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传播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自我奋斗者的话语:美国任何贫穷的男孩,只要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就都能够到达经济世界的顶峰。同时,《了不起的盖茨比》包含自我奋斗者话语中的一个核心矛盾:自我奋斗者的话语声称向所有有抱负和毅力的人打开美国历史的史册,使其“榜上有名”,然而同时却弥漫着“逃逸”历史、超越时间、地点和人类局限等历史现实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孙俊晓 《科技信息》2008,(11):251-25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爵士时代”最伟大的文学性文献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盖茨比是一名罪犯并且为了一个很势利的女人黛西而死.而他为自己所创造的生活也是个幻想.但菲茨杰拉德认为盖茨比是“了不起的”.本文将深入分析盖茨比并讨论什么使盖茨比伟大.同时也是对一个空前繁荣的物质时代中,美国梦破灭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记录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对美国梦的追求.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的一生见证了美国梦在那个时代的实现和破灭,他实现了"黄金梦",而他的"爱情梦"最后却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为,菲兹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盖茨比的理想与渴望带有诗意性的描绘,体现了对美国民族所具有的追求意识、渴望意识和自信意识的总结性探究,而对盖茨比的悲剧性结局的凄婉的安排,则凸现出对美国这一民族意识在当代社会现实语境中的深刻忧患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黄海瑛 《科技信息》2011,(33):257-258
现代性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异化和现代性有着密切的关联。《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其异化现象遍及整个文本。本文从个人异化,人际关系异化,社会文化和阶级异化为视角,分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杨慧 《科技信息》2011,(9):I0230-I0230,I0302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盖茨比的梦想对他来说却是一生不悔的追求,是对美国梦的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继承,一种奋斗精神的延续,他的生命的逝去则是一种灵魂与梦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作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具有鲜明自觉意识的有关美国的成功和理想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反思了社会现实,展现了浮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悲剧并不是爱情的悲剧,而是其因为相信金钱可以实现梦想所导致的理念的偏执,以及其不溶于上流社会的良知和天真导致的必然结果.整部作品中蕴含了深深的幻灭感,充分揭示了美国社会的黑暗、空虚的现实以及"美国梦"必然幻灭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悲剧并不是爱情的悲剧,而是其因为相信金钱可以实现梦想所导致的理念的偏执,以及其不溶于上流社会的良知和天真导致的必然结果。整部作品中蕴含了深深的幻灭感,充分揭示了美国社会的黑暗、空虚的现实以及“美国梦”必然幻灭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盖茨比对初恋情人戴茜的狂热追求以及后来的惨局,深刻地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期间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以及主人公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分析了盖茨比的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菲茨杰拉尔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风貌,用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人生隐喻了"美国梦"的虚幻及其不可企及性,揭示了"美国梦"破灭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2.
苏焕莉 《科技信息》2010,(8):I0131-I0131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男主人公盖茨比穷毕生之精力去追求梦中情人黛茜,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本文分析了盖茨比在实现“美国梦”过程中仍怀有对感情的忠贞,忠实于浪漫主义,探讨了盖茨比被社会抛弃的根源正在于“美国梦”的虚幻。  相似文献   

13.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学界对作品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在对"美国梦"的追求与批判等方面。实际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隐含着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与时间的对抗。盖茨比在发财后既想重温与昔日恋人的旧梦,实现过去的梦想和抱负;同时又在极力掩盖卑微的出身和不光彩的发家史。这种矛盾的态度最终导致了盖茨比的个人悲剧。通过对盖茨比与时间对抗的悲剧描写,读者从中感到巨大的震撼力量,这是西方文学关于"时间"与"毁灭"母题的再次抒写,也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经典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李晶晶 《科技信息》2010,(19):I0184-I0184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以深沉凝练的基调,向读者描述了一个悲剧。盖茨比生活在"爵士时代",他为实现其梦想表现出执着的精神,最终梦想遭遇失败,描绘了由美国梦所引发的一场悲剧。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他悲剧人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菲茨杰拉尔德的《The Great Gatsby》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译为《灯绿梦渺》更能体现作品的主题。“了不起”这三个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意义,它向人们展示的是“迷恫一代”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美国梦”的破灭。这篇论文尝试着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小说的主题以及作品的写作技巧这三大块来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相似文献   

16.
许晓宁 《科技信息》2011,(12):I0142-I0142
菲茨杰拉德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成功地塑造了黛西这一女性形象,在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眼中,黛西是一个粗俗愚蠢、轻浮放荡、浅薄虚伪、冷酷无情的豪富阶层的坏女人。然而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在父权社会中黛西是怎样从一朵美丽娇艳的玫瑰蜕变成了残落的玫瑰花瓣,揭示出黛西是父权社会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一,刻画的男女主人公盖茨比和黛西都具有"双性共体"的特点,本文通过解读这两个形象,揭示了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性别焦虑,以瓦解男权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从而窥见作品中隐含的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8.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很多,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人们认为是"一部象征性的,甚至是讽刺性的作品,代表了美国社会本身",[1]它是"我们现代文学史上仅有的几部真正的神话小说之一"。[1]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家以其丰富的色彩描写和象征手法,深刻地刻画了"爵士时代"美国社会的风貌,成功地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的"美国梦"破灭的历史全程。这部小说在运用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本文从色彩这一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思想和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同时也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力作。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引来了无数批评家的目光。从小说的结构设置、叙述视角、人物命运和主题表现梦四个层面,探讨和挖掘《了不起的盖茨比》“二元主角”的现象,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盖茨比是生活在美国20世纪“喧嚣时代”的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表。与他的同龄人一样,盖茨比心中怀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他认为只要通过自我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所谓的美国梦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盖茨比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重压下被撕得粉碎。他的悲剧性的结局展现了美国梦必然失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