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球越来越热,这是大家都感受到的事情.因此,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当然也是我们老百姓关注的事情.近年来,科学家也在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想办法.近来,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以甲烷为食的深海细菌,他们认为这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以为减缓全球变暖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余家驹 《世界科学》2007,(11):23-24
联合国一专家小组最近的一份报告称:全球气候变暖将会破坏现今生存在地球上最寒冷地区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更持久的干旱,更猛烈的降雨和洪水灾害(季节性降雨和冰雪融化),以及由动物和昆虫传播的疾病突增等影响着世界上的各类生物群体,尤其对动植物种类的影响可能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将如何影响生活在北极的动物们?在上一期(2014第年9期)的封面文章《北极熊的明天》里,科学家们把目光聚焦于北极熊。这里,科学家们又将目光对准到了另外一种北极动物--北极驯鹿。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堆已经成为化石的蝾螈骨骼记录了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科学家分析了公园中超过3000只虎纹蝾螈的椎骨,这些椎骨采集自过去3000年中逐渐累积起来的15层沉积土。年幼的虎纹蝾螈在其成长过程中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选择:它们既可以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日渐变暖,南极洲的气温也在不断升高,现在南极洲有大片面积的草开始结成草皮,而以前这些地方完全是被清一色的冰床和冰川所覆盖。南极洲发生这种变化还是10000年来的第一次。据《泰晤士报》报道,最近科学家发现,南极洲过去仅在夏天时才有一些草皮零星分布,但现在这  相似文献   

6.
我们感受到冬天越来越暖和,而且冬季也越来越短;而夏季越来越炎热,而且比较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全球变暖的缘故。全球变暖被看成是环境污染导致的人祸,而新的科学研究则发现全球变暖七分是天灾,只有三分人祸的因素。我们常常说热带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而说寒带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最新研究也验证了这样的说法,不但温暖可以导致湿润,湿润反过来让气候更温暖。这项新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弄清了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科学家指出,温室效应的祸首是太阳对地球辐射的加剧,而导致了水蒸气浓度的上升,而不是我们常常议论的二氧…  相似文献   

7.
晓阳 《世界科学》2006,(7):12-13
我们通常用平均气温来衡量全球变暖的程度。最近,许多国家的科学家指出,全球变暖应该以人们能感受到的变化来衡量,这个变化就是极端恶劣天气数量的增减。现在,全球灾害性的极端恶劣天气越来越多,其源头却是日趋变暖的全球气候。好莱坞大片《纳尼亚传奇》里的女巫把四季如春的纳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5,(1):6-6
科学家最近指出,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正在不断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要比以前预想的快。从2002年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每年上升一百万分之二,而气象学家此前预计的数字是一百万分之一点五。这一上升趋势在全球各地的大气观测中都已得到证实,但科学家现在仍未能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2,(7):5-5
从2007到2012年,包括美国的大部分、西北欧和中国部分地区在内的北半球冬季提前且异常寒冷。科学家最近推测,如此严冬可能与北极海冰日渐消失有关——因全球变暖,北极海冰面积在2007年降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科学家把有关北极海冰和海面温度的数据输入气候模型,结果发现了海冰减少可能导致更多降雪的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11.
春天大雪纷飞,冬季暖阳高照,几十年乃至百年不遇的台风、干旱、特大暴雪接踵而至……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候正在发生的变化。曾几何时,当四季变得不再分明,气温变得捉摸不定的时候,人类生存的大自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严酷表情。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后果,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使地球面临环境危机.但是对蝙蝠这种会飞行的哺乳动物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最近.科学家在分析蝙蝠的遗传图谱后发现.蝙蝠家族的繁荣同古代的全球气候变暖之间很有关系。科学家运用DNA序列来研究四个蝙蝠种群的祖先。  相似文献   

13.
正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①冰上的北极熊它们注定灭绝还是存续下去?少有动物能够像北极熊那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意见分歧。②努力求生的北极熊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减少,北极熊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9日闭幕。大会通过的协议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多数科学家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主要是由人类产生的“温室效应”不断扩大造成的,地球发出的热量在进入太空的过程中被地球大气层捕获,就会引起全球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15.
徐娜 《科学之友》2007,(8A):33-34
不要以为全球变暖是科学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才关心的事情。新的气候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暴露出来,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比如将有数亿人无法得到足够的水资源,而火蚂蚁等害虫将在地球上肆虐横行。  相似文献   

16.
颜其德 《自然杂志》2008,30(5):259-261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报告,已经从科学上肯定了全球变暖的真实性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警示人们对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的关切与忧虑。受到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最敏感,而且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还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作用的地区,那就是地球上以冰为名的南极与北极,其中,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例如,近20年来科学家们观(监)测到南极洲的湖泊水位正逐年加深、冰架崩裂频繁、海冰面积加速减小并向南推移、生态环境发生着异常变化……,这些都科学地说明了全球气候正在持续升温、变暖。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 ,造成了大量CO2 进入大气层 ,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些过量的CO2 被陆地和海洋以“渗漏”的方式吸收。这种渗漏会给未来的气候变暖带来什么影响 ?科学家发现 ,从长远的观点看 ,它们对碳的有效吸收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根据计算 ,如果不考虑大气 -碳循环联系 ,那么到 2 1 0 0年 ,全球陆地气温将只上升2 5℃ ,而不是预期的 5 5℃。目前 ,大气中每年增加的CO2 还不到所估计的排放量的一半 ,未进入大气层的碳是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渗漏作用而被吸收掉的 ,所以气候的预测不仅要考虑未来的排放量 ,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推动力。我们曾经以为工业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应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绝大部分责任,现在科学家的研究则表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家办公也对气候变暖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地球气温可能会在本世纪上升7摄氏度!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所长谢尔洪伯说:“这是科学界对192个国家气候谈判代表的最后呼吁,这些代表必须在哥本哈根启动气候保护列车。他们有必要知道全球变暖的赤裸裸真相,以及它所带来的空前风险。”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11,(6):4-4
—项新研究发现,南极半岛地区的帽带企鹅和阿德利企鹅数量在过去30年中下降超过50%,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这些企鹅的主要猎物一小小磷虾的数量剧减40~%-80%。磷虾主要生活在南极半岛顶端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及周围海域,这里是全球变暖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