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劼 《世界博览》2011,(13):22-23
卡扎菲和伦敦市长都买不到奥运会门票尽管市长约翰逊和多数英国人一样,没能通过网络买到奥运会门票,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伦敦奥运的门票销售有多成功。《世界博览》特约记者在英国多年,从没见到这里举国上下疯抢一种商品的景象,抢购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门票可以说是头一遭———一张小小的门票背后也透出这个岛国的喜怒哀乐,一些想买票的人总是不如愿,一些看起来根本不会来看比赛的人却手中握有大把门票。虽然伦敦市长约翰逊拿自己没抢到一张门票自嘲:"这充分说明伦敦奥运门票卖得公开透明。"但还是有不少英国入不领情,认为此次门票的销售方式"一团糟"。抽签也难保公平从英国当地时间6月24日6时开始,伦敦奥运门票销售网站再次开始售票。这些门票中,170万张是足球比赛门票,另外60万张是沙滩排球、摔跤等比赛项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在英国,政治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在奥运会期间表现突出的政治家都不是中央的而是地方的,比如,伦敦市长、保守党人鲍里斯·约翰逊。他已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风头胜过了首相戴维·卡梅伦和副首相尼克·克莱格。  相似文献   

3.
正政绩平平,派系纷争,在民调中表现不佳,保守党还能走多远?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在英国,政治议题又重新浮出水面。有意思的是,在奥运会期间表现突出的政治家都不是中央的而是地方的,比如,伦敦市长、保守党人鲍里斯·约翰逊。他已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风头胜过了首  相似文献   

4.
杨芳 《世界知识》2012,(5):60-61
首相卡梅伦在新年祝辞中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将给英国提供舞台,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一年,英国看着世界,世界看着英国。"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可谓是个大年。1月2日,首相卡梅伦在新年祝辞中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将给英国提供舞台,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一年,英国看着世界,世界看着英国。"卡梅伦说:"我们必须加油!"彰显联合政府办好伦敦奥运的决心,更凸现其对于成功奥运的期盼。的确,无论是对低迷的英国经济,  相似文献   

5.
曹劼 《世界博览》2012,(16):16-18
正奥运赛事过半,英国纷乱不断目前看来,伦敦奥运会的商业效应并不明显,官方打错了如意算盘。2012年伦敦奥运会,赛场内不断有好手刷新记录,而在场外,伦敦并没有出现早前预想的"全城熙攘"的繁荣景象。此外,禁赛、造假等从赛场上传来的消息,再次跨过奥运本身,让国与国之间互不信任的老问题披上了伦敦奥运  相似文献   

6.
如果用"恢弘"来形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话,那么,"创意"作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关键词,就再贴切不过了。在总导演丹尼·博伊尔的精心排练下,英国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融入了英国民族历史、风土人情,将创意进行到底,向全世界展现了文化与科技碰撞的创意英国。  相似文献   

7.
魏蔚 《科技智囊》2009,(5):I0008-I001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渐渐远去,中国企业在近距离体验了奥运营销之后,也在评估赞助奥运会所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福柯的"话语"超越了语言文字本身,被看作是一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的建构,"话语"的范畴得到了放大,并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文化要素。通过对比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奥运话语,阐释了话语背后的深层意义,分析了二者的奥运话语建构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探求如何通过奥运话语建构达到国家形象建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投入紧缩、就业不利、转播费下降英国希望能用奥运拯救经济,但最终成效如何,就算等到奥运会闭幕也很难拿出一本明细账。对于伦敦而言,2012年奥运会已经是这里第3次承办奥运会了。但和1908年和1948年相比,201 2年却是英国人第一次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举办这样的国际体育盛事。英国人热爱体育,对"伦敦版"奥运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而对于英国当局的策划安排,好则喜,劣则骂。伴随着7月奥林匹亚圣火一步步被火炬手们传递接近伦敦斯特拉福德主体育场,全国人的心绪都被卷进了今夏的五环文化热潮。  相似文献   

10.
奥运预测     
【俄】《侧面》2012年7月25日7月27日,奥运圣火在伦敦点燃,俄罗斯代表团将全力以赴。在雅典奥运会上将奖牌榜第二名拱手让给中国后,俄罗斯在北京奥运会上依然屈居中美两大体育强国之后。近年来俄罗斯体育水平下滑已是不争事实。北京奥运会时,俄罗斯曾预计获得40枚~45枚金牌,而最终收入囊中的仅有23枚。此次,据俄体育部预测,俄代表团在本届伦敦奥运会上将获得33枚金牌。2011年,俄运动员在世界各项奥运项目锦标赛中共获得31枚金  相似文献   

11.
探析2008北京绿色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绿色体育理念的深刻内涵."绿色奥运"思想的提出,极大地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奥运精神的弘扬,它将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体现了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个崭新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2,(Z1)
自1986年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诞生105年后,东方文明古国的首都北京赢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并第一个提出了“科技奥运”的口号,充满自信地向世界表达出——2008年,中国人民有信心举办一届赋有高科技含量的奥运会。当2000年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北京考察时,北京市市长、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承诺,运用当代的高新技术办一次“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并且申明,奥运会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而北京的思路是要办一次对环境有很大促进的奥运会。事实上,“科技奥运”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它所强调的是让高新科技渗透到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北京的申  相似文献   

13.
高君扬 《世界知识》2012,(16):58-59
当约翰·马克在1948年夏天的那个炎热傍晚点燃圣火时,他也许并不会意识到,圣火在伦敦的下一次燃起将要等待漫长的64年。从温布利球场到"伦敦碗",从战后的获胜者再到欧洲的"边缘人",英帝国经历几度起伏。作为"没落的贵族",伦敦奥运呈现的不只是赛场上的激情洋溢,似乎也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样情结。英国与德国:结一对欢喜冤家比起近邻英国、法国在主办奥运会上的无限风光,德国在负责组织、筹办奥运会方面的经历真可谓一波三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以后,世界各大国都把筹办奥运会作为彰显国力的绝好  相似文献   

14.
边玉忠 《科技资讯》2005,(22):177-178
随着2008年的临近,世界越来越关注北京。奥运旅游的巨大效应在29届奥运周期内将带动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奥运会品牌战略、对奥运旅游形象的适度放大和后奥运时期充分利用奥运效应三个方面对北京奥运会所产生的旅游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晓洲 《今日科技》2008,(9):48-5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球知名企业的奥运营销案例备受关注。全球企业又“盯”上了4年后将在伦敦举行的奥运盛事。一些浙江企业当然也不会错失商机,纷纷开始新一轮的奥运营销,它们的目标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12,(8):56-57
<正>2012年7月28日到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力的较量,其中少不了科技的角逐。在伦敦夏季奥运会上,自然也有科技的身影。那么,今年的奥运会有哪些科技创新呢?个性化鞋垫英国一家公司为伦敦奥运选手提供个性化鞋垫,以便更好地进行训练。该公司的研究人员综合他人的研究发现,人体并非绝对的对称,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两条腿"长短不一"可能更容易受伤,因此,他们研发可调节身体平衡的鞋垫。奥运选手定制这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取得成功的外在要素."人文奥运"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是本届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是北京对奥运的一大贡献,是"新奥运"的重点表现内容,也是北京奥运会的努力方向和总体要求.本文从文化视角对"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进行探讨,对本届奥运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科技即与奥运互相渗透、紧密联系在一起[1]。2001年1月17日,中国向国际奥委会递交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报告》,明确提出了"科技奥运"理念,将科技与奥运的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技奥运"就是要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以科技奥运成果惠及社会[2],它既是成功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  相似文献   

19.
标签新闻     
董玉洁 《世界知识》2011,(12):12-12
新事新言"令我失望的是,我一张门票都没有得到,但是我会继续试一试……如果实在抽不中,我会考虑竞选连任。"——伦敦奥运会门票购买的首轮抽签结果已经公布,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6月1日对媒体透露,他和数百万人一样,也参与到网上购买门票的行列中,不过却没有中签,但他表示接下来还会继续在网上申请。  相似文献   

20.
金磊 《科技潮》2005,(2):15-19
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国人及世界对奥运会的关注,使奥运承担了除竞技之外更多的责任。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但以往的奥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保证举行一届安全的奥运!“安全奥运”北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