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姬德森  平莉  赵学华 《江西科学》2011,29(2):237-240
某110 kV变电站2号主变差动保护二次相序误接,负荷电流增大时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运用MATLAB编程计算得到二次相序反接、正接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流入差动模块的电流向量图和变化关系图,结合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原理,进行技术分析论证,提出改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威 《科技信息》2010,(16):383-384
变压器微机型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较多,本文以终端变在进线上发生接地故障时终端变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为例,详细分析误动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各种差动保护消除零序电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丽仙 《广东科技》2013,(24):48-48,47
大多电流电压保护,其保护范围要随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而距离保护是广泛运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输电线路中的一种保护装置。针对距离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距离保护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对距离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距离保护的闭锁装置。  相似文献   

4.
朱玮 《科技咨询导报》2009,(19):231-231
某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两侧开关,10kV备自投装置未能合上母联110开关,通过对整个动作情况和时间配合上进行分析,找出了保护动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灿  王渊明 《科技资讯》2014,(31):79-80
该文分析某110k V变电站主变10k V侧后备保护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动作,使低压侧断路器跳闸的情况,主要根据对10k V竹蓬线051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息、10k V茶厂线052断路器的保护动作信息以及1号主变10k V低后备保护动作信息的分析,最终得出动作原因为110k V大渡岗变电站10k V茶厂线、竹蓬线故障,两条线路的过流Ⅰ段保护均动作,但10k V茶厂线断路器未及时跳开,因而使1号主变10k V侧后备保护复压过流Ⅰ段满足动作条件,故1号主变10k V侧后备保护动作跳开了001断路器。  相似文献   

6.
杨静  粟孟连 《广东科技》2013,(12):83-84
变电站内桥式变压器接线方式灵活,高压侧可由进线开关和桥开关供电,为了消除保护死区,两台主变差动保护交叉引入桥开关的CT电流,存在相互影响。当采用进线备投方式时,在某些情况下,存在有可能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及两台主变差动保护同时动作跳闸的可能。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桥开关及两侧刀闸任一个处于断开位置时,桥开关CT不计入主变差动回路;桥开关及两侧刀闸都处于合闸位置时,桥开关CT才允许计入主变差动回路的解决思路进行分析,解决了内桥接线主变差动保护误动及扩大跳闸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洪同庆 《科技资讯》2010,(25):131-131
本文介绍了某35kV变电站因35kV电源进线跳闸重合成功,导致站内主变带负荷充电,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主变两侧开关的停电事故情况。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事故原因和暴露问题,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炳诚 《科技资讯》2012,(4):120-120
2010年07月的一个雷雨天气,在220kV某变电站内,发生一起因雷击线路引发110kV106开关开关跳闸,并引起#1主变中压侧后备保护动作跳母联100开关及主变中压侧101开关。此次故障奇怪的地方在于110kV106开关在故障跳闸后,为何会引起#1主变中压侧后备保护动作跳母联100开关及主变中压侧101开关。下面就这一奇怪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元军 《广东科技》2014,(20):64-65
详细介绍了220kV变电站主变220kV、110kV中性点避雷器型号参数的选择原理及计算方法。先从波阻抗的概念计算得到中性点避雷器的标称电流,再针对220kV、110kV有效接地系统中,有时会偶然形成局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利用对称分量法和迭加原理分析出此时作用在主变中性点的电压为零序电压-E · a,从而得到中性点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同时讨论了由避雷器的残压~放电电流曲线不同的斜率计算中性点避雷器的雷电冲击残压方法,并阐述了主变中性点避雷器雷电冲击残压与中性点放电间隙的配合距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98-6800
某地区110 kV电网是以一个220 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呈辐射状向各负荷变电站供电。为了保持电网零序网络的相对稳定,仅选择在220 kV变电站一台主变220 kV侧和11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一旦发生110 kV侧中性点失去的情况下,当110 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将在110 kV系统产生很高的零序电压,引发主变跳闸的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增加110kV系统接地点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增加中性点接地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邹坤涛 《科技资讯》2008,(35):112-112
由某35kV农网站高压侧311开关更换后TA误接线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对差动回路进行更改后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王雨新  朱耀军 《科技信息》2011,(26):297-297
本文针对地区电网110KV线路末端接地故障时,线末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作跳主变三侧开关的事件,重点分析了110KV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作的原因,对保护配置与整定提出了建议,并对间隙电流保护与有关保护的整定配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10kV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网安全的必备要素,文章深入分析了一起110KV主变零序过电压保护误动的原因,指出了大容量电动机作为弱馈电源对系统的影响,并对一次设备系统运行方式和保护整定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案及对策,为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当长距离输电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三段式的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会因为零序电压过低而拒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双端电源系统末端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压进行了分析,推导了零序电压与系统运行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实际的整定计算工作中应该依据双端电源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计算零序电压最小值,校验保护有无出现拒动的可能,提前做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宏娟 《科技信息》2011,(23):I0374-I0374
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主变差动保护都是通过电流互感器TA进行故障电流的测量和判别并据此量是否达到定值而决定是否动作的,当TA二次回路发生断线情况时,以上三种保护是否该动作或是被闭锁,以下做以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波  钟旭晖  韦庆宁 《广东科技》2014,(2):67-68,44
针对110kV变电站内桥接线设计,通过对内桥接线条件下备自投动作逻辑分析,阐述了在不同运行方式下,主变保护动作对备自投正确动作的影响,同时对在不完全内桥接线条件下备自投与电压切换关系及备自投先于重合闸动作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了改进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500千伏瓶窑变3号主变和500千伏乔司变1号主变保护都是采用ABB的,其中220kV距离保护是微机型的REL511。本文简述了两个500kV变电所主变220kV距离保护的电压闭锁问题,从误动来看一些设计问题,从而探讨一下电压闭锁回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邓敏 《科技信息》2013,(17):138-138
针对某110kV变电所,在启动电机时,主变差动误动,根据导致误动的各种可能性作出分析,并提出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波 《科技资讯》2011,(8):73-73
本文论述了发电厂继电保护系统中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6kV电动机启动时零序保护误动作、500kV线路CVT小开关误动跳闸的故障处理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型识别的平行线路零序方向元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指出,平行线路区内故障时的零序电源可等效为一个位于区内的电压源,零序电路符合电感模型,线路区外故障时的零序电源则可等效为一区内电压源和一区外电压源的叠加,零序电路不再满足电感模型.所以区内故障时,电感模型误差很小,区外故障时,电感模型误差很大.通过计算模型误差,结合传统的零序方向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识别的平行线路零序方向元件的新原理,能够有效防止区外故障时的保护误动,当本线内部故障时,保护的灵敏度随动作时间自适应提高,可以快速动作切除故障.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实验表明,新原理利用全部故障暂态信息,在时域中计算而无需滤波,区内故障时保护动作灵敏,区外故障时保护则快速闭锁,可靠性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