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2008,(16):54-55
问:2008年版《中国外交》正式出版发行,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本书的来历。答:《中国外交》是一本阐述中国外交政策和中国对国际形势的看法、介绍中国上一年度外交关系状况的白皮书。这本书由外交部各地区业务司撰稿、外交部政策研究司主编、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该书自1987年出版以来。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朱钟颐的《中国近现代儒商研究》一书出版。我读了这本书后,认为这是一本富有创意的好书,它的问世对解决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大地上的亲人》黄灯著台海出版社《大地上的亲人》终于出版了,本书讨论的核心问题为:在近三十年刺眼的乡村书写中,如何与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建构一种文化上的关系?这种追问是中国知识界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我无法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李铁强所著《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已由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拿到这本书,我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不仅是因为这部著作洋洋四十三万言,篇幅宏大,更重要的是它所论述的问题确实十分沉重。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传统的制度与文化,与古代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传统农业社会就是中华文明的实际承载者。因此,对中国社会而言,传统农业的改造不仅是  相似文献   

5.
中断已久的《世界知识年鉴》又问世了。对于世界知识出版社来说,这是继1979年《世界知识》杂志复刊之后的又一件大事。一本书的真正价值要由读者来估量,要由社会来鉴定。过去几十年,我社先后出版过十二本年鉴,所以这是一种为读者熟悉和欢迎的工具书。这次出版的是1982年的年鉴。许多单位为它的出版向我社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6.
《世界博览》2011,(12):8-9
【事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On China(论中国)》,在华盛顿的新书发布会上,基辛格说:"很荣幸它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我们能够共同把握将来,正如我们过去作为朋友携手一路走来。"虽然这本书取名为《论中国》,但当年为尼克松总统担任首席翻译的傅立民表示:"这本书不是关于中国的。而是他对中国战略文化的评价。"当年陪同基辛格访华的前驻华大使洛德认为,  相似文献   

7.
蒋铁生先生的《泰山文化研究》一书,2011年4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三十多年研究泰山的学术总结,是研究泰山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历来学术界都十分重视,本书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泰山文化,反映了作者敏锐的学术嗅觉及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的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国超的《鲁迅家世》,在1991年出版时嘱我写序.我当时因病未能写成。现在听说这本书要修订再版,我要将这序补写寄上,以表示我的心意和对这本书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社会学家在众多的理论中选择了以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以"社区研究"方法实践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目标。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与邱致中的《都市社会学原理》是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代表之作,他们在"观点"、"方法"和"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信息     
英国人类学家凯.米尔顿的《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中译本)在中国出版英国人类学家凯.米尔顿的《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作为中国民族出版社国外人类学名著译丛的一种,其中译本2007年8月在该社出版。本书通过人类学的方法,检视了人类文化与人类生态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文化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公认的理论在环境问题研究上的分歧。通过论述社会-文化人类学对全球环境辩论所做的突出贡献,表明对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地方社会和当代全球范围两个层面认识和解释环境问题,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一种当代…  相似文献   

11.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这本书原本一直在我的桌子上,2013年后因为我把精力放到了新媒体出版,屠呦呦老师的这本专著才被我放到了我的书柜里,渐渐离开了我的视线。直到今年的10月5日,几个好友打电话给我,说屠呦呦老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向我一并表示祝贺,我又重新翻开了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编著的《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已经完成全部编校工作,于2017年12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8年1月公开发行。本书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组织,22个单位9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撰,历经3年才完成的又一部重大题材的集体著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9,(3)
《和女人面对面》一书是中国第一部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的调查,作者中新社记者魏玲,赁着资深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赋,历时5年先后采访了数十位女性,从街头报版到大学教授,从公关小姐到下岗女工,从成功者到劳教者,从"单身贵族"到"单身母亲",向读者真诚的讲述了一个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女人的故事。《来自"地球村"的关爱》就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篇。本书将于1999年3月由文联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这两日一直在读一本书《大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我是在偶尔浏览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时,看到了对这本书的介绍,遂为之心动,购买了此书。该书的作者韦森教授是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及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也是当下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版、FT中文网、《文汇报》等的著名时评家。此书荟萃了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思考。作者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累积了许多经济社会问题,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已到了一个大转型的节骨眼儿上。作者认为,预算民主、税权法等领域的改革应是中国大转型的下一步方向。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就是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大转  相似文献   

15.
海外毛学     
正"毛学热"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心理的折射。它折射出人们自身的品质、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也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看法。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韶山大兴土木,包括毛泽东纪念馆改造、韶山核心景区外环公路建设等多项工程,总投资约60亿元。同时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传》,这本书是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瑞贝卡·卡尔继《世界大舞台》后,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的英文版2010年出版)。西方汉学家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的分析和研究被称为"毛学",从上世纪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中国外交纵横录》丛书中,有王立著的《波澜起伏——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一书。这本书从新中国诞生前的美国对华政策说起,一直写到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记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关系演变的曲折历程。我作为一个原驻美使馆的工作人员和新中国外交史的研究者之一,自然对这本书的出版怀有极大兴趣,一口气把这本24万多字的书读了一遍,并深感这是一部新中国与美关系的信史。作者从60年代起就从事对美外交,曾在朝鲜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代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前沿的科技与教育新书。城市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生态系统。城市的生态系统应该建立在社会、生物和物理成分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本书从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和前沿等几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新书新碟     
《科技潮》2006,(1)
新书上架《飞天的故事》出版:中国宇航出版社编辑推荐:本书讲述了从古至今中国的飞天梦想,及一代代航天人做出的不朽贡献,尤其是航天人杨利伟终于实现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梦想。本书还同时讲述了世界上的一些航天故事以及诸多的航天知识。《寻找生命的逻辑》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职工大会上,杨校长向大家推荐了《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又免费向大家发放了这本书。  相似文献   

20.
新书新碟     
《科技潮》2006,(3)
新书上架《西藏之水救中国》出版:中国长安出版社编辑推荐:本书是一部具有非凡震撼力的时空报告,首次全面详尽地向国内读者介绍了惊人的“再造中国”构想——大西线南水北调战略。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每年从西藏水系中调2000亿吨水,沿朔天大运河输往干旱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永解黄河水祸……《传奇探索》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编辑推荐:这里有辉煌的玛雅文化和超乎现代的文明;这里有谜一般的文字和不可思议的信仰疗法;这里有UFO的秘密档案和野人之谜;这里还有海洋怪兽和神秘的水下殿堂。本书将向您展示未知世界的种种传奇。《地球大百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