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行星粉碎机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或者那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春节,迫使大家都闭门在家的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毒?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给它编制了一张"身份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信息。姓名: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简称为"新冠病毒"。冠状病毒是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目前有15个"兄弟",其中有7个可以感染人类。在这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中,新冠病毒的年龄最小,它的6个"哥哥"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张青田 《科学之友》2001,(10):16-16
人们从发现海上"光轮"现象以来,至今过去一个半世纪了,仍无法揭示谜底。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好歹还有个"百慕大三角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笔者是一个观察到球雷的幸运者,可以说遇到过千载难逢的佳境,至今认为这是球雷对本人的一次洗礼。笔者在《封闭球雷的猜想》一文中,设想建立一个专门的试验场所,让  相似文献   

4.
杨焕明 《科学》2013,65(5):15-18,4
正2013年是全球纪念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完成10周年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60周年。由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作为标志的新世纪不仅是生命科学世纪,而且开创了基因组学研究的新时代。20多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人称:"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人类基因组序列……我可以保证,300年内不可能知道!"但是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科学家十多年的工作,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共同努力完成了这  相似文献   

5.
京剧并未"老朽",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它仍然是中国戏曲的首席代表,也是我们国家想实现"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这一战略目标所首先要抓住的"龙头剧种"。把京剧的生存、发展问题解决好了,在民族戏曲范围内,就可以起到"扶老携幼"的作用。那么,京剧对我们会有些什么期待呢?中国艺术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谈了几点,不知道符合不符合京剧的"心意"?  相似文献   

6.
<正>欧洲启动的大科学项目"人脑计划"主要是以模拟人类大脑功能之研究目的,不管它最终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这一计划都将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从大型计算到成像技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可以想象,总有一天我们将了解人体最复杂的器官——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一、开机自检时读软盘我们应该知道开机自检时软驱读盘是正常的,这与设置的BIOS有关。我们可以进入BIOS系统中重新修改。首先,选择并进入“BIOS FEATURES SETUP”项,如果"Boot Up Sequence"设置为“A,C”或以A为首的其他设置)以及“Boot Up Floppy Driver”项设置成"Enabled"的话,那么开机自检时软驱就会读盘。  相似文献   

8.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登陆火星是火星探险史上的一场豪赌,在我们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好奇"号很可能是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高考状元与人工智能机器人PK高考数学的人机大战,让中小学智能化教育公司"学霸君"备受瞩目。学霸君创始人兼CEO张凯磊表示,个性化教学要求有非常好的老师才能实现个性化,如果赋予一个系统这样的能力,可以去做这件事情,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学霸君’并不是去追人工智能这个风口,而是思考哪些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教育领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当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图象识别、手写识别、自动化推荐、ITC技术等都能帮助教育领域时,我们立即毫不犹豫地加入进去,把这个事情做好。"张凯磊说道。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地震灾害一直困扰着人类,每次大地震都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形成地震的原因十分复杂,截至目前,我们仍然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这也给我们防御地震灾害带来了难度,尽管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各个国家抗震防震招数层出不穷、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招,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1.
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和强化征管提供科学依据。在新形势下有效的税收数据分析应用是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的关键所在,如何结合税收征管实际来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组织税收收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服务,这是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在普通人的印象里,科学家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那些程序复杂的实验和高深莫测的文献能跟寻常百姓期待欢庆的"春节"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就有一群科学家,他们的研究让老百姓的日子从"天天盼过年"变成了"天天像过年"。忙碌了一年,一家人终于可以高高兴兴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裳,围坐在桌前品尝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晚餐,外出归来的游子在汽车或火车的漫漫归途上更添思乡之情。这是我们记忆中的春节,那时的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重要时刻,也是一年中唯一可以享受"珍馐美服"的珍贵节日。如今,当美食不再是"春节特有",新衣不再  相似文献   

13.
你好,月球!     
正2013年12月14日,满载国人希望的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实现了软着陆。6个小时以后,"玉兔"轻轻脱离了"嫦娥"的怀抱,漫步到了月球的表面。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的影像被传播到指挥室的时候,我们终于可以激动地说:你好,月球,我们来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完就扔"的社会中,塑料袋已经成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的一颗毒瘤.可以想象,如果塑料袋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未来的某个周末,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郊外,所看到的将不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映人眼帘的是篱笆下成堆的塑料袋在风中使劲地拍打着.不要怀疑这样的画面,这很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社会中最平常的一幕.  相似文献   

15.
对人类来说,返老还童是数千年来就存在的梦想,因为这意味着长生不老。遗憾的是,人类至今没有发现返老还童的方法。然而,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可以人工调控这些细胞,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可以让这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的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个过程也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分别来自英国和日本的两名科学家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让机器人也有自我意识,或许也会让我们人类更了解自身。关于"自我"有一个很关键的说法:我们不该把自我看成一种本质,而应该视其为一组过程。"自我其实产生自一系列的过程",这一观点使科学家们备受鼓舞。他们认为,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身上人工建立起自我意识。这是一个把自我意识完全解构,再一片一片重新拼回去的过程。科学家们通过持续地合作研究,对自我意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接下去的路还很  相似文献   

17.
<正>与其他数学理论相比,概率论显然非常年轻,但它也是应用最广的数学分支之一。我们时常请概率帮忙进行选择——是否带伞,或是通过掷硬币决定去电影院还是咖啡馆。概率甚至还可以帮我们赢回一辆豪华轿车。当然,这仅限于在美国电视节目《Let's make a deal》中。"概率"这两个字,除了出现在高中数学课本中外,最常出现的地方也许就是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了,也就是未来几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在数学领域中,概率论是专门研究"可能性"的一个分支。它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了课本里那些刻板的习题。一切随机或者不确定的事件,都是概率论研究的范畴。上至气象下至金融,甚至连"磁铁的磁性是怎么来的"这种物理问题,都可以用概率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以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命名的木星,注定不是一颗平庸的行星。木星是巨大的——"如果你将太阳系中的一切全都放在一起(除了太阳),那么它们都可以被塞进木星内部。"木星也是美丽的——"明黄色的它在夜空中尤为醒目,它还有纠缠瑰丽的气体云和永不熄灭的极地烟火。"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凝视过它,命名了它;几百年前,伽利略还观测过它,并发现了它的四颗卫星。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贴近这颗美丽的  相似文献   

19.
使用"开关"关闭"失控"基因 RNA干扰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进入2000年后人们最予以期待的一项生物医学发现,也给癌症治疗带来新的途径.RNA即核糖核酸,主要担任生命活动中传递信息的角色,负责传递DNA设计的"生命蓝图".简单地说,它参与一种细胞控制机制,掌握了这种机制,就等于掌握了某些单个基因的"开关",可以通过控制这个开关来掌控基因.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癌症专家朱迪·利伯曼(Judy Lieberman)在评价RNA干扰技术时说,这是一种令基因"沉默"的技术,它的出现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我们可以在那里做很多想做的事,例如当生物体内某种现象得不到解释时,我们可以通过逐个地关闭基因以找到现象的根源,即寻找到生物体中导致某种现象发生的蛋白质和基因.这表明,RNA干扰为生物学家们提供了一种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所以利伯曼把RNA干扰的出现称为"沉默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开展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和强化征管提供科学依据.在新形势下有效的税收数据分析应用是实现税收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的关键所在,如何结合税收征管实际来加强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组织税收收入、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服务,这是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