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通信技术,是一项近年来在我国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本文介绍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根据IS01445A协议,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读写芯片(Philips)MFP.C551和POS机来设计,简要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读写器芯片MFRC551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详细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电路和软件开发,该读卡器性能稳定,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读写距离可达1Ocm以上。通过对非接触式IC卡读写装置的设计,完成了对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包括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和内外直角检测尺、楔形塞尺校准装置。垂直度检测尺、内外直角检测尺和楔形塞尺是建筑行业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常用的计量器具。为了保证其计量性能的准确可靠,研制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解决了其量值溯源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研究的背景、设计方案、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和达到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完全符合《JJF1110-2005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国家校准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为垂直度检测尺、内外直角检测尺和楔形塞尺的质量提高,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在砂石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方案。非接触式IC卡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的难题,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硬件接口电路图,可以广泛地应用和推广,通过对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设计,实现了对砂石资源的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数字化监管。  相似文献   

4.
分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介绍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仪器性能、技术特点、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方向。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可以使用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作为载体,简单、快速的扫描目标并建立DTM模型,实现移动中对目标区域的三维可视化,且具有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机动时间短、无需校准等显著优势,该技术可应用于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斜坡稳定性研究、高陡边坡地质调查、水利枢纽的地形地貌三维数据采集,输水、送电线路的选择,以及CAD设计与动画制作、交通、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程等方面的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计量院”)是我国权威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是国家在生物计量研究领域的引领者和实现者,在保证国家生物测量量值统一、生物测量量值溯源体系和国家生物计量标准体系建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计量团队生物计量工作以单位及单位制研究,发展高端测量能力,测量标准,研制标准物质,实现量值溯源为首要任务,通过国际比对、国内生物测量比对、生物计量基标准建立等方面的工作,提升我国生物测量校准能力,为我国生物产业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了计量支撑。  相似文献   

6.
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主要适用于薄板件拉伸、成形、弯曲、校正、冲裁等各种冷冲压工艺,是制造汽车覆盖件等的关键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等工业部门及国防工业。经过多年技术引进和改进创新,我国大型机械压力机的产品品种和质量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结合我国锻压机床行业的实际需要,本课题开展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性能优化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杆系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为我国企业自主开发大型重载多连杆压力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69-70
从1908年开始研究、开发并使用自动变速器以来,各类自动变速器一直未停止技术发展的步伐。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国内市场对汽车性能要求愈加苛刻:低燃油消耗、驾驶便捷性、舒适性已成为评判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件,  相似文献   

8.
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肉食品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是,对于牛肉品质的快速检测,现有的检测手法还较为落后。课题以牛肉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光谱图像技术探索食用肉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光(VIS/NIR)的扩散和吸收特征参数,研究牛肉肉质的光学特性和组织成分的分光机理,建立鲜肉内部的质量和安全指标与光学特征的关系,研究优于传统的人工化学检测的非接触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1999,(12):28-29
一、主要技术内容 汽车综合性能自动检测管理系统(APDS-Ⅰ)的技术创新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电子皮肤是具有感知功能的智能电子系统,文章主要介绍了电子皮肤的概念及其技术特点,并基于专利计量分析,总结了电子皮肤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电子皮肤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集中器的主要通信功能和电能计量功能,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提出了采用集中器进行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交流采样以及线损统计应用。通过芜湖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场施工和调试,确定了采用集中器取代配电TTU、关口电能表,实现公用配电变压器全覆盖和全采集的方案。本文提出的基于集中器的实时采集方案具有全国范围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位美国交通事故分析专家调查后的初步结论是:在大雾天有一些汽车司机仍然坚持高速开车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但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汽车一撞就是好多辆? 据生物力学家、人体创伤医学专家详细研究发现,不管汽车安全设施和装备的性能被宣传得如何好,但只要开车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免不了发生车祸,甚至车毁人亡。  相似文献   

13.
根据门窗物理性能试验机的实际使用情况,经过对门窗物理性能试验机的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的试验程序进行分析,提出了门窗物理性能试验机各种计量指标的科学校准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安德烈·高兹认为汽车是一种具有特权标志的非民主化奢侈品,一旦被大众化就会丧失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在资本逻辑推动下,大众化消费的汽车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掩盖现实的虚假意识,控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汽车的大众化消费使得汽车提供的消费神话及特权在现实中幻灭,带来严重的交通堵塞、生态恶化等问题,令人们原本统一的生活被分割。高兹揭示了汽车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及其本质,分析他的汽车社会意识形态理论,能为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太原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战略任务入手,阐述了太原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对太原市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其他新能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太原市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而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便成了中国汽车维修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此,各大汽车职业院校纷纷将培养新时代高级汽修人员纳入了优先发展战略,以求顺应汽修技术的发展潮流.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亦是如此,学院整合了各种优势资源组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已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教学团队),在尹万建教授的带领下,学院的汽修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汽修人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奶粉中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消费者健康,诋毁了乳品行业的信誉,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而快速、准确检测三聚氰胺方法的缺乏既是造成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成为解决该突发事件的技术关键。为此,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技术和产品活动,要求应征的方法要“快速、准确、便捷、经济”。对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搭建快速检测方法的测试平台,对所有应征的检测技术及产品进行现场统一测试、评价,以保障快速、准确、公正、公平。该建议得到了国家科技和质检部门的大力支持,特设立并责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国家应急支撑项目“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技术测试平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11年5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计量日。国家领导人在视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指出:计量是加快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这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清洁汽车行动是国家基于能源、环保、汽车工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对建立节约型社会、保障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四川省在天然气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服务于天然气汽车的产业链,成为推动四川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本课题围绕在城际间推广天然气汽车的运行试验与技术,开展了LNG加气站建设及汽车开发技术、安全运行技术、减排控制技术、综合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汽车作为一种综合性技术是人类社会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文考察了汽车王国──美国汽车工业早期发展中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汽车生产和普及的影响,以及汽车给美国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城乡格局以及整个生活方式带来的种种变化。由此可见,汽车顺应、满足了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改变了世界、创造了新时代,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