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引起的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预处理的新判决反馈相位噪声抑制算法。该新算法改进了线性预处理部分,利用循环前缀与OFDM符号固有的相关性,在时域进行简单的线性组合运算,充分利用了OFDM符号中冗余信息。仿真分析表明,在激光器线宽为200 kHz且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为10-4时,与判决反馈相位噪声抑制算法和一次迭代的判决反馈相位噪声抑制算法相比,该新算法BER曲线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分别改善了3 dB和1 dB,有效地降低由ICI引起的错误平层。  相似文献   

2.
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OFDM的LTE系统ICI消除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移动通信系统受信道快速时变引起的多普勒频偏影响,产生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interfer-ence,ICI),严重破坏系统性能。ICI成为LTE技术在高速移动场景下应用的一个难点。在分析多普勒频偏及ICI成因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通过编码自消除、均衡、迭代判决反馈消除、时域快变信道估计等方法消除高速移动引起的OFDM系统ICI的主要方法,分析并指出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最新提出的OFDM频域快变信道估计的思想。报道了LTE上、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新型多载波系统,提出统一的预编码应用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预编码方案和多载波调制得到多种实例系统,同时可基于互模糊函数对信号和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原始信号的统计特性得到应用预编码后系统的载干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CIR)。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抵消载波间干扰思想的预编码方案,此方案将目标载波2个方向的多个子载波加权进行ICI抵消,可以更好解决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载波间干扰问题,获得更强的抗频偏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实例系统OFDM和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OFDM)中,所提方案均较传统的预编码抑制ICI方案约有0.7 dB的CIR性能改善,较未编码的系统约有3.5 ~6 dB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橙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橙皮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O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此采用DAN法测定HUVECs分泌NO的水平,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促增殖实验和报告基因模型实验评价橙皮素的雌激素样活性.结果显示在内源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橙皮素在12.5~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HUVECs分泌NO,并呈剂量依赖性.此作用能够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放线菌素D阻断.橙皮素与E2同时作用时,HUVECs分泌NO水平较两者单独作用时显著下降.而在内源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橙皮素抑制HUVECs分泌NO.橙皮素能够促进MCF-7细胞增殖,并且能够被ICI182,780完全阻断,同时,橙皮素能够部分拮抗E2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另外,橙皮素能够诱导ERα控制的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可认为橙皮素属于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剂,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其机理涉及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和基因转录调节.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分析了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V-BLAST)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于无线移动信道的时变性引入的多普勒(Doppler)扩展所导致的载波间干扰(ICI).推导了瑞利(Rayleigh)平坦衰落信道下ICI功率的理论结果,并用平均矢量误符号率(AVSER)分析了存在ICI时系统在最大似然(ML)检测下的理论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由多普勒扩展导致的ICI会使系统产生较为严重的性能平层;利用多个接收天线所提供的空间分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CI,从而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FMT和OFDM在频偏影响下的可达比特率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滤波多音(filtered multi-tone,FMT)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同属于多载波调制技术,FMT子信道频谱不重叠,OFDM子信道频谱正交.频谱特性的差异导致对各种干扰的敏感性不同.FMT技术的频谱特性使其可以有效克服信道间干扰(ICI),但需要在接收端加入有效均衡器以消除符号间干扰(ISI).OFDM的频谱正交性容易受到ICI的影响被破坏.分析AWGN环境中,频偏对FMT和OFDM系统造成的干扰,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频偏对两种系统的可达比特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OFDM系统对频率偏移极为敏感,频率偏移将导致子载波之间失去正交性,于是产生子载波干扰(ICI),从而降低系统性能.针对载波间的干扰,通过对由频率偏移导致的ICI进行理论分析,对抑制ICI的3种方法(基于符号变换的自消除方法、扩展(Kalman)滤波方法(EKF)及频域编码法)进行了性能比较,比较结果表明,频率编码法在不减少频谱利用率的前提下能有效地降低系统的频间干扰.  相似文献   

8.
在高频段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较大,运用信道分割方法,将线性时变信道近似等效为时不变信道与无时延时变信道的级联,从而在接收端实现一维均衡抑制ICI,避免了高复杂度的信道频域响应矩阵的计算和求逆过程.分析和仿真表明,相对于现有的利用ICI相邻载波分布特性的低复杂度最小均方误差算法,算法在几乎不损失系统性能的同时,可将复杂度降低到O(N).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哌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PB)和三氨基三嗪甲萘醌亚硫酸盐(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发光细菌毒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MPB和MTB对小球藻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MPB和MTB在72 h时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4.28 mg.L-1和6.61 mg.L-1.MPB和MTB对海水小球藻的抑制随着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加强,当达到一定的质量浓度时,MPB和MTB的抑制效果达到饱和.10 mg.L-1以下的MPB和MTB的发光细菌抑光率远远低于30.  相似文献   

10.
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各相邻射频信号的信道间隔非常窄,因而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很严重.分析了光纤的偏振横色散PMD、交叉相位调制XPM、四波混频FWM在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特点及其对系统影响,结果表明,FWM对SCM/WDM光纤通信系统的限制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抑制FWM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OFDM系统中,为去除码元间干扰(ISI)和载波间干扰(ICI)的影响,必须加足够长度的循环前缀(CP),导致带宽效率降低.建立了OFDM系统模型并对ICI和ICI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SE)准则的判决反馈均衡(DFE)算法,可有效消除ISI和ICI的影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无论在带宽效率还是在误码率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OFDM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交频分复用子载波间干扰抵消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正交频分复用(OFDM)中由频率偏移和D opp ler扩展带来的载波间干扰问题,结合T urbo信道编码软输入软输出信息,提出一种用于载波间干扰抵消的匹配迭代算法。该算法利用信道译码输出软信息来当作信息比特的先验信息,从而根据子载波间干扰矩阵来消除对其他载波点上的干扰分量,经过若干次迭代来达到性能优化。与传统的子载波干扰自消除、频域抽头滤波算法以及简单的匹配算法比较,其结果可以消除误码平台;与整体频域均衡算法比较,可以在避免求大型矩阵逆的复杂算法上获得更好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OFDM系统中当载波频率偏移越来越大、调制阶数越来越高时,原有的载波间干扰消除方法将不再适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载波估计的方法来消除载波间干扰,该方法能够在调制阶数较高、频偏较大时的系统误码率得到改善,降低系统的敏感度.最后使用仿真数据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xing,OFDM)对于载波频偏极其敏感,这种频偏来源于接收端载波与发送端载波的频率差异以及多普勒频移,从而带来了严重的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限制了系统的性能.为克服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虚载波(virtual carrier,VC的基于子空间方法的频偏估计算法,并研究了它的自适应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得到的频偏值与设定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尽量消除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于信道快时变导致的子载波间干扰(ICI),确保快时变信道下的可靠通信,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LSQR(least square QR)判决反馈均衡器(DFE).该均衡算法充分利用了带状矩阵特性和时域LSQR迭代计算的特点,在计算复杂度和性能之间取得了良好的折中.仿真结果表明,在快时变信道下与已有的块判决反馈均衡(BDFE)算法比较,在计算复杂度相当的条件下,所提出的算法可有效改善带状矩阵近似误差导致的性能损耗,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有效地克服了"地板效应",在保持低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了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高铁(high-speed train, HST)无线信道具有非平稳时变特性, 针对高铁环境下的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IMO-OFDM)系统, 提出一种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自消除和迫零(zero forcing, ZF)均衡联合算法. 在接收端, 利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 CP)序列, 对每个OFDM符号序列抽取子序列并线性平均加权以实现ICI自消除, 然后再对新的ICI减小的OFDM符号序列采用ZF均衡算法进行均衡, 最后通过硬判决检测得到发送信号. 仿真实验表明, 利用CP序列能有效减小ICI, 从而提高载波干扰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对于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 该联合算法优于直接ZF均衡算法, 能够保证较好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载波间干扰严重影响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性能问题.该文通过对ICI(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系数的分析,在OFDM系统的发射端插入了一个可以用来改变ICI系数的变换矩阵,极大地减小了载波干扰系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载干比,而且能够很好地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与自消除方法相比,本方法更能节省系统的有效带宽,从而为高速移动环境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In doubly-selective fading wireless channel,the convention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receivers for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compensation require extensive computa-tions.To obtain an effective balance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the whole channel responsematrix was decomposed into a sequence of submatrix,and then a novel equalizer based on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MMSE)criterion was presented to combat the ICI.Furthermore,a simple ordering-baseddecision-feedback equa...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域二阶多项式奈奎斯特(Nyquist)窗,用于在接收端抑制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由频偏引起的载波间干扰,同时分析了接收端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通过选择最佳的窗参数,使接收端的SINR达到最大化,从而具有最佳接收性能。这种新的二阶多项式窗的性能被证明优于升余弦窗函数和better thanNyquist窗函数。  相似文献   

20.
针对频率选择性时变信道下的正交频分复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OFDM DS-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提出一种联合检测算法.它使用改进的部分并行干扰消除算法实现多用户检测,并在导频辅助下估计时变信道.在不同的车载速度下检验本文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车速不超过120km/h时,本文算法能有效抑制多址干扰;当车辆速度超过250km/h时,必须对多普勒效应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估计并纠正以消除信道间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