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年前,冷战结束尚未超过10年,NASA宇航员比尔·谢泼德(Bill Shepherd)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尤里·吉德津科(Yuri Gidzenko)一起挤进一艘联盟号飞船,在万圣夜那天进入近地轨道。两天后,他们乘坐的小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那时候的空间站规模只是现今的一部分。他们的抵达拉开了20年来宇航员常驻国际空间站的序幕。而在NASA领导的国际合作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又持续了10年。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9月5日宣布,将波音公司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数个航天飞机维护机库中的一个作为"太空出租车"建造场地,并将用于太空往返的CST-100飞行器更名为Starliner。2010年,根据美国新太空计划,美国航天飞机编队将于年底退役,这就意味着有一段"空窗期"将依赖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当年2月,NASA选定了包括波音在内的7家公司设计研发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运输体系。不久,波  相似文献   

3.
<正>技术进步和商业激励的步伐远远超过太空规则的制定。根据向通信监管理机构提交许可申请数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27年可能有数十万颗人造卫星在近地轨道中环绕地球运行。2019年大约有3 300颗活跃和废弃的近地轨道卫星,而现在的数字是约6 300颗。当全球各地的公司急匆匆地发射大量卫星进入近地轨道,天文学家们在考虑潜在影响:太空能容纳多少卫星?  相似文献   

4.
立梅 《世界科学》1999,(4):15-16
1998年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由俄罗斯建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发射场成功地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150公里、远地点185公里的初级轨道。11月24日,“曙光号”功能货舱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后成功地进入工作轨道,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参与国最多的国际空间站开始进入了装配阶段。庞然大物,飞驰太空按照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计划,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2月3日携带空间站的节点舱升空,12月6日与“曙光号”功能货物舱对接,在此后的装配过程中,节点舱将作为一个狭长的联接通道帮助空间…  相似文献   

5.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虽然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但从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来看,最核心的内容主要是两个:微重力和宇宙辐射。以往的载人航天,由于是在近地轨道上进行,而且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也不很长,因此宇宙辐射对航天员的危害并不突出。但是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更先进的载人空间站的出现,使得航天员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并有可能在高轨  相似文献   

7.
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进行历史性对接林志信编译由于两国乘员着手共同的任务,美国、俄罗斯航天器的无展连接是迈向建造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步通过先行安排的国家航空航天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联合作业,美国和俄罗斯的空间管理人员正在细致地研究组装永久性轨...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测     
到太空去旅行 2003年6月,美国太空冒险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公司已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达成协议,决定于2004年或2005年重新启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旅游”业务。无论是谁,只要支付2000万美元,就可以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一趟太空之旅。为此,该公司还打出了一份非常有趣的广告:你想饱览美妙的太空美景吗?想体会那份冒险的刺激吗?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承办太空旅游。旅行时间:8-10天;组团人数:2人;收费标准:每人2000万美元;旅行地点:太空国际空间站;来回双飞。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5月3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罗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尔利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去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这项任务大获成功,标志了过去9年以来,首次有美国宇航员从美国本土发射升空。更惹人瞩目的是,他们乘坐的飞船并非由美国宇航局(NASA)而是由一家私营公司SpaceX送入太空。SpaceX公司的成就不仅是因为各种技术进步,还因为航天灾难带来的机遇。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解体事故,导致小布什政府决定终止航天飞机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命令NASA重新集中力量进行深空探索任务,依靠私营公司提供进入国际空间站和近地轨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代天娇和平号站1995年4月26日,是一个令人极其难忘的日子。经过10年奋斗,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对接上最后一个舱段——"自然"舱。至此,这一庞大的空间复合体全部组装完毕,它重达120多吨,还不包括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的重量。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座在轨道上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2.
<正>瑞典北极小镇基律纳在不久的将来或成为一个航天港,此航天港可执行亚轨道飞行体验的商业航班。目前,科学家计划在这里建造一个商业空间飞行基地,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瑞典太空港公司商业太空飞行机构希望能在十年内开通第一个在基律纳起飞的空间航班。预先发售的1000张机票已经被抢购一空,价格为20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4.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计划在2017年执行第一次商业太空飞行任务——意在向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和人员——以此结束美国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依赖。波音公司称,他们已经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商业载人飞行的资格认证,其开发的CST-100载人飞船将在2017年4月进行无人驾驶试飞,7月进行有人驾驶试飞。根据NASA评估,CST-100既可以成为空间站的后勤补给主力,也可以作为空间站的紧急救生艇,届时可携带4至7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轨  相似文献   

15.
正囯际空间站(ISS)是美国及其伙伴国家花费了超过1 000亿美元建造的。宇航员在这个狭小空间里研究微重力生物学效应,空间站的外部安装了一些天体物理实验仪器。而在建立20年后,国际空间站又有了一项新的科学使命:俯视它的母星地球。ISS现有5台可用来观测地球的仪器,2019年还将增加2台,其中之一是美国宇航局(NASA)轨道碳天文台3号(OCO﹣3),该观测站于2019年4月30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它  相似文献   

16.
至于13 000倍的强光,我们还是要从太阳得到。具体方法是: 在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上,且在地球的后面建立一座空间站,该空间站有一个直径是地球直径114倍的抛物面反光板,该反光板虽然面积达1.67万亿平方千米,但在失重条件下也是不难安装的,从这个大反光镜反射出的光会聚到另一面积与地球截面积相当的‘小’抛物面的焦点处,若两个抛物面的焦点重合,则光束经小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27日,长征二号F—T1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一举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拉开了序幕。在今后两年里.它将先后与神舟八号、神州几号和神州十号三艘飞船分别对接,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研制和建设空间站积累经验。面对这一航天动态,人们不禁要问:空间站的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国际空间站的建造简况。  相似文献   

18.
正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航天领域公认的技术难关,难度大、风险高。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前几次交会对接的经验,对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了升级改进,那么这次交会对接与以往有何不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对此进行了权威解答。从打固定靶到打运动靶"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的轨道高度为393千米,比前几次高了50千米。"孙军说,这个高度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大气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地小天体(near-Earth objects, NEO)是指轨道近日点在1.3个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 AU)距离的天体,按照天体种类,可以分为近地小行星(near-Earthasteroids,NEA)和近地彗星(near-Earthcomets,NEC)两类.目前已经发现的近地小天体中,绝大部分是近地小行星,有20000多颗,而近地彗星仅100多颗~([1]).按照轨道的半长径(a)、近日点(q)和远日点(Q),近地小天体可以分为如下4类~([2]).(1)阿波希利(Apohele,又称Atiras)型:Q0.983 AU(地球近日点);(2)阿登(Aten)型:a1AU,Q0.983AU;(3)阿波罗(Apollo)型:a1 AU, q1.017AU(地球远日点);(4)阿莫尔(Amor)型:1.017 AUq1.3 AU.截至2019年6月28日,已发现36个阿波希利型,1510个阿登型,10199个阿波罗型和8583个阿莫尔型近地小天体[3].图1给出了目前已发现的近地小天体的直径分布,大部分直径小于1 km.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宇航员佩蒂特最近说,他和两名同事在国际空间站上长达161天的工作生活经历证明,人类能够胜任从地球到火星的长途星际旅行。 佩蒂特在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举行的会上表达了以上观点。作为国际空间站第六长期考察组成员,佩蒂特和同胞鲍尔索克斯、俄罗斯宇航员布达林于2002年11月23日搭乘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