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月5日发生的萨拉热窝市场惨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北约向波黑各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各方在2月20日午夜前将重武器撤到萨市20公里以外地区或移交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管,否则将对他们的炮兵阵地进行空中打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也授权驻前南地区维和部队司令和北约南欧盟军司令拟订详细空袭计划。就在北约加紧空袭准备之时,俄罗斯通过积极斡旋,使波黑塞族领导人接受了由俄罗斯派维和部队进驻萨市、塞族撤离重武器的倡议。鉴于波黑各方按规定期限完成了重武器的撤离,2月21日,北  相似文献   

2.
“胡萝卜加大捧”,三方走向代顿;抛开欧洲盟友,绕过联合国;艰苦谈判获成果 11月1日,前南地区三方最高领导人——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代表前南地区所有塞族)、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聚会美国俄亥俄州代顿附近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就结束波黑战争和解决前南地区危机的有关重大问题举行谈判。这是一年多以来,三方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美国总统克林顿说:“现在  相似文献   

3.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19):70-71
<正>很多人都看过前南斯拉夫的战争电影《桥》。巴尔干地区山峦交错、沟壑纵横、水流湍急,位于此地的前南地区的确多桥,其中很多都很有名,如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拉丁桥、黑山的塔拉河大桥、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的古石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大铁桥、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三桥"等等。桥本应带有温馨的含义,它可以将河流、海峡等天然障碍两端的道路连接在一起,使天堑变通途。但是,在前南地区还有这样  相似文献   

4.
《世界博览》2011,(12):16-16
塞尔维亚政府5月26日确认,受战争罪指控、潜逃16年之久的前波黑塞尔维亚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被捕。自此,曾经纵横巴尔干半岛的前南塞族"三奇"——米洛舍维奇、前波黑塞族总统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悉数落网。姆拉迪奇现年69岁,1992年5月加入波黑塞族军队,担任总司令。此后的两年中,姆拉迪奇率领8万塞族军队,占领了70%以上的波黑地区。1995年7月,波黑塞族军警进入当时处于联合国保护下的东部城市斯雷布雷尼察,杀害7000余名穆族男子,成为二战后欧洲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1996年,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通缉姆拉迪奇,指控他犯下战争罪,是这场大屠杀的指挥官。许多支持狭隘民族主义的波黑塞族人认为,姆拉迪奇是建国的"民族英雄"。实际上,"三奇"都曾靠煽动狭隘民族主义起家,  相似文献   

5.
半月新闻     
1日美国正式启动“超级301条款”,把韩国列入其贸易报复的“优先考虑国”。以色列军方释放监禁达8年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艾哈迈德·亚辛。驻波黑多国稳定部队用武力夺取了波黑塞族在帕莱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播站。2日加拿大政府决定召回驻以色列大使,以抗议以间谍使用伪造的加护照进行暗杀被占领土哈马斯领导人的行径。欧盟15个成员国的外交部长在阿姆斯特丹正式签署于今年6月达成的《阿  相似文献   

6.
甄鹏 《世界知识》2011,(12):38-39
5月26日,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塔迪奇突然宣布: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的战犯嫌疑人、波黑塞族前军事领导人姆拉迪奇被捕。5月31日,姆拉迪奇被引渡至荷兰海牙。6月3日,姆拉迪奇首次出庭,对自己的指控一概予以否认。姆拉迪奇,这位波黑战争中的风云人物,"消失"了多年之后,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北约不再守株待兔,波黑局势又趋动荡。施放烟幕故伎重演在波黑和平进程中,如何缉拿战犯一直是各方关注的敏感问题之一。北约领导的多国稳定部队进驻波黑一年多来,始终宣称不承担武力缉拿战犯的使命。7月9日,北约司令、美国将军朱尔万在出席马德里北约国家首脑会议之后,对新闻界发表一通讲话,再次坚决排除了多国稳定部队将采取行动捉拿波黑战争嫌疑犯的可能性。然而,朱尔万将军这一番表示并没有消除人们的疑虑和猜测。在经历了海湾战争、波黑数年武装冲突等事件后,人们也领教了西方军事机构在决策前所惯用的“声东击西”、“兵不厌诈”等手段。果不其  相似文献   

8.
正3月24日,在科索沃战争爆发17周年的日子,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做出判决,认定波黑塞族前领导人卡拉季奇的"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罪"、"战争罪"等十项罪名成立,判处其40年监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又一次将20多年前的波黑战争的是是非非摆到了世人面前。对于一头白发、70岁的卡拉季奇来说,悲剧起源于波黑战争——从1992年到1995年,波黑在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塞族、克族和穆族三方矛盾激化,在外部  相似文献   

9.
国际资讯     
正141178万人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1波黑乳制品期待中国市场乳制品行业是地处欧洲东南部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重要农业分支,具有发展潜力。波黑每年生产约7亿升原奶,其中97%为纯牛奶。据统计,波黑2020年出口逾9.4万吨乳制品,主要出口至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和北马其顿。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联邦议会6月30日通过了政府的一项议案,决定派遣作战部队和卫生部队参与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维和行动。这项提案是在联邦内阁6月26日会议上作出的。根据上述决定,7月17日,德国从慕尼黑空军基地出动了第一批空军运输机,将一批士兵和军用物资运到意大利北部的皮亚琴察基地,第一批“旋风式”战斗机也于20日抵达这里,以支援英法荷三国快速反应部队。舆论评称,德国首次出兵波黑表明,德国对前南  相似文献   

11.
半月新闻     
16日波黑穆斯林难民在斯托拉茨市遭克族人袭击,伤3人。20日,多国稳定部队和国际警察部队应波黑总统普拉夫希奇请求用武力强占巴尼亚卢卡警察局。23日,波黑塞族政府宣布断绝与总统关系。26日,波黑塞族议会宣布不批准总统就波黑军政机构的人事变动问题所作的任何决定。28日,多国部队在波黑布尔奇科等地对塞族采取军事行动,至少造成四人受伤。波黑塞族总统成立新党  相似文献   

12.
8月初以来,美国和英国的电视台广泛播映他们摄制的关于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设置“死亡集中营”的电视片。电视片以骇人听闻的镜头描绘塞尔维亚族在“死亡集中营”对被关押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大搞酷刑和屠杀,使人不禁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纳粹集中营。西方国家的其他新闻媒介也大肆连篇累牍地宣传和报道“死亡集中营”的情况。一时间,国际舆论大哗,要求联合国对波黑内战进行军事干预的呼声加强。事实到底怎样?各方说法大相径庭,令人疑惑难解。波黑共和国当局曾致信联合国,列数115个可疑的“塞尔维亚集中营”,其中94个设在波黑境内,据称关押着11.3万囚犯。波黑驻联合国大使也曾指出,有12万多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人被关在拘留营中,已有1.7万被害致死。  相似文献   

13.
1、波黑内战绵延不息 4月,前南斯拉夫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爆发内战,战火绵延至今,成为1992年世界局势中最大的热点。目前,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三方之间的这场战争已扩大到整个波黑。欧共体和联合国多次进行斡旋和干预,并对以塞尔维亚共和国为首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严厉制裁,但均未奏效。迄今这场内战已使约10万人丧生,20万人受伤,150多万人沦为难民,物质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 2、原苏联地区多起  相似文献   

14.
1月24日,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司令罗斯中将任期届满,这支近2.4万人大军的指挥权正式移交给另一位英国将军——罗伯特·史密斯少将。史密斯将军现年51岁,身材魁梧,性格稳重刚毅,思维敏捷,做事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于6月6日出兵6万,从地面、海上和空中对黎巴嫩南部发动了大规模闪电进攻。以军分兵3路,以巴勒斯坦部队和黎穆斯林武装驻扎地区为主攻方向,企图一举消灭巴解武装。经3天激战,到6月  相似文献   

16.
北约对波黑的空袭威胁最终没有实施,世界为之松了口气。令人惊讶的是,第一个宣布这一好消息的不是美国人,不是联合国、也不是北约驻波黑的司令,而是俄罗斯国防部长!与此同时,西方报刊上出现了这样一条醒目的标题:波黑危机的大赢家——叶利钦!这绝非过甚其词,俄罗斯在此次危机中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不仅令西方刮目相看,而且证明了:在解决波黑冲突中俄罗斯并不仅仅是个“配角”!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鉴于近邻国家民族冲突不断,同时为了重塑大国形象,维持军事大国的地位和影响,俄罗斯于1992年5月成立了国际维和部队——“蓝盔部队”,并积极参与和介入世界冲突地区的维持和平行动(如在波黑)。俄罗斯“蓝盔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世界热  相似文献   

18.
大事记     
15日波黑政府宣布全境宵禁。16日安理会紧急会议通过998号决议,批准向波黑派遣1万多人的快速反应部队。18日塞族宣布释放最后26名维和部队人质。20日法国外长要求波黑政府停止军事进攻。21日联合国拒绝北约空袭塞族的请求;穆军扣押600多名维和人员。23日北约宣布不赞成联合国维和部队撤出波黑。26日德国政府决定向前南派兵以保护维和部队并获议会30日批准,这将是德国战后首次派兵到国外行动。29日穆克联邦  相似文献   

19.
刘半田 《世界博览》2011,(15):64-65
50年来没有任何人进入非军事区并非只是恐惧、威胁和雷区的代名词,它还是动植物的天然庇护所。说到当今世界上军力最密集、对峙最紧张的地区,不得不提围绕北纬38度线,横穿朝鲜半岛的朝韩非军事区。1953年的停战协定为那场损失惨重的战争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南北双方从未签署和平条约,从理论上说仍处于战争状态。非军事区的两边分别驻扎管100多万朝鲜部队和60万韩国部队以及1.7万名美国士兵,非军事区之间是大量坦克陷阱和地道,同时埋着100万枚地雷。  相似文献   

20.
最近半个多月来,波黑战场战火迭起,特别是在比哈奇地区,波黑穆斯林和塞族军队殊死争夺,战斗不断升级。与此同时,美国与俄、法、英、德等大国在如何对待波黑战事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美欧大国的分歧不仅影响了波黑危机的解决,而且还导致大国关系的紧张,从而增加了波黑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各出各的“绝招”最近以来,美、俄、西欧三家在波黑问题上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