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由三根滤管组成的陶瓷过滤器实验装置上 ,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瞬态流场 ,分析了喷吹压力对滤管内流场瞬态速度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滤管内气体流动可分为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穿过滤管壁的平均径向反吹速度和回流速度沿滤管轴向分布不均匀是导致滤管外表面清灰不均匀的重要原因。适当增加喷吹压力可以提高滤管进气气流速度 ,进而改善脉冲反吹清灰效果  相似文献   

2.
脉冲反吹过程中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由三根滤管组成的陶瓷过滤器实验装置上,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同瞬态流场,分析了喷吹压力对滤管流场瞬态速度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管内气体流动可分为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穿过滤管壁的平均径向反吹速度和回流速度沿滤管轴向分布不均匀是滤管外表面清灰不均匀的重要原因。适当增加喷吹压力可以提高滤管进气气流速度,进而改善脉冲反吹清灰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袋式除尘器脉冲清灰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喷吹压力(p)、喷嘴直径(D)、喷吹距离(S)和脉冲宽度(tp)对脉冲喷吹性能的影响.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滤袋壁面平均峰值压力与各因素之间多元回归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脉冲喷吹压力与喷嘴直径有利于脉冲清灰,增加脉冲间隔对脉冲喷吹效果不利,当喷嘴直径为...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在直管、渐缩和缩放三种结构型式的脉冲反吹喷嘴作用下滤管内的压力波形 ,分析了喷吹压力、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滤管内瞬态压力的影响规律。对缩放式喷嘴的不同进出口位置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喷嘴的结构型式对脉冲反吹有重要影响 ,并为分析缩放式喷嘴内的流动状态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喷嘴结构参数对陶瓷过滤管内压力波形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直管,渐缩和缩放三种结构型式的脉冲反吹喷嘴作用下滤管内的压力波形,分析了喷吹压力,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滤管内瞬态压力的影响规律,对缩放式喷嘴的不同进出口位置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分析,实验结果,喷嘴结构型式对脉冲反吹有重要影响,并为分析缩放式喷嘴内的流动状态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脉冲喷嘴的周围,脉冲气体会伴随着低压发生振荡现象.存在着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它可以通过周围清洁气体的损失来增加脉冲反吹气体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在实际操作系统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证.利用陶瓷过滤装置对喷嘴周围脉冲气体的瞬态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在脉冲喷吹过程中,脉冲喷嘴附近压差将被分析,测量最大压差或最小压差,使脉冲气体流动性能被展示出来.在脉冲喷吹的过程中,在喷嘴周围观察到了负压区域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当脉冲气体离开脉冲喷嘴时,在脉冲气体膨胀扩散过程中,振荡波的脉冲传播被发现,且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展示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Fluent软件对烧结板除尘器的脉冲清灰气流特性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喷嘴数量、喷嘴直径、喷吹压力、脉冲时间、喷射间距模型的壁面峰值压力,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喷嘴数量和增大喷嘴直径能够增大壁面峰值压力,有效改善清灰效果;当喷吹压力增大时,能够增大壁面峰值压力,改善脉冲清灰性能;选取合适的喷射间距能取得最大的壁面压力峰值;脉冲时间对清灰效果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将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简化为二维轴对称、可压缩、非稳态湍流流场 ,采用贴体网格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脉冲反吹系统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在脉冲反吹过程中 ,引射空间和滤管内、外流场均为非稳态流场。在气体引射过程中 ,喷吹气流与被引射气流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初始阶段 ,由于喷吹气体速度较小 ,引射器入口区域存在二次引射现象。随着喷吹气体速度的增大 ,引射气量也逐渐增加 ;当脉冲反吹过程临近结束时 ,管内气体首先在引射器入口外侧的集气室内流动 ,随后逐渐扩展到引射器内部区域。  相似文献   

9.
将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简化为二维轴对称、可压缩、非稳态湍流流场,采用贴体网格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脉冲反吹系统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过程中,引射空间和滤管内、外流场均为非稳态流场。在气体引射过程中,喷吹气流与被引射气流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初始阶段,由于喷吹气体速度较小,引射器入口区域存在二次引射现象。随着喷吹气体速度的增大,引射气量也逐渐增加;当脉冲反吹过程临近结束时,管内气体首先在引射器入口外侧的集气室内流动,随后逐渐扩展到引射器内部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气箱式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应用空气热力学关于开口系统绝热能量方程,对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在脉冲喷吹过程中滤袋表面的反向风速数学表达式进行了理论推导.据此可以得出反向风速形成的对滤袋表面粉尘层的剥离力;根据袋式除尘器实验模型实验测定的数据,总结出剥离力与粉尘剥离率之间的关系式.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确定在布袋粉尘负荷一定的条件下,要达到预定的剥离率所必须的反向风速和喷吹气体流量.研究成果为清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空化水射流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压水射流技术发展及应用过程,认为空化水射流是一种富有发展前途的高效新型射流.通过对空化水射流机理、空化数和冲击压力两个重要空化参数的分析,显示了空化射流的潜在优势.实验表明人工淹没空化射流具有较强的冲蚀效果,并克服了靶距范围的不足.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内脏固体推进剂清洗工程的射流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由三根陶瓷滤管组成的过滤器实验装置上,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热线风速仪分别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外动态压力和滤管外瞬态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即将终止而过滤过程尚未开始的过渡过程中,滤管内存在严重的低压区,滤管外存在较大的回流区,此时部分原已离开滤管壁的粉尘重新沉降在滤管壁上甚至穿嵌于滤管壁内,严重妨碍了刚性陶瓷过滤器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空化水射流是一种运用水机械"汽蚀"的原理来增强射流冲蚀效果的高效水射流技术,风琴管喷嘴由于具有良好的空化初生和空化打击效果而在该领域广泛使用。该喷嘴流场中收缩段入口壁面附近会由于压力的降低而产生较强空化现象,如果将喷嘴收缩段壁面边界向外部扩展,增大低压产生区域的作用范围,设计了圆弧段扩张口径的空化喷嘴,同时引入脉冲结构进行改进。采用CFD软件对相同参数下普通风琴管喷嘴和新型喷嘴进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喷嘴圆弧段内部的大漩涡流场更有利于空化产生,具有脉冲结构的新型喷嘴中漩涡区域的空化气泡能够较容易地随脉动水体喷出,且水射流具有较强的瞬时冲击力,因而喷嘴的空化清洗效果将会更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类具有状态脉冲的Holling-Ⅲ类捕食系统模型,当捕食者的数量达到一定值时,人工收获捕食者,同时收获或添加食饵,使两者的综合收益达到最大。对无脉冲作用的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得到正平衡点存在且全局渐近稳定的条件。利用后继函数方法及脉冲微分方程几何理论,讨论状态脉冲控制下系统阶一周期解的存在性,并证明周期解是轨道渐近稳定的。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讨论系统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capability of water-jet weft insertion of water-jetlooms is a main index of water-jet looms perfor mance .Inthe literature[1], the collecting ability of the water-jet ,tested by the volume of the jet water collected,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collecting ability of the water-jet weft inser-tion,andinthe literature[2 3],the speed of water-jet at thenozzle exit and the traction force of the water-jet to theweft were studied.In f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jet flow flying through the…  相似文献   

16.
在一套由3根滤管组成的高温陶瓷过滤实验装置上。在常温至573K范围内进行了过滤与脉冲反吹循环性能实验,分析了操作温度、过滤气速、反吹压力等操作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滤循环初始阶段滤管残余压降上升较快,随后上升趋势逐渐变缓;随着温度的升高,滤管的初始压降升高,形成的粉尘层也越疏松。过滤气速越低,滤管初始压降越低,反吹间隔越长。提高反吹压力有利于提高清灰效果,但压力过高反吹间隔反而变短。最后通过在573K下的连续循环实验得出了滤管残余压降,为高温陶瓷过滤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水射流深穿透射孔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水射流技术是切割破岩、清洗除锈、油田增产的新技术。在分析钻井侵入带和常规聚能射孔压实带对油井产量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了高压水射流定向深穿透射孔的油井增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高压高速射流技术 ,可以切割破岩、减轻近井地带应力集中和穿透近井污染带 ,其结果可以使油井获得增产增注。讨论了该技术用于定向射孔压裂进行油藏改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