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2006年以来女单选手比赛受伤案例,并以连续4届奥运会团体决赛女单比赛为研究对象,对受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女单选手在执行新赛制之后场上中途退赛的情况增多,退赛选手的年龄呈低龄化趋势,即新赛制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女子选手的受伤几率.究其原因,新赛制拉长了比赛时间、增加了比赛强度,对女选手有更高的体能方面的要求,但新规则并未充分考虑到女子选手身体素质及运动综合能力的性别差异,这是形成女单选手频发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黄祯耀 《科技信息》2012,(19):199+224-199,224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一直受到羽毛球界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但是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3年第20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资料搜集和数据统计,对赛事级别、冠军归属、比赛时间、赛制设置与运动员受伤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水平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大赛的数据统计和数据的分析,试图为羽毛球运动项目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可信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2年我国羽毛球选手林丹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的获胜,羽毛球这项运动再次在我国“火”了起来,有关羽毛球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也再次广得人们的关注.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尤其重要,本文将从生理、心理和技术三个方面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进行探索,以增强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今世界羽毛球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当高,为了适应比赛要求,应该从青少年开始进行系统的身体素质训练.羽毛球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应从3个基本出发点考虑:首先,根据全国乃至世界比赛赛制的需要;其次,根据专项的特点和需要,其动作形式、节奏等愈接近专项愈好;最后,还要符合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超 《科技信息》2012,(6):325-326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性、对抗性越来越强,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提高技术、战术水平,进行各项激烈比赛的基础。只有正确认知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并富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运动训练当中,才能增强身体各器官机能,减少运动伤害延长运动寿命,登上最高峰。因此,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曾维刚 《科技信息》2012,(12):271-271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在运动员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显得尤其重要,往往起着比赛胜负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分析研究,培养羽毛球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浅谈羽毛球的体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巧泉 《科技信息》2010,(28):294-294
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出发,提出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目的是更好地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将羽毛球身体训练与战术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运动员掌握与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本源 《科技信息》2011,(36):413-413,415
当今世界羽毛球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相当高,为了适应比赛要求,应该从青少年开始进行系统的身体素质训练。羽毛球运动的身体素质训练应从几个基本出发点考虑: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其动作形式、节奏等愈接近专项愈好;最后,还要符合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浅析羽毛球比赛的心理变化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婷 《科技信息》2010,(17):131-131,112
当前的羽毛球运动不断向高强度、高对抗发展,比赛中运动员不但要承受体能、技、战术上的高强度对抗,更需要挑战自己的心理极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比赛时的种种心理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运动员赛时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控方法,旨在为提高其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的竞赛规则是羽毛球竞赛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对新规则的分析与研究,对新赛制实施后比赛的分析,找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对策略,并针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的特点为运动员寻找科学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2.
羽毛球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各项技、战术,也就是羽毛球运动员的意识,它被称之为羽毛球运动的灵魂。羽毛球意识的培养须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运动员正是培养羽毛球意识的黄金时期,但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在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中,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从而造成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人技术不错,相互间却不能互通配合,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沈龙  姚巧泉 《科技信息》2011,(6):289-289,292
本文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出发,提出有效的能力训练力法,目的是更好地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将羽毛球身体训练与战术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运动员掌握与运用技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5年第35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的观察、资料搜集和数据统计,对赛事级别、冠军归属、比赛时间、比赛分值、优势项目以及高水平运动员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亚锦赛的数据统计和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为羽毛球运动项目向更完善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摩第15届马德里羽毛球世锦赛和查阅相关资料,全面、客观的分析这届比赛本身所带来的相关信息,了解当今世界羽毛球项目运动的整体发展动态以及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加快我国羽毛球比赛项目运动的发展,为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周利 《科技信息》2010,(19):I0124-I0124,I0134
在训练和比赛中培养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战术意识及包含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内容提出了培养和提高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羽毛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彭磊  杨刚 《科技信息》2011,(28):277-277,280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疲劳与恢复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分析,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型性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全国第一届青运会羽毛球比赛的观察、资料搜集和数据统计,对赛事级别、冠军归属、比赛时间、比赛总分值、单打与双打比赛强度的差异以及赛制设置与女运动员之间的不协调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比赛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旨意为羽毛球运动向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可信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验羽毛球运动员进行Wiingate功率车与3种羽毛球现场无氧能力测试的运动表现与生理参数之间是否具有正相关之假设.方法:12名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按照平衡次序法,分别进行2次30sWiingate以及羽毛球现场30s3,4,6点无氧能力测试,每项测试间隔至少为24h.所有受试者均配戴心率表、测量每项测试时的心跳(HR),并在每项测试后,立即进行运动自觉量表(RPE)的测试.血乳酸(La)安排在每项测试后3min进行分析.结果:(1)运动表现:Wiingate与羽毛球现场3,4和6点测试之间完成的动力值有正相关(p0.05).(2)生理指标:Wiingate与3,4和6点测试之间的La、HR和RPE反应值也都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羽毛球现场3,4和6点与Wiingate无氧动力测试之间的运动表现与生理评估指标具有正相关.因此,这3种羽毛球现场测试方式可以初步提供给羽毛球教练,作为未来评估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无氧能力的测试方式.  相似文献   

20.
羽毛球运动员损伤及针对性体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分析了2012年12月份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参赛队员的损伤状况及特征,应用统计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羽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对运动员损伤形成的有关因素、损伤产生的原因,基于运动康复的观点,从加强体能训练的角度,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