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1852年世界上第一艘飞艇升空开始,这种靠充入轻于空气的气体升空并用动力推进的飞行器,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直到1937年,著名的"兴登堡"号飞艇在载客飞行中发生爆炸,飞艇在34秒内化为灰烬,33人葬身大海,才使这种飞行器在天空销声匿迹。然而"兴登堡"号惨案并未破灭人们对飞艇的希望。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学院的查尔斯·欧文教授  相似文献   

2.
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巨型飞艇不幸失事后,至今大半个世纪以来,飞艇似乎销声匿迹了,而民用航空的飞速发展也大大掩盖了飞艇重出江湖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天问·火星     
正在经历了漫长的飞行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计划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天问一号"负责执行的任务充满艰辛和挑战,它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经"祝融号"火星车(由"天问一号"搭载)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当时,远在3.2亿千米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大厅中的一名女调度员激动之余仍不忘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地播报着:"根据遥测判断,着陆巡视器转入无控模式。"  相似文献   

4.
前沿     
正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距离地球逾3亿千米的神秘红色星球火星第一次迎来了中国的访客。中国国家航天局2021年5月15日宣布,天问一号探测器于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相似文献   

5.
刘浏 《科学之友》2004,(1):38-38
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经过17分钟的跳跃,于12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随即宣布火星车登陆火星完全成功。火星车将持续观测92天火星车着陆后先进行一星期的设备自检,然后地面人员将操纵它在火星表面考察。收到它拍摄的图像后,如果科学家认为某块岩石有研究价值,会命令它开过去进行进一步探测。据介绍,“勇气”号长1.6米、宽2.3米、高1.5米,质量174千克。它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月3日10日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四号在登陆之前到登陆之后,陆续传回了探测活动的照片。且活动过程中,嫦娥四号的巡视器和着陆器还来了一次可爱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楚楚 《科学之友》2006,(3):22-23
镜头回放: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经过115h32min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7日凌晨4时33分,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相似文献   

8.
唐凡 《科学之友》2003,(2):26-27
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4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5,(21):13
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4时55分,搜索直升机飞抵现场,找到了返回舱.承担这项任务的就是搜索救援部队.  相似文献   

10.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9):F0004-F0004
经过8个月的火星之旅,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作为有史以来发射到这个红色星球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机器,"好奇"号火星车经历了其穿过火星稀疏大气层的令人揪心的七分钟着陆过程,于8月6日凌晨5点4分登陆火星。而着陆过程中,科学家在地球上焦急地等待这个六个轮子的远程实验室在火星平稳降落的信号,即在控制中心他们无法看到"好奇"号登陆火星的实时画面。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航天局5月5日凌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首次探索这颗红色星球"内心深处"的奥秘。当地时间4时5分,搭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的"宇宙神"V-401型火箭从位于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军基地3号发射台腾空而起。此次发射也是美国首次在西海岸实施星际发射任务。"洞察"号任务全称"通过地震调查、测地学及热传导实施内部探测",是首个研究火星内部的探测任  相似文献   

12.
若然 《科学24小时》2013,(6):56-56,F0003
<正>前苏联月球探测器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18个完成了探测月球的任务。其中,在1959-1968年期间发射了"月球1号"-"月球14号"探测器,它们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在月面的着陆。此外,在1969-1976年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到"月球24号"探测器,还成为月球的自动科学站。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嫦娥四号"探测器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作为地球最亲密的邻居,月球是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体,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月球对地球的地轴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14,(6):F0002-F0002
<正>鉴于风能其存在的间歇性弱点——只有刮风时才能产生电力——麻省理工学院Altaeros风能公司研发的一艘装有巨大风力涡轮机的飞艇,将出现在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上空进行为期18个月的测试(充满氢气的飞艇将悬浮在高达1000英尺的高空),旨在利用高空几倍于地面的风速将能量传输到地面。Altaeros风能公司称,这项被称为悬浮航空涡轮机(BAT)的技术,其产能是地面涡轮机的两倍,但供能成本更加昂贵(BAT每千瓦时成本为18美分,而地面涡轮机每千瓦时成本为4到5美分)。BAT的目  相似文献   

15.
前沿     
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神舟载人飞船执行的第七次载人飞行,历经制动飞行和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着陆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太空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用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进行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试验,于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17.
楚楚 《科学之友》2006,(2):22-23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9分52秒,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经过115h 32min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7日凌晨4时33分,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嫦娥奔月     
<正>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堪称我国设计制造的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航天器之一。实现月球软着陆是此次嫦娥三号的核心任务之一,为了能够成功落月,嫦娥三号使用了先进的大推力变推力发动机,这种发动机能够灵活调节在软着陆下落过程中的推力。此外,测速测距雷达、降落相机、激光测距仪以及先进的导航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嫦娥三号安全着陆。当然,它还有自主选择着陆区的能力——识别8°以上的陡坡、识别高度大于0.2米的凸起物。"玉兔号"具备20°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正飞艇历史悠久,它帮人们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而后,人们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如今,沉寂几十年的飞艇,为何再次华丽复出?热气球或是飞艇始祖现在人们回忆航空器的诞生,都愿意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开始。然而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却出现在飞机发明的120年前,它就是我们熟知的热气球。蒙哥尔费兄弟是热气球的发明人。他们兄弟俩原本是法国里昂附近勤勤恳恳的造纸工,有一天,他们在烧火时看  相似文献   

20.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