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水线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显示,从水线草中可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6,7,4’-四甲氧基黄酮(I),7-羟基-5,6,4’-三甲氧基黄酮(Ⅱ),3’,4’,5,6,7-五甲氧基黄酮(Ⅲ),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IV),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V),α-香树精(Ⅵ),β-谷甾醇(Ⅶ),这些化合物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龙胆科(Gentianaceae)獐牙菜属狭叶獐牙菜(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vanillic acid,1)、1,3,8-三羟基-5-甲氧基口山酮(1,3,8-trihydroxy-5-methoxy xanthone,2)、5,7,4′-三羟基二氢黄酮(5,7,4′-trihydroxy flavanone,3)、1-羟基-3,5,6-三甲氧基口山酮(1-Hydroxy-3,5,6-trimethoxy xanthone,4)、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3,4-dihydroxy-benzoate,5)、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6)、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methyl-bellidifolin,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狭叶獐牙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薄层色谱,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柱对中药藤梨的正丁醇部位进行了分离研究.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β-D-葡萄糖-1,3,7-三羟基-酮(1),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8-二羟基-3-甲氧基-酮(2),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3),6-C-葡萄糖-5,7,3′,4′-四羟基黄酮(4),6-C-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5),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羟基-3,7-二甲氧基-酮(6),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半乳糖]-5,7,3′,4′-四羟基黄酮(7),7-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3′-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8).所有的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山楂根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中药山楂根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聚酰胺柱、葡聚糖LH-20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UV,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从山楂根中分离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Ⅰ)5,7,4'-三羟基黄酮(芹菜素)、化合物(Ⅱ)2,3,4,6-四甲氧基-7-羟基二苯并呋喃、化合物(Ⅲ)β-胡萝卜苷、化合物(Ⅳ)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5.
 从产于德钦的云南兔耳草(Lagotis yunnanensis W.W.Smith)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3,5-二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3,5-d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4’,5,7-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4’,5,7-trihydroxy-3’-methoxyflavone),对甲氧基苯甲酸(p-methoxybenzo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肉桂酸(cinnamicacid),3,4-二甲氧基肉桂酸(3,4-dimethoxycinnamicacid),香草醛(vanillin),胡萝卜苷(daucosterol).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采用色谱分离手段对紫红獐牙菜(Swertia punicea Hemsl.)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化学成分,并运用1H NMR、13C NMR等波谱方法和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从紫红獐牙菜全草中得到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5-二羟基-2,3,4-三甲氧基酮(1)、1,7-二羟基-2,3,5-三甲基酮(2)、5,7,4'-三羟基黄酮(3)、β-谷甾醇(4)、豆甾醇(5)、2,5-di-O-β-D-glucopyranosyloxy-1,3-dimethoxybenzene(6)、7-(3-hydroxy-5-methoxyphenyl)propane-7,8,9-triol(7)、1-tetratriacontanol(8).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代分离技术并经波普分析研究,分离得到了土贝母乙酸乙酯部位8个化合物,并鉴定为: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表儿茶素(2)、儿茶素(3)、(E)-N-(4-羟基苯乙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酰胺(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Z)-3-O-咖啡酰基-4-O-甲基奎宁酸甲酯(6)、绿原酸(7)、3-O-[β-D-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5,7,4'-三羟基黄酮(8).此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玉米须中的黄酮苷类成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层析对玉米须乙酸乙酯提取物初步纯化,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须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含有3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6-C-2″-O-二鼠李糖苷、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3-C-阿拉伯糖-6-C-鼠李糖苷和ax-5″-甲烷-3′-甲氧基玉米素。  相似文献   

9.
从野紫苏中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3;檞皮素-3-O-β-D-葡萄糖甙4;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甙6。除化合物1和2外,其余4个黄酮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5,7—二羟基—6,8—二甲基—4’—甲氧基—双氢黄酮(Matteucinol英果素Ⅰ),5,7,4’—三羟基—6,8—二甲基双氢黄酮(Farrerol杜鹃素Ⅱ),5,7—二羟基—4’—甲氧基双氢黄酮(Isosakurantin异樱花素Ⅲ)的合成及它们的乙酰化产物。  相似文献   

11.
扶芳藤芳香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藤茎部分的化学成分,利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制备HLPC法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采用谱学技术(NMR谱,MS,UV等)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扶芳藤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吡啶甲酸,(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丁香酸),(3)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4)3,4-二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5)丁香脂素.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  相似文献   

12.
野西瓜正丁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野西瓜Capparis spinosa L.中正丁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野西瓜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方法及其充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渗漉法阳离子交换树脂、索式提取法和硅胶柱色谱对野西瓜果实进行初步分离提取,结合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 20和重结晶技术对正丁醇部位的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并...  相似文献   

13.
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决明属植物粉花山扁豆(Cassia nodosa Buch.-Ham.ex Boxb)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粉花山扁豆茎叶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1个未见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山奈酚-3-O-[(4″,5″-O-异丙叉基)-α-L-吡喃鼠李糖苷(1);以及4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β-D-吡喃鼠李糖苷(2)、3,5,7,3',4'-五羟基黄酮(3)、高山黄芩素(4)、5,7,3',4'-四羟基黄酮(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对苞叶大黄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95%乙醇对苞叶大黄根茎进行提取,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凝胶等综合层析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质谱、NMR、IR等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从苞叶大黄根茎中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torachrysone-8-O-β-...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硅胶柱层析从短叶决明(Cassia leschenaultiana DC.)药材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9个油状流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技术(GC-MS-DS)分别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检出39个成分,确认了其中的28个成分。这些成分主要为脂肪烃成分,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背清风藤Sabia discolor Dun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它们为白桦脂醇(1),齐墩果酸(2),imberic acid(3),槲皮素(4),芦丁(5),5-氧阿朴菲碱(6),-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十雄角果木树皮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并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十雄角果木树皮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8(14)-海松烯-15R,16-二醇(1)、18-羟基-8,11,13-松香三烯-7-酮(2)、ent-8(14)-海松烯-15R,16-二醇-3-酮(3)、儿茶素(4).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尖尾枫脂溶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微  刘布鸣  冯军  黄艳  何开家  邱宏聪 《广西科学》2012,19(2):147-148,151
采用硅胶柱层析、甲酯化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广西特色瑶药植物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Hemsl.)Merr.]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分离出39个组分,并鉴定确认了其中的29个成分。确认的29个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被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19.
西南鬼灯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南鬼灯檠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西南鬼灯檠的化学成分,常规硅胶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了4个化合物。结果:4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儿茶素(catechin,Ⅰ)、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gallate,Ⅱ)、岩白菜素(bergenin,Ⅲ)和齐墩果酸(oleanoli cacid,Ⅳ)。结论:这4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西南鬼灯檠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川四獐牙菜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1-羟基-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1,7,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