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谢之康  范维澄  王清安 《科学通报》2000,45(9):1000-1006
从突变学的观点分析了炉膛气流燃烧系统工况特性的突变机理,建立了其尖点突变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系统控制因子的变化与工况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了炉膛燃烧系统典型工况特性如突跳,滞后等特性以及熄灭与燃烧态之间转化的尖点突变机理。指出在两组独立控制因素作用下具有“S”型运动特性曲线及滞后特性的热系统非连续性现象可依尖点突变拓扑等价分类。  相似文献   

2.
选择条件下细菌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玲  高培基 《自然杂志》2002,24(6):320-324
本文论述了细菌在选择条件下适应性突变研究的新进展 .对通常认为的适应性突变具有的特征 (适应性突变的方向性 ,时间依赖性和细胞生长非依赖性 )进行了辨析 .指出了非致死的选择条件下 ,细菌有利突变高频率发生这种现象 ,并不是选择条件诱导的定向的适应性突变 ,它的发生与选择条件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选择条件下突变发生的时间依赖性 ,并不是适应性突变所特有的 ,自发的随机突变也表现时间依赖性 ;而且突变的发生也是随机的 ,需要依赖于细胞生长和分裂 ,与自发突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选择条件下有利突变高频率发生的原因 ,可能是细菌在选择条件下自发突变率提高和选择条件造成含有利突变的细胞优势生长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此外 ,还指出了Cairns等提出适应性突变假说时所依据的数学分析方法的错误 .  相似文献   

3.
柴立和  彭晓峰 《自然杂志》1998,20(5):305-306
突变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非连续现象的主要数学工具.它的主要内容是从分类定理出发,根据函数临界点进行分类,将各种领域的突变现象归纳到不同类别的结构中去,进而研究各种临界点附近非连续性态的特征.它的主要优点是:即使不了解系统的微分方程.通过少数几个假定条件,用几个状态变量就可以预测系统诸多的定性或定量性态.分岔理论是研究平  相似文献   

4.
突变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军 《自然杂志》2000,22(5):264-267
突变理论与传统的岩石力学思想很接近,但突变理论特别适合内部作用尚属未知的系统.目前突变理论在岩石力学问题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正逐步成为解决岩石力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回顾了突变理论的发展历史,进一步阐述了用突变理论分析解决岩石工程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对突变理论的应用前景作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5.
气候突变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揭示各种尺度的气候突变的事实,分析突变的性质,并进而了解各种尺度气候突挛规律及其形成的机制,将会对气候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气候突变的现象,理论及其研究有进展作一概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杨迪 《科学通报》1989,34(4):301-301
定位突变作为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已广为应用。定位突变法可利用噬菌体M_(13)单链DNA作为基因载体,在化学合成的寡聚核苷酸引物的诱导下,把碱基突变导入基因的任何预定位置。但经典的方法常常需要通过碱性蔗糖梯度离心、凝胶电泳等耗时而复杂的手段富集经体外诱变的闭环双链DNA,突变基因的产率一般较低,且只进行碱基的单点突变。因此,当某些基因需要进行间隔一段距离的多点突变时,用此法逐一改变碱  相似文献   

7.
海浪一次次拍打着海边的石块,使石块一天天变小、变圆、变光滑,这些变化都是缓慢的、连续的,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渐变。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还有另一种现象。比如,水热到100℃会突然沸腾;地壳运动积聚了一定的能量,会突然爆发地震;人类社会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经济危机、社会革命。这些都是突然的变化,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突变。  相似文献   

8.
曹蕾  郑仲承 《自然杂志》1996,18(2):92-96
不稳定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动态突变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一种新突变类型.迄今已发现脆性X综合征(FraX),脊髓延髓肌萎缩(SBMA),肌强直性肌萎缩(DM),亨廷顿舞蹈病(HD),脊髓小脑共济失调Ⅰ型(SCAl),精神发育迟缓(FraXE),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部核萎缩(DRPLA)和马赫多约瑟夫病(MJD)等8种遗传病与动态突变有关.这一新突变机制的发现阐明了早现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简便有效的DNA直接诊断方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成为当前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9.
达索普冰芯记录的印度季风突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段克勤  王宁练  蒲健辰 《科学通报》2001,46(24):2069-2069
利用从达索普冰芯所重建的积累量研究了它与印度夏季风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过去400年来积累量变化的阶段性,用子波分析方法及滑动t检验法确定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积累量存在的突变点,最后讨论了达索普冰芯积累量突变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依存, 而熵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度量. 为了了解点突变的熵性质, 本研究分别在单参数模型和双参数模型下建立了有限长DNA序列点突变的微分方程模型, 得出了4种碱基随世代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点突变的熵性质, 证明了生物具有保熵性, 生物是朝着多样性增大的方向发展进化的. 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随机点突变的计算机模拟, 直观验证了所得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破坏现象耦合斑图演化诱致突变的系综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简单的细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相空间随机切片方法,考察了介质损坏破坏的耦合斑图非平衡系综演化,系统的行为呈现样本个性,跨尺度敏感性及突发性突变等特征,称之为演化诱致突变现象。通过系综演化模拟,得到了相应的统计分布。考察了宏观参数空间中过渡区范围的尺度效应,对破坏前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突变研究: 争论还是行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海 《科学通报》2004,49(13):1339-1344
全球气候突变已经为冰芯、海洋钻探、石笋、黄土、湖泊沉积和孢粉等气候记录所确证. 全球气候存在两种稳定状态, 即冰段条件和间冰段条件, 其间的转换为突变性质. 气候的突变在北半球和赤道地区则具有同时性, 其时间尺度可以短至10年际. 气候突变对人类影响重大. 为此, 比争论更重要的是切实的行动, 比如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3.
孙之荣  韩浩 《科学通报》1998,43(1):70-73
应用遗传算涯对二维网格白模型进行蛋白质变异的模拟,研究了单突变和双突变对蛋白质折叠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二维网格蛋白质模型中,内核疏水残基被非疏水残基替代的结果导致蛋白质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朱榴琴 《科学通报》1990,35(6):454-454
基因的定点突变已经成为基因修饰及蛋白质工程等研究中的重要技术。在现今的定点突变方法中,以利用M13等单链DNA作模板的引物延伸法及缺口双链法最为常用。但有些基因,特别是某些较大的真核基因,在M13中常不够稳定。因此,除了改进载体性能以外,  相似文献   

15.
反义技术分离筛选抑制Vero细胞非定标性突变的cDNA片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可诱发猴肾Vero细胞的遗传不稳定,在发生表达改变的表达序列标识(EST)中,筛选到1个片段(片段9),它的相关基因表达被阻断后,MNNG诱发的非定标突变率显著增高(P〈0.05)。表明其相关基因的编码产物具有维持遗传稳定性,抑制哺乳类细胞非定标突变发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赵松年 《世界科学》1989,11(4):12-14
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是新近诞生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迅速发展而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学科。著名的法国数学家R.汤姆(R.Thom)于1972年在《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突变理论”,从而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的注意,著名的数学家E.C.齐曼(E.C.Zeeman)等人将这一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分析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它将电化学法和化学发光法巧妙结合, 利用金属钌的复合物和三丙胺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高效、连续、稳定的发光, 具有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和分析适应性广等特点, 已被应用于核酸的定量分析之中. 将电化学发光技术应用于基因点突变检测, 采用了一种基于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Presenilin-1基因(简称PS-1基因)密码子235处发生的点突变. 结果显示, 在PCR循环次数相同的条件下, 野生型样品酶切前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突变型样品酶切前后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变化显著. 该方法可明显区分野生型样品和突变型样品, 可望用于老年性痴呆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翻译延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同时从核糖体翻译持持续合成能力,翻译精确性及翻译延伸速率几方面探讨了大肠杆菌T83菌株的rpsL,rplX,rpmA3种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翻译延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粱psbA基因启动子“-35”元件的突变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乃虎  范天舒  任东路 《科学通报》1999,44(12):1266-1271
应用化学合成的20nt寡核苷酸引物,诱导高粱psbA基因启动子“-35”元件(TIGACA)中的第1位T碱基和第3位G碱基发生突变,获得3个突变体ATTACA,GTGACA和ATGACA,在菠菜叶绿体蛋白质提取物系统中,检测突变的及野生型的高粱psbA基因启动子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的具有很强的蛋白质结合条带,单碱基突变的ATGACA和GTGACA的蛋白质条带的强度明显下  相似文献   

20.
过去研究表明一次火山爆发可以影响季节到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化,而本文发现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可能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初平流层的年代际变冷.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TOMS/SBUV卫星观测资料,发现了在平流层长期变冷趋势中,热带气温和位势高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年发生了年代际降低突变.进一步分析了平流层热带地区年代际变冷突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与此次平流层变冷的关系.结果表明,皮纳图博火山所喷发的火山灰在平流层通过硝酸盐和硫酸盐对ClO的活化作用造成了平流层臭氧的年代际减少,从而可能导致了臭氧在平流层吸收的热量年代际减少,进而造成此次平流层热带地区的年代际变冷突变.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平流层年代际变冷突变可能是由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导致的,这就意味着一次强火山爆发也可能导致平流层的年代际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