收录范围和用词规范均有不一致之处,造成撰写中医论文和审读、加工中医文稿时用词混乱。文章对两个规范中常用的同义异名术语进行了归纳并举例说明,结合临床及编辑工作经验,提出选词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记载的黄钟律管长度为三寸九分,而汉代后,古人普遍采纳黄钟九寸。为了研究先秦黄钟律管真实长度,对文献进行系统地考证,发现《吕氏春秋》记载的三寸九分黄钟律管应为清黄钟律管,发音当是九寸管的高八度。文献研究亦表明了先秦古人听声定律的事实,即三寸九分律管和九寸律管都为听声定律产物。由此,根据声学公式,结合文献考证,计算了黄钟律管的管径,结论为:先秦律管应是竹管,管径范围约是0.71寸。同时,考证了黄钟律管八寸十分一说和八寸七分一说,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可靠。  相似文献   

19.
“虚实”是中医重要的辨证纲领,在中医典籍中出现频率很高,其英译版本亦繁多,而自《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颁布以来,deficiency和excess已然统一了“虚实”的翻译。文章在阐明“虚实”中医含义的基础上,指出“虚证”不仅是正气不足,还有邪气不旺之意;“实证”不仅是邪气亢盛,还有正气不衰之意。从中医的根本意义上讲,solid和empty比deficiency和excess更适合作为“虚”和“实”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虚实"是中医重要的辨证纲领,在中医典籍中出现频率很高,其英译版本亦繁多,而自《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颁布以来,deficiency和excess已然统一了"虚实"的翻译。文章在阐明"虚实"中医含义的基础上,指出"虚证"不仅是正气不足,还有邪气不旺之意;"实证"不仅是邪气亢盛,还有正气不衰之意。从中医的根本意义上讲,solid和empty比deficiency和excess更适合作为"虚"和"实"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