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矮稈糯“矮秆糯”是浙江农科院用中糯“台中糯”与晚粳“矮粳1号”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糯品种。1970年定型,197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据36个点统计,平均亩产684.11斤,比目前推广糯稻良种京引—15平均增产14.72%。在高肥地区种植,一般亩产700斤以上,在一般施肥水平地区种植,亩产600斤左右。杭州市郊大农公社先锋一队试种2.4亩,平均亩产853斤。全生育期119~140天,平均128天。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剑叶较长,叶环紧包着穗颈节,多数穗头在叶下,穗弯弓形,穗长15厘米。每穗55粒,着粒较稀,颖壳有绒毛。千粒重28克左右。分蘖力中等,株高70厘米,秆粗、耐肥、抗倒。后期灌浆速度快,较耐寒。感光  相似文献   

2.
“竹科二号”是舟山地区农科所于1972年用竹莲矮与科矮13杂交,1975年定型。三年来试验试种结果表明竹科二号是一个多穗、大粒、出米率高、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较强、产量高的品种。1976年全区推广面积约一万亩,1978年将继续扩大推广。产量表现经过连续三年来的比较试验,竹科二号平均亩产942.6斤,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产877.6斤,平均增产7.4%,增产幅度为5.4~9.4%,1976年地区13个点联合试验,结果有12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7.9斤,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产879.1斤,平均增产7.8%,各地试种结果,  相似文献   

3.
经观察试验表明:参试的13个糟(甜)玉米品种最高产量为中豁309.鲜穗单产1200.1公斤,最低产量为彩糯,鲜穗单产700.1公斤;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品糯28、甜单1号、早熟粘大棒、垦粘1号、白玉糯1号、黄金糯、生育期在83-92天;抗病性除彩糯、黄金糯外.其余11个品种均抗大斑病  相似文献   

4.
“原丰早”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利用原子能辐射引变的方法,经过三年五个世代于1973年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偏迟,或中熟偏早的早籼品种。经全省50个农场(所)、63个公社、大队共113个单位试种结果,“原丰早”平均亩产870.5斤,最高亩产达1250斤。可比当前推广的生育期相似的早中熟品种“二九青”、“竹莲矮”、“圭陆矮8号”平均增产1~2成,与迟熟品种“广陆矮4号”产量接近。  相似文献   

5.
丽水地区地形复杂,人少田多,夏收夏种劳力十分紧张。一般社队约有三分之一面积的连晚在八月上旬插秧。历年来,由于关秧门品种没有选准,经常发生大面积早穗或难产,亩收一、二百斤,有的甚至无收,致使连晚产量低而不稳,影响改制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年粮食亩产“超纲要”、“夺千斤”的障碍。我们曾用二九青、矮珍、温珍、红梅早(早籼)、69—409、台中育39、鼓浪粳(中粳)、农虎6号(晚粳)、京引56(早糯)、京引88、京引15、台中糯(中糯)等数十个品种,先后  相似文献   

6.
籽粒产量和农艺性收是评价糯玉米品种的重要指标。在半干旱的平凉市进行了7个糯玉米品种多点筛选试验,通过测定成熟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瘟、千粒重和籽粒亩产量等指标,分析其在当地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与对照品种金糯1号相比,黄糯1号平均产量为9075kg/ha,在7个供试品种中居第一位,较对照增产33.9%,平均株高232.9cm,穗位高95.8cm,穗长21.6cm,千粒重270.6g.是适宜当地示范推广的高产籽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7.
“天津一号”米大麦属春性六棱米麦。今年我们从天津引入作春播麦试种,表现耐迟播、秆矮、抗病、品质好、生育期短、产量较高,一般亩产300斤左右,高的可达400多斤。“天津一号”米大麦株高65~70厘米左右,叶色浓绿,茎秆粗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长5厘米左右,短芒,着粒较密,一般每穗45~60粒,千粒重23~25克。从试种情况来看,“天津一号”米大麦在生产上突出地表现:1.生育期短:“天津一号”米大麦在立春前后播种,五月底收获,全生育期100~110  相似文献   

8.
早籼“科梅”系1970年用“IR—8”与“红梅早”杂交育成,于1974年选育定型。“科梅”在我省作早稻裁培,全生育期116~122天,成熟期与“广陆矮4号”相防,属早籼迟熟品种。诸暨县农科所于1973年小区测产亩产955斤比“广陆矮4号”增产10%,1974年本省7个试种点测产,都比“广陆矮4号”增产,平均增产12.1%;诸暨县农科所种植0.46亩,亩产1065.2斤;1975年据不完全统计在本省82个测产点中,“科梅”比“广陆矮4号”增产有58  相似文献   

9.
我所驻井岗山大队蔬菜基点的同志与贫下中农一起于1969年开始进行番茄杂交组合的研究,选出了“北京早红”ד粤农2号”,“北京早红”ד满丝”,“北京早红”ד东州24号”三个杂交组合(以下简称北×粤、北×满、北×东),1970年多点试种结果,杂种番茄产量比当地栽培品种“北京早红”、“长箕大红”增产1~5倍,深曼群众欢迎。1972年试种面积扩大到412亩,杭州郊区种植30亩北×粤、北×满,平均亩产11000斤。其中3亩北×粤亩产高达14130斤。此外,据井岗山9队试验,杂种番茄较亲本增产26.5~66.7%,尤以北×粤、粤×北的绝对产量与增产百分比表现最高,北×满、北×东、东×北次之。  相似文献   

10.
红富糯系我所用丽襦作母奉与成糯24作父本杂交、于1990年育成的超高产,优质粳型白糯新品种。93年推荐参加省区试,其代号为9-4,平均亩产378.0公斤,比对照类幅糯增产30.8%,名列第一。在八个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增产的有7个点,均太于8%以上,其中六个点达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994年平均亩产397.0公斤,比对照增产21.2%。  相似文献   

11.
“龙坪一号”是湖北省广济县龙坪公社农科所贫农社员朱大海同志于1966年从“矮陆早”中选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各地试种,表现抗渍耐涝能抗病,耐肥穗大产量高。最高的1.4亩,单产达1070斤,突破了千斤大关。“龙坪一号”的特点:分蘖强,一般单个分蘖在20根左右,最多可达25根;穗子大,最多可达180粒,最少在120粒,平均150粒左右;适应性广,早插能高产,迟插能丰收。可以翻秋早晚连作;出米多,谷粒长椭圆形,着粒密,不易掉粒,但好脱粒。出米率可达70%以  相似文献   

12.
1971年湖南省邵阳市石桥公社大坡三队引入试种再生稻,获得早稻亩产880斤,再生晚稻亩产330斤,两熟合计1210斤。由于它种一次可收两熟,因此贫下中农叫它为“再生稻”。1972年扩大到六个生产队试种,共种1.64亩,获得较好收成。如:大坡三队0.95亩再生稻,早稻共收干谷899.9斤,折合亩产950斤,再生晚稻亩产300斤;市农科所早稻亩产941.2斤,再生晚稻采用稻草扦插,亩产300斤。再生稻是一个籼稻品种。株高92公分左右,茎粗0.6公分。株型松散。叶片长大,剑叶长  相似文献   

13.
“浙单一号”是自交系“金131”和“威591”的单交种,表现抗病,早熟,高产;籽粒淡黄色,中间型,千粒重265克;穗长12厘米,粗4厘米,每穗籽粒14行,出籽率84%。1970年秋季在东阳县良种场大田种植,亩产652斤,在胜利公社红光大队试种12亩,除去套种萝卜的面积,亩产550斤,在引自外省十多个优良杂交种的秋玉米品比试验中,单产居首位,比“新双一号”增产12.4%,比“黄火燥”增产31.7%。“浙单一号”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等,1970年秋季嵊县北山地区大斑病盛发,据嵊县农科所试验,种“浙单一号”,在相同条件下,比“嵊县六十日”、“小金黄”、“小玉米”  相似文献   

14.
我们根据贫下中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送稻头”施肥法,和日本提出的水稻“V”字型施肥理论,设计了晚稻籼、粳、糯三种类型的穗粒肥效果试验。籼稻选用早籼竹莲矮倒种,粳稻选用晚粳农虎6号,糯稻选用京引15。试验田前作早稻广陆矮4号,小区面积2厘,重复2次,密植5×4寸,每丛8~10本。各处理均不施基肥,移栽后2~3天施苗肥每亩过磷酸钙50斤,钾氮肥50斤,硫铵20斤,穗粒肥各处理每亩施氯化铵10斤。穗粒肥施用时期分幼穗分化期、减数分裂期和抽穗期,以不施穗粒肥为对照。现从试验结果来看,作如下小结。  相似文献   

15.
高梁稻是临海县城关镇后山大队一九七八年三月自四川井县农科所引入的一个水稻新品种。该队七八年作早稻试种一分,实收稻谷二百一十斤。折合亩产1050斤。七九年迅速扩大种植早稻8亩,亩产851~1067斤。并在早季收后的田中试种连作晚稻五分,7月12日播种,8月13日插秧,仍获得亩产536  相似文献   

16.
“京引15”是个中熟糯稻品种,于1969年引入我县。经过几年来的多点试种,表现早熟、高产、适应性广和抗病力强等特性,一般亩产500~600斤,比原有的糯稻品种增产1~2成。如我县良种场三年大面积种植,亩产524.6~535斤,其中最高的亩产达到720斤;城郊公社山河大队1972年种植31亩,平均亩产525斤,最高亩产718斤;海拔500公尺的双峰公社榧坑大队种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我们利用诱变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育出一个较早熟、高产和抗病的早籼新品种“红丰早”。一九七六年早造品比结果比对照种(广陆矮4号)增产11%,比当地推广的中熟当家种“珍珠矮”增产8.76%。全生育期114—118天,比“广陆矮4号”迟4—5天,比“珍珠矮11号”早10—12天。试种亩产一般能达700斤以上。现正在扩大试种中。  相似文献   

18.
早籼“8—65”这个品系为我所1975年用“蜀本一号”做母本,“军协”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79年曾定型参加鉴定试验,1980年参加品试口多点大区对比试验,1981年组织全县区试,并进行重点生产示范,三年多来表现都较好。首先在产量上、1979年鉴定试验亩产为1042.5斤,比“梅珍”增产12.7%,与“广陆矮四号”亩产1080斤相接近。1980年品试亩产996.7斤,较“梅珍”增产16.2%。同年参加全县中熟组品试10个点有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1.1斤,较“梅珍”增产11.7%。大区对比五个点平均亩产916.5斤,较对照种862.8斤增产6.2%。1981年我所试  相似文献   

19.
春播油菜     
我县横村公社富乐科技组和胜峰公社板头科技组,去年从江苏省淮阴地区农科所引进6503品种,经过一年小面积春播试验,表现为早熟、高产、抗病、抗倒,株型紧凑,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6503油菜是四川省农科院用“川油2号与沪州5号”杂交选育而成,据江苏淮阴地区农科所1971~1973年试种结果,产量从每亩220斤提高到347.2斤;1974年富乐大队科技组试种7厘多田,收菜籽13.5斤,折亩产193斤左右,板头科技组试种3厘多田,收菜籽5.2斤,折亩产168斤。播种前油菜田还可多种一季蔬菜,改三熟为四熟,同时春播油菜全生育期比冬播  相似文献   

20.
孙广勇 《世界博览》2012,(14):16-18
在缅甸大其力东郊,《世界博览》记者找到了糯康的豪宅。这里虽然已经被缅甸政府充公。但当地人告诉记者:“千万别走太近,还有同党。”6月底开始。记者深入“金三角”地区采访,走访多个缅甸、泰国、老挝交界的边境城镇,乘船沿湄公河向北航行至1O公里处的老挝班莫码头,这里离糯康被抓的地方不远。在接触了当地执法机构和各类民间人士后,记者发现他们基本持同一个看法:虽然糯康被抓,“金三角”的安全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