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学三年级是从写一段话向独立成篇的作文过渡的阶段。它既是低年级写话的继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但是学生在学习中一听到写作文,反应都可以用“谈虎色变”来形容。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写作文呢?我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材料可写,心里很害怕,越害怕就越写不出来,越写不出来就越不想写。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必须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灵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他们感到作文是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写作文无话可说,东拼西凑,语言乏味,缺乏新意,不会活用学过的优美句段来表达心中的情感。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作文指导书,听过许多成功人士的作文课,也曾尝试过多种作文指导法,效果都不明显。实践证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才能打消他们的畏难情绪,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一、提高写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写作自信心古语说:“艺高人胆大”,说的就是自信心,有了充分的自信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害怕,相反,缺乏自信,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敢去…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露峰区一街小学赵长安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的写作深有感触,一些学生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对写作文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胡编乱造,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严重。面对在作文面前身心疲惫的学生,我陷入了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写作文并提高写作能力呢朱熹云:“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我认为作文教学,教师要摸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准学生的情感触发点,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地教给写作方法,并挖掘其闪光点去赞赏和评价,多种途径培养其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现代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给学生的是作文,而学生最难掌握和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缺乏情感因素,对写作没兴趣;积累的东西有限,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对写过的作文不进行反复修改,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6.
张红 《科技信息》2012,(12):331-331
三年级学生对写作文很惧怕,开学时很多家长与我沟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家能说会道,可一动笔形成文字就无从下手,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缠着家长说一句写一句,所以害怕写作文。我觉得家长的这种感受很正常。孩子们平时说话无拘无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所以在家长眼中个个都是"小八哥"、"巧嘴巴",能言善辩。但一旦形成文字时,孩子们自己也能感觉到有些话写出来不合适,所以一写作文就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7.
沈翔 《科技信息》2011,(3):I0249-I0250
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相信语文教师都曾不余遗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过分将精力集中在教法上,指导学生的写法,而忽略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真正对症下药。其结果无非是学生写作技巧学了一大堆,真正提起笔写得时候,学生仍有无从下手之感。拘泥于老师的思路,挣不脱老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产生了诸如没有内容可以进行写作、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美感、深刻感等诸多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本文试图探究当前初中学生写作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并给予对策及建议。本文试图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博客的写作,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浓厚兴趣,进行了用写博客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尝试。实践证明,用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较长期的训练,学生完全能够保持持续、浓厚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调查91名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对二语写作教学中限时作文训练的心理倾向,并计算了9名学生学期末和开学初限时作文的得分差。结果表明,将限时作文和不限时作文结合能增强学生写限时作文的兴趣和在考试环境下写作的信心,提高他们的限时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小主持人:各位同学,无论你是在读小学还是初中,面前都有一道坎,那就是写作文,今天,我们请老师给我们讲讲新思维作文的写作技巧。好了,演讲开始,老师您请。主讲老师: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写作文看成一种负担,不要看到作文题就像吞下一颗小妖果似的难受。其实"作文"这个词,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写话。如果我们不要将写作文看成是正而八经地在创作文章,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把它当做"写话"来对待,那就轻松得多,就像嘴里衔了块大白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如何避免初中阶段学生发展极不均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关爱学生,让学生在爱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3.
王少毅 《科技信息》2013,(15):348-34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写作文在学生看来是一件让他们头疼的事情。由于他们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无病呻吟、矫情做作;就是言不由衷、假话连篇。如此恶性循环,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发展,兴趣却日渐丧失,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在笔者看来,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决地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高效之路。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细节最感人     
每一次与同学谈论写作文,听到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写的作文总是不那么感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比如题材是否有意义,描写是否细致,语言是否活泼等等。同时还须考虑到写作文尤其是写人的作文,是否注意了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在一篇作文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精彩的细节可以使整篇作文有了生气,让人物的性格鲜明  相似文献   

15.
作为聋哑学校的语文老师,最感头疼的往往是指导写作,作为聋哑学校的学生,最感烦恼的也往往是写作文。由此可见,写作确非易事,而作文教学又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提高聋生的写作兴趣,变“老师要我写”为“我自己要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16.
搞好初中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和周记,这样既可以夯实写作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三、重视新闻写作训练,让学生养成"用我笔写我心"的良好习惯。四、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作文以外的功夫磨练。五、学生的写作毅力培养十分重要。六、教师必须坚持写"下水"作文,跟学生起一个榜样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写作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可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总觉得无话可写。有的学生勉强能完成作文也如流水一般。那么,怎样能让学生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呢?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停息。”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娟 《科技信息》2010,(3):I0311-I0311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年级,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小学生要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兴趣是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让学生觉得有事可说,乐于表达,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的思想感情、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富有创造力的脑力劳动,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反映,衡量学生语文程度高低的重要依据。可是现在的学生提到写作文就头疼,总感到无话可写,或茫无头绪,往往只是写上三言两语完事,要不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兴趣,那么写作便不再是一种负担,精神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之中,作文教学自然会迈向成功。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在教学活动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作文难,一写作文心里烦。”这是流传在学生中间的一句顺口溜,充分反映出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细细思考,学生作文难无外乎就是三种情况,一是找不到生活素材;二是找到了素材不知怎么表达,思路不畅;三是有了素材和好的思路却苦于没有语言,来来去去都是几句话。为了让学生知道习作写什么,如何写,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