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混凝土强度破坏常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情况,指出传统混凝土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用新的二次搅拌工艺改善混凝土界面区的结构和性质,可提高混凝土性能.剖析了二次搅拌的机理,并与传统搅拌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次搅拌改善了混凝土界面的微观匀质性;减少了水泥颗粒的团聚现象,提高了水化程度;改善了混凝土界面区的水化物分布状态,综合提高了混凝土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2.
新拌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改性工艺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次投料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多步投料搅拌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多步投料搅拌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效果明显;相同条件下多步投料搅拌工艺可提高混凝土强度29.6%;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节约水泥20%左右。  相似文献   

3.
增强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结构或界面粘结强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其他性质,利用振动搅拌或二次投料搅拌工艺的方法增强混凝土的界面强度.通过对振动搅拌和二次投料搅拌工艺的机理分析,设计了试验装置和工艺方案,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振动搅拌可强化搅拌过程,明显地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搅拌效率;采用二次投料搅拌工艺制备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粘结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混凝土强度破坏常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情况,指出传统混凝土一次投料工艺在提高水泥分散性、水化程度以及平衡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强度梯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用新的二次投料工艺改善混凝土界面区的结构和性质,可提高混凝土性能.本文为此了分析了二次投料的机理,并与传统搅拌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比.  相似文献   

5.
王琦 《科技信息》2007,(21):122
水泥搅拌桩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通过专用机械设备将水泥或水泥浆喷入处理的软土地基内,并在喷注过程中上下搅拌均匀.它与混凝土硬化机理不同,由于水泥掺量少,水泥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反应,硬化速度较慢,且作用复杂,水泥水解和水化生成各种水化合物后,有的又发生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以及凝硬反应,使水泥土土体强度大大提高.特点是工期比较合理,施工时低压操作,安全可靠,少污染,无振动,无噪声,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深层搅拌法是将粉状水泥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强制拌和,使水泥、水和土三者发生水化及物化反应,形成具有一定的强度的水泥土桩,桩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本文结合某办公楼工程,介绍了深层搅拌的设计、施工及检测,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利用水泥等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了地基强度,增大了变形模量.通过设计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分析、总结,形成该类技术运用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拌和方式相比,振动搅拌技术运用在水泥稳定碎石拌和中,大大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均匀性,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有很大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振动搅拌技术与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传统与振动搅拌技术的原理分析,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振动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拌和方式相比,振动搅拌技术运用在水泥稳定碎石拌和中,大大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均匀性,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有很大的提高。研究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振动搅拌技术与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传统与振动搅拌技术的原理分析,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振动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李文  李兴昌 《科技资讯》2011,(8):77-78,80
深层搅拌水泥土墙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或地下挡土构筑物.水泥加固体具有一定强度,且渗透系数比较小,即能挡土又能截水,施工时进度快,成本低,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由于水泥颗粒与水接触发生水化作用,水泥颗粒中的矿物质发生分解,析出一种凝胶,特混凝土中的砂、石胶结在一起。温度高低对水化作用影响较大:温度高,水化作用的进展速度完全,混凝土的强度增大也快;温度低,则水化作用慢;当温度低于一3℃时则混凝土中的水会结冰,水泥颗粒不能与冰发生化学反应,这时水泥、沙、石和冰形成了一种互不起作用的混合物,强度无法增长,而且水冻胀,此时新产生的冻胀力大于水泥硬化时初期强度,可使混凝土发生不同程度的冻胀破坏。由于陈胀破坏了水泥与砂石之间的粘结力,降低了混凝…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混凝土振动拌和过程中的振动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振动功率、振动时间、拌和次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实验室条件下混凝土振动拌和的最优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对以该最优振动参数振动拌和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试验,分析了振动拌和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功率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显著,而振动时间对其影响较小;振动拌和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本试验获得的最佳振动参数振动拌和的混凝土,其28d抗压强度较相同配比的静力搅拌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24.31%;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经振动拌和的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明显低于采用静力搅拌的混凝土的相应指标,振动拌和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  相似文献   

13.
振动搅拌是高效节能生产混凝土的一种新技术,为在常用的C20、C30、C40混凝土生产中使用该技术,进行了振动搅拌对不同配合比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在投料顺序、搅拌时间与速度、振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振动与不振动搅拌的比对试验,得到的结果是,振动搅拌使得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有所降低,C20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了23.8%,C30降低了15.3%,C40降低了25%;同时,新拌混凝土的保水性与粘聚性良好;传统强制搅拌的混凝土含气量在2.5%左右,振动搅拌将含气量的数值提高到了3%左右,振动搅拌过程对混凝土的引气效果相当明显;振动搅拌的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普遍高于传统强制搅拌的10%以上;随着混凝土配合比的升级,振动搅拌对混凝土强度提高的幅度在减弱;同时振动搅拌混凝土前期强度的增长速率较快,后期放缓;而不振动的传统强制搅拌的混凝土,前期强度增长平缓,后期有所加快;振动搅拌混凝土平均强度的离差系数比传统强制搅拌的要小30%以上。研究发现,与不振动强制搅拌方式相比,振动搅拌可以明显提高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强度与均质性,引气效果明显,但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有所降低,这为振动搅拌技术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是当代世界上最大宗的工程建筑材料,目前年产量已超过七十亿吨。因此,研究、开发混凝土的搅拌新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约水泥,是混凝土工程界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处混凝土工程界都在致力于混凝土搅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且已取得了显若的效果。日本的水泥裹砂法,预拌水泥净浆法及预拌水泥砂浆法;丹麦的水泥净浆法;我国的二次投料法,改进裹砂法及净浆裹石法等等。这些新工艺同传统的旧工艺相比,均能显著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是,这些新工艺的采用,都需有专门的工艺设备,我们国家大都是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进行工艺改革试验的,很少有研究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工艺改革试验的。而目前在生产使用方面,仍是以自落式搅拌机为多。如果对其投料工艺稍加改革亦能增加其混凝土的强度的话,尽管是单方混凝土的水泥节约量不大,但对整个国家来说,节约水泥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5.
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搅拌装置的研制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和市政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普遍存在的强度不高、均匀性与稳定性差、易产生裂纹等问题,运用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搅拌加工,研制了600 t/h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搅拌装置。振动搅拌能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改性的机理主要是通过振动使水泥等粉料和细料快速分散均匀,使水与水泥的水化反应加速,水泥稳定碎石的微观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有效降低了水泥用量,在减少半刚性基层裂纹的同时,保证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现场取样并测试试样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用量同为5%的条件下,振动搅拌试样平均抗压强度为5.27 MPa,相比普通搅拌强度提高12.8%;水泥用量降低至4%的条件下,振动搅拌试样平均抗压强度为4.25 MPa,仍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同配比情况下,现场施工养护并取芯,测得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振动搅拌平均强度提高了84.3%。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使其使用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光诚 《广东科技》1994,(12):11-11
这项技术提供的钢纤维混凝土,与未使用钢纤维增强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较,强度获得显著提高,有的配比抗张强度大约提高1倍左右。这项技术的要点是,在波特兰水泥300公斤与骨料1960公斤的混合物中,或者在波特兰水泥400公斤与骨料1960公斤的混合物中,至少添加重量5%以上的钢纤维,经计量供给混凝土搅拌机,首先经过30秒钟以上的干式拌和混匀,再按适当水灰比  相似文献   

17.
海湾相有机质浸染砂的固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沿海地区分布着一种特殊的有机质浸染砂,单纯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深层搅拌法不能有效提高其力学强度,因此选用不同材料做外掺剂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固化试验。通过不同水泥、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固化材料及其掺入比、不同水灰比和龄期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微观结构试验,研究了有机质浸染砂的最优固化材料及水泥土的配合比;分析了水泥土的力学行为、变化规律和加固机理,发现单纯采用水泥不能有效加固海湾相有机质浸染砂的原因是水泥的水解水化作用会发生延缓,以及砂颗粒与水解水化产物的作用受到阻碍,掺入适量的熟石灰可获得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8.
郑映明 《科技信息》2013,(13):349-350
水泥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黏土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振动搅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测试分析不同搅拌条件和搅拌参数下混凝土的含气量和强度,分析比较不同振动方式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电镜照片和汞压法测试孔结构进行微观原理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掺加引气剂的方法外,通过合理的搅拌方式,即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叶片在强制搅拌物料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20.
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双卧轴搅拌机工作过程中逆流相位变化对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逆流相位变化时混凝土拌和物的运动特点,并在不同相位角工况下,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匀质性及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逆流相位差大于单轴相位角时,搅拌质量较好;逆流相位差小于单轴相位角时,搅拌质量明显变差;逆流相位合理时,混凝土拌和物匀质性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28d抗压强度比设计强度提高30%左右;推荐逆流相位差大于单轴相位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