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创造了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另外一个世界,其中的诗篇《风筝》就体现了这种对立的情况。《风筝》的两极教育功能包括:启发的两极教育功能,引导的两极教育功能和教训的两极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创造了与现实世界对立的另外一个世界,其中的诗篇<风筝>就体现了这种对立的情况.<风筝>的两极教育功能包括:启发的两极教育功能,引导的两极教育功能和教训的两极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和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道家音乐哲学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两极。它们形成了中国古代二元对立的批评格局,这种格局对于扩充古代整体的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容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平 《世界知识》2014,(3):24-27
1月11日沙龙去世后,世界媒体再次掀起一轮对他的评价高潮。除了以色列官方和拉伯世界截然对立的两极观点之外,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将沙龙描述为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臧克家诗作《有的人》以近似口语化的非常态逻辑语言开篇,凭借“生”与“死”两个矛盾概念的两极碰撞,勾勒出诗歌的艺术框架,思想意义反向扩张,对立中求得统一,显示出深邃的辩证哲理,主题因此而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物理学中两极对立与相互作用的研究,从哲学角度阐述了吸引和排斥只是对立两极的表现形态,而相互作用则是其质的反映.分量等值、总量守恒是相互作用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这个规律的特点、性质具有统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筝误》是明末清初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李渔的代表作品,此剧以"风筝"命名,"风筝"意象贯串全剧始终,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明确提出了"立主脑"的观点。他强调"弃旧图新",借用"风筝"为引子,给"借诗传情"这一陈旧的情节模式注入新意。在戏曲创作具体结构上,李渔对前代文学中"风筝",尤其是元曲中的"风筝"总结的基础之上进行巧妙创新。从总体原则和具体结构两个角度出发,"风筝"在李渔的戏剧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8.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纵横于两极之间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是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利用两极对峙的局面以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外交在建国前后所做的一篇大文章.建国前,国际上是美苏对立,国内是国共对立,美国站在蒋介石集团背后.为它出钱出枪,撑腰打气;中国革命的同盟军和外部支持力量只能到属于同一阵营的社会主义苏联方面去寻找。毛泽东毅然宜布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形象地称之为"请好了一个帮手"来对付"准备打我们的"帝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文化播报     
《曹雪芹风筝艺术》当选“世界最美的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被评为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这也是中国图书连续第三年获得该项殊荣。“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该奖项获得者被认为是代表世界图书设计的最高水平据悉,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吸引了来自世界3个国家的636种图书同场角逐。最终,中国的《曹雪芹风筝艺术》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同时获得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殊荣。中国原创漫画首次全球同步出版2月26日,一部由中国原创的漫画新书——《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10.
张抗抗一直宣扬自己是“非女性主义者”,她以理性的精神强调“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性别的对立似乎掩盖在理想化的创作意图之下。然而,对照她的小说《情爱画廊》和《作女》,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其创作意图之下隐藏着男权意识到女权意识的流变。但是,在整个“逻格斯”中心尚未被瓦解、消除之前,企图建立一种完全脱离男权传统的充满新意的“女性世界”是难以实现的。张抗抗性别意识的两极跨跃,显示出她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胆预测和迷茫心态。  相似文献   

11.
幽默类手机短信的社会文化心理偏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默类手机短信不拘泥于传统语言规范现象,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热点。文章从“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三方面,运用零度偏离理论,考察其偏离类型及其动因,认为偏离常规是制造幽默的重要途径之一,偏离虽然是在语言世界中实现的,但它产生的动因离不开物理世界的需要、文化世界的多样和心理世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小说的虚构性范畴中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特征、叙事性范畴中的同质离散的叙事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叙事虚拟世界、经验性范畴中的叙事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抵牾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小说《万寿寺》中的可能世界叙事。叙事不仅是我们组织现实生活经验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创造性实践,激励我们改变启蒙仍未完成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多样态与美好的"可能世界"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世界史编撰历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从早期域外历史知识介绍、国外世界史专著编译、世界史编撰的最初尝试,经过建国后世界史编撰的全盘苏联化、新时期"整体世界史观"编撰模式的探索,直到今天多元化编撰模式初步形成。中国世界史编撰历程是与中国世界史学科从孕育、雏形构建、初步形成,再经过艰难转型直到今天初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世界之本。人的本体地位表现在:人是客观存在的显示者和规定者,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人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揭示者;人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整个存在的意义的赋予者;人是存在之美的显现者,同时也是美的创造者。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世界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是人的实践活动将世界二重化,在自在世界基础上创造了或者说叠加了一个人类世界。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塑人与世界的关系,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以弘扬人的精神,树立人的价值与尊严。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思想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但作为国家的政策主张来研究,我们必须对和谐世界的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从层次上讲,现阶段要建设的和谐世界主要是指国际新秩序层次上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和谐世界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建设和谐世界应该按照这四个方面的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从《道德经》外译的角度探讨了"和谐世界"理念的跨文化传播,认为一部《道德经》的外译史见证了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迭宕起伏的历程。近现代,《道德经》译本传播使其蕴藏的深刻隽永的"和谐世界"理念,无论在战后世界的文化反思还是在当代世界问题的思想探源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道德经》翻译,推动其解决世界问题智慧的跨文化传播,从而使"和谐世界"理念无障碍地成为世界的主流话语,最大限度地彰显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7.
先秦至明初的中外化交流中,中华化焕发着勃勃生机,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彩,影响、推动了世界明的进程。勾勒、缕析、总结这一段中外化交流史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我们借鉴,摄取中外化的精萃,而且对我们建设、创造中国先进化,促进世界多元化的交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流域洪水演进模型通用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现实世界、抽象世界和模型世界的概念,通过对基本对象型的赋值,把现实世界映射到抽象世界.在抽象世界里,流域由基本对象组成,基本对象由基本元素组成,构造基本对象的模拟模型,建立水量交换函数和节点水位方程.采用矩阵标识法求解节点水位,由水量交换函数的回代得出所有流域对象的水力要素.在抽象世界里构建模型,用矩阵标识法求解,实现了流域洪水演进模拟,算法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仅重视对世界的解释而且重视对世界的改变的实践论的哲学观,为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世界的地理图景即地理学世界主要应界定在常识、科学和哲学三个层面上。地理学科学世界与地理常识世界以及地理哲学世界的思维的最基本的工具是概念思维。作为理论的基本形态之一的科学理论或作为科学的基本形态之一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系统性、逻辑性、真理性、多元性和还原性。同时,科学理论具有说明、预言和方法论等多种功能。作为理念系统的方法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方向,途径、策略手段、工具及其操作程序的选择系统。以地理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方法论规定了地理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世界观人人都有,它是人精神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当代大学生中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世界观问题的根本反映。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构当代大学生科学世界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世界观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