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综合考虑路网规划、服务运输、减少工程投资、工程可靠性、缩短施工工期以及环境适应性等铁路选线原则上,研究了东珲线东宁至春化段、中股流至下四道沟段及春化至珲春段线路走向方案,采用统计、类比和优缺点评价等方法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了东珲线最终推荐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改建包兰铁路线路方案比选重点为迎水桥至甘塘段方案,该段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线路方案选择受地质条件的严重制约。控制线路方案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地震活动断裂、风沙和人为坑洞,在详细分析本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线路方案选择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并分析对比3个方案的地质条件,推荐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短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3.
道路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定量评价道路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对道路设计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道路线路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对生态系统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道路方案的比选分析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临策铁路天鹅湖至额济纳段线路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系统稀缺性和生物量损失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线路方案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结果表明:临策铁路天鹅湖至额济纳段绕避胡杨林保护区方案与其他三个方案相比,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最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黄桶至百色铁路白石岩隧道段线路方案为例,分析该段线路方案的控制性因素,以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和环境条件为一级影响因子,下分二级因子,建立线路方案因素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偏最小二乘法通径方法,建立方案比选模型,并对该段方案进行比选,确定较优方案。结果表明:方案因素评价体系能够较好地进行因素分级和评判方案,建立的模型能较好进行方案比选,对铁路线路选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论述主要介绍了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戈壁沼泽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该段内线路方案及作为应急工程紧急施工的状况.在同一地貌单元上,通过布置地质剖面,查清了特殊岩土(泥炭、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和下卧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为线路方案的比选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岩土参数,降低了投资费用,进而保证了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线路的路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线路经过重点跨越,在选择路径之前,应对线路路径的重点跨越的跨越方式和跨越点进行方案比较,进而选出技术经济合理的最优路径方案。该文介绍了XX-XX±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任县双蓬头村段输电线路工程实际工程概况,以及路径备选方案1和方案2,并从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对比分析,评出XX-XX±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任县双蓬头村段输电线路最优路径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海松 《科技信息》2010,(8):331-331
本文针对向莆铁路南城至泰宁段线路走向方案问题,结合区域内城镇布局、城市规划以及地形地质条件,从吸引客货运量、服务地方、武夷山隧道工程实施条件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研究了经南丰建宁远城方案、经南丰建宁近城方案和经黎川方案,推荐所经经济据点多,客货流吸引范围大,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武夷山隧道工程实施条件最可靠的经南丰建宁远城方案。  相似文献   

8.
郭强 《山西科技》2012,(1):18-19
中国铁路近几年获得了飞速发展,除了发展新的铁路通道外,既有铁路的扩能改建在铁路工程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对改建方案综合比选,制定经济合理的速度目标值及技术标准对满足运量、促进地方发展、节约国家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四松铁路辽源至梅河口段线路改建方案比较为例,探讨既有线扩能改建方案研究的过程及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兰渝线沙湾-石门段线路工程地质选线。该段线路比选始于沙湾镇,终于石门镇,四个比选方案均以隧道展线,通过各方案所贯穿地层的岩体性质、地质构造,并根据所获资料对该段软弱岩、断裂带的分析,对各方案进行比选,并比中选取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一条作为该段线路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金甬铁路新昌至溪口越岭段隧道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段线路方案涉及控制因素众多,考虑各因素研究了14.7km单洞双线隧道方案和18.3km双洞单线隧道方案。为选出最优方案,从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要求、运营与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置需要、与保护区及相关工程相互影响,及工程投资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结果表明:14.7km单洞双线隧道方案各方面条件更好,投资更省,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1.
半波长线路区外故障时,故障相端电压幅值很小;线路中间段故障时,故障相端电压幅值接近额定值。根据这一特征,提出半波长线路端电压特征与贝瑞隆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相结合的综合保护方案:通过端电压辅助判据与高、低灵敏度不同的贝瑞隆差流判据相结合,保护线路全长并实现故障选相。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半波长输电线路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方案能够有效区分区外故障与线路中间段故障,可靠保护半波长线路全长,并准确识别故障相。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公交线路发车时刻优化问题,本文以相交且发生换乘的两条公交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乘客滞站的前提下,以候车总时间、换乘等待时间和非换乘乘客候车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公交时刻表优化模型。并选择了呼和浩特市4路公交“金隅环球中心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段、78路“呼市公交公司至赛罕区教育局”段两条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构建的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显示:应用本文提出的公交时刻表优化方案,乘客换乘等待时间和乘客总候车时间分别节省了18.1%和10.7%。可见,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以有效提高相交线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电网中发生潮流转移现象后,受影响的输电线路会承受大量的转移负荷,进入过负荷运行状态.线路过负荷将会对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后备保护段带来影响,造成后备保护段当前的定值与过负荷状态不匹配,严重时保护将会发生误动,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基于阻抗修正算法的输电线路过负荷识别方案.该方案基于广域保护系统,利用WAMS可测幅值与相角的特点快速计算线路的视在阻抗值,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潮流转移发生时输电线路的过负荷状态,并且将PMU测量量折算为与距离保护Ⅲ段整定计算密切相关的视在阻抗值,在潮流转移发生后能够便于距离保护Ⅲ段定值快速调整,实现与距离后备保护自适应算法的友好衔接.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样例,采用BPA仿真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铁路部门相关规定要求及西安铁路局规划需求,结合系统现状和运用情况,拟对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既有450M模拟无线列调系统进行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改建。通过方案比选,结合铁路实际现场情况,选择了合理的弱场覆盖方案。在满足系统需求的情况下,优化了GSM-R总体组网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有效的保障了铁路行车安全,也为其它线路无线列调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沪昆客专长沙至昆明段北盘江特大桥主跨采用世界最大跨度的445m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结构,也是客运专线铁路中跨度最大的拱桥结构。由于高速铁路桥梁对刚度和线路平顺性的特殊要求,对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极高的标准,系统介绍了该桥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安地铁一号线高架段接触网桥两边立柱方案与线间立柱方案的关键技术,如支柱容量及支柱选型、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设置方案、接触网下锚方案、接触网下锚方案、特殊区段立枉方案、接触网上网隔离开关友上网、回流电缆方案分别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得出线间立柱方案在景观效果上优于高架桥两边立柱方案的结论,建议西安地铁一号线及其他地铁线路高架段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地段采用帚观效果好、投资较少的桥中间立柱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主动配电网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零序电流保护存在的误动或者拒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区域相位突变量信息的主动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案.根据母线侧各线路的零序电流相位信息,实现故障线路的识别.根据故障线路段两端的零序电流与负荷电流相位突变量间的关系,实现故障区域线路段的准确定位.PSCAD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受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容量的影响较小,能有效解决零序电流保护存在的拒动或误动的问题,提高了主动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张鹏 《科技信息》2010,(6):362-362
本文结合区域城市分布、既有路网布局以及地形、地质条件,在北至长荆线、南至汉宜高速公路,横向宽度约100km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多方案线路走向比选,研究了沿既有线的北线方案、沿武汉至宜昌航空线的中线方案以及基本沿汉宜高速公路城市带的南线方案等三大方案,推荐沿线城市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线路较为顺直的南线方案。  相似文献   

19.
岩溶区高铁线路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岩溶区高速铁路线路优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对影响岩溶区铁路线路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采用模糊理论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权重向量;通过专家调查和室内外试验等方式确定各因素得分,采用逻辑运算确定相对优属度矩阵,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判备选线路方案的优劣.利用该模型对贵广高速铁路雄村—贺州段3条备选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属度分别为0.131,0.889和0.581,从而确定第二方案最优,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拟建姚渡(川甘界)至广元段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与秦岭西部山区的交结部位,构造发育,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因此,查明路线走廊带内工程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对公路选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项目遥感解译结果,分析了线路穿越路段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总结了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及采空区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规律;从工程地质角度选定了最佳公路方案线路,为该段公路选线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