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志丽 《科学大观园》2012,(16):17-17
说到牛津,自然想到牛津大学,这所英国最早的大学,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几百年中,牛津大学产生了4位英国国王、25位首相、1位美国总统、各国政要更是难以计数。牛津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有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牛津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格兰历史的缩影。追寻名人的足迹牛津是个充满故事的城市。走在城里的随便哪条街上,一座不起眼的房子里就可能藏着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千百年来,这里出了太多  相似文献   

2.
易文 《科学大观园》2011,(18):74-74
现年40岁的英国人马太·格林将成为英国第一位带着一整套人造心脏从医院走出来的人。医生在他的胸腔里植入了一个比真正的心脏稍大一些的仪器,重量低于170.10克。它在背包携带的一个泵和一个电池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3.
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最近,英国一位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得出了一个令亚洲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的结论。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 他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为105,明显高于欧洲人和其他的人种。  相似文献   

4.
金星 《科学大观园》2012,(13):36-37
斯蒂芬.威廉.霍金这位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再次语出惊人: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地球人试图与他们交流是非常危险的。霍金坚信"如果外星人决定来拜访我们,那么结果可能和当年欧洲人到达美洲一样,美洲原住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外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2月16日消息,有人担忧如果人工智能发展过于迅速,机器人会崛起并从人类手中接管地球,但另一方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与机器人结婚也是不错的选择。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位权威计算机学家预测,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变得与人类相似,未来的人可能会开始寻找机器人作为伴侣。他的预测与热门英剧《真实的人类》(Humans)的情节不谋而合。在这部电视剧中,人类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0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  相似文献   

7.
一位英国科学家预言,人类可能有一天会演化出类似河豚的喙,这对那些饱受牙齿困扰的人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只不过这一演化过程可能要花费数百万年的时间。与现在的人类牙齿不同,喙不会腐烂、破碎和脱落。这里所说的"喙",其实是指牙齿融合在一起,形成坚硬、带尖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美国和英国的两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理论,认为构成灵魂的量子物质离开神经系统而后进入宇宙时便会出现濒死经历。根据他们的理论,意识是大脑内一台量子计算机的程序,即使人死后,这个程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一些人出现的濒死经历。这项与意识有关的量子理论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负责人和麻醉学与心理学系教授斯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女士的淑女风范闻名在外,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初涉社交场合的英国年轻女性前往德国学礼仪的风潮,以便让自己具有更加出众的"名媛气质"。英国《淑女》杂志前主编雷切尔·约翰逊在《冬日游戏》中写道,英国上流社会普遍认为,德国同一阶层的仪态举止更端庄,如果一位年轻的英国淑女在通晓英国文化艺术之后,也能对德意志的文明历史有所了解,那必然会在交际场合更具谈吐魅力。  相似文献   

10.
每年3月11日便是英国的红鼻子日,这天是被认为一向缺乏幽默感的英国人忽发童心的日子,众多"乔装打扮"的人们把头发染红、戴上滑稽的红鼻子,全然没有了平日的严肃。而众多的喜剧明星更是活跃在各种募捐现场,顶着红鼻头他们表演着各种滑稽喜剧,引得观众开怀大笑。不明就里的外国人还以为红鼻子日是英国人的"狂欢节"。其实,这是英国独特的募捐日,旨在通过喜剧表演帮助英国和非洲的贫困者与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1.
<正>小城"番人"沈迦要追寻的是一位偕我公会(1911年改名圣道公会,1934年再改名循道公会)传教士,中文名叫苏慧廉,英文名叫Will iam Edward Soothill。如今,这个名字无论对中国人还是英国人来说,都显得有些陌生,在这个陌生名字背后的活生生的那个人,究竟做了什么事、完成了什么样功业、他的性格样貌如何……沈迦和苏  相似文献   

12.
百年责任     
那一日,中国的一座百年老屋的主人,突然收到一封信,信是用英文写的。满怀着疑惑,主人小心地拆开信,但里面也全是英文,于是找人翻译。信是从英国的一所大学寄来的,信尾的署名是一位名叫汤姆的人。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有数万名不愿在自己祖国坐以待毙的德国人离乡来到英国,成为英国最为忠诚的外籍士兵,并付出巨大牺牲。他们大部分人是受种族迫害的犹太人,少数人是政治难民——被希特勒仇视的共产党人和“堕落的艺术家”。实际上,这些人在英国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人身自由,丘吉尔政府那警惕的眼睛时刻盯着这群来自敌对国家的人。他们先是被集体安置在英国肯特郡海岸的一个营地,大多数人在营地接受了军事训练。之后,他们被分配到英国各个地方从事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14.
看过电影《怪医杜立德》朋友,一定对那个通晓各种动物语言,曝出无数笑话的大夫印象深刻。而一位四岁的英国小女孩竟然也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能与动物沟通。罗斯·韦尔考克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患有遗传疾病而影响语言能力的人。她患有罕见的染色  相似文献   

15.
M·玻恩(1882-)是西德的理论物理学家(曾侨居英国,加入过英国国籍).他对量子力学的建立,特别是对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金,在物理学界是很有影响的一位学者.玻恩同时还是一位自然哲学教授,  相似文献   

16.
禾苗 《科学大观园》2012,(24):30-31
英国人善骑自行车在世界上出了名。英国人骑车讲究得很,有许多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首先,车体要齐全,尤其是车灯、车铃绝对不能少;其次要有头盔,最好再穿一身运动装,外面套件能反光的黄绿色背心。每当傍晚时分,一辆自行车从你身旁经过,既有小红灯闪烁,又有黄绿色反光,那样子不能不说是"酷毙"!英国人在自行车的改进上也很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英国数学家雷科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生缝乱世、命运多舛,且仕途中还沾上了难以洗刷的污点。他用英文撰写了算术、几何、天文学和代数学著作,后三者均为英语世界中的第一部;而第一部则对英国的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最早将哥白尼日心说传入英国的天文学家之一;他持有科学进步观,他的数学观在文艺复兴期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发明的等号,今天全世界人人都在使用。他创用对话形式撰写教材,创用英语数学术语;他认识到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局限,他认为理解可以发生在掌握技能之后;他强调说理而不迷信权威。他筚路蓝缕,传播学术,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数学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通行的认识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首次完成环绕非洲的航行,1492年哥伦布最早发现美洲的加勒比海群岛,1519年-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英国人孟席斯是一位退休的前潜水艇艇长,几年前,在他编写的《1421年,中国发现美洲》中,以审慎的态度总结、列举了中国人早于哥伦布到达了美洲的观点。事情的起因来自他的个人爱好和在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孟席斯的个人爱好之一是收集各种海  相似文献   

19.
拥有900多年历史的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全球最知名、顶尖的学府。在过去的9个世纪中,这所大学一直安静地矗立在这片泰晤士河谷的腹地,培养了6位英国国王、包括卡梅伦在内的26位英国首相、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多位外国政府首脑,另外,还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哲学家培根、诗人雪莱、作家格林、天文学家哈雷等近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大批著名学者。关于牛津大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21):15-15
如何助眠?英国一项新研究就发现,在伴侣聊天声、大自然声音、音乐等陪伴下,人更容易入睡。英国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有25%人表示大自然的声音有助入眠,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雨林和鸟鸣的声音,11%人觉得海浪声最具舒缓作用,之后是轻音乐(9%)、风声(8%)、时钟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