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文虎在香港沦陷时期,究竟做了些什么?人们心目中几乎是一个“谜”。 《胡文虎传》作者康吉父,应该是了解他一生的情况,但却迷惑地说:“珍珠港事件之后,星加坡被日本占领,星洲日报的编辑部同人四散逃亡,郁达夫后来终于被日军发现捕获遇难,陈嘉庚隐藏在印尼,胡文虎在什么地方呢?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提起过。” 后来,有些自命知情者,好似发现秘密地说:“据有关方面透露,胡文虎已和日寇妥协,准备在香港复办报纸和开设银行”,甚至有人还说:“胡文虎曾充当伪华侨代表,赴东京媚敌,准备出任香港维持会会长,堕落为大汉奸了”。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爱国华侨胡文虎是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扬名海内外的“万金油大王”,(二)祖国公益事业的热心赞助者,(三)“爱国观念不敢后人”(四)建设八闽寄愿望。 本文的结论认为:历史事实证明,爱国爱乡活动贯穿在胡文虎一生中的各个重要时期。他不仅在言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实现了自己“忠于国家为先”的诺言。在中国近代史上,除最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外,可以说胡文虎也是爱国华侨的杰出代表之一。 胡文虎的爱国行动,是有他的思想基础的。他赞助祖国各项事业范围之广、款额之巨、  相似文献   

3.
自从一九二三年永安堂总厂迁到新加坡,迄至一九五四年胡文虎逝世,在这三十年间,胡文虎因为售卖万金油,出版报纸以及捐献慈善事业而出名。此外,他还不惜花费巨款修建园林风景,资助兴建或修茸名胜古迹,而使他的“虎豹”声誉传播远近。  相似文献   

4.
胡文虎先生是一位中国华侨领袖。他勤劳奋斗、艰苦拼搏,居然成为国际的万金油大王与报业巨人。欧阳修说:“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胡文虎的事业是不朽的。他的根基深厚,后继有人。社会发展,历史前进,胡文虎先生的事业也方兴未艾。胡文虎生前的事业基地是在新加坡,并由他自己掌舵;胡文虎死后的事业基地是在香港,由他的女儿胡仙小姐主持。过去是以永安堂的制药业为主,现在是以星岛日报社的新闻事业为主。过去报业是作为永安  相似文献   

5.
今年九月为爱国华侨胡文虎三十周年忌辰;兹根据有限资料,撰成此文、以志纪念。 名扬海外的“万金油大王” 胡文虎的原籍福建永定县金丰里忠川乡,1882年生于缅甸仰光。1954年9月因心脏病在檀香山去世, 终年7 2岁。胡文虎的父亲胡子钦于 1861年左右只身赴缅甸谋生,在当地创设了一爿永安堂国药行,并在店中悬壶济世,以求精歧黄而赢得人们的尊敬。胡子钦在仰光定居后,娶潮州籍华侨李金碧为妻,生子文龙、文虎、文豹三人。胡文  相似文献   

6.
随着华侨史研究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有关胡文虎资料的研讨已成了海内外学者的热门课题。胡氏以其在药业、社会慈善业及中文报业等方面的杰出贡献,成了三、四十年代华侨世界的风云人物。但是,长期以来,有关胡文虎家族的世系源流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香港学者,《胡文虎》传的作者康吉父先生也感叹地说:胡氏的家世“是一个没法解答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家人在内——确实知道”。(见《胡文虎传》第9页,香港文学书屋出版)日藉华人历史学家李国卿在《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的论著中也将胡文虎的父亲——胡子钦误为“胡钧”。国内一些报刊登载的有关文章,对胡氏家世的记述也常常错误百出。所以,有关胡文虎家族的世系问题,成了胡文虎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纪念文章,表彰了胡文虎一生所作的贡献。 作者认为:文虎先生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逝世至今,也已近三十年了。社会各界对其评价尽管各种各样,可是文虎先生生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心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的精神,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这是事实,应该肯定。所以我们今天纪念胡文虎先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春节后的一天,树彬到永定县下洋东洋村看望年近八十高龄的罗铁贤先生。罗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一直在胡文虎创办的星系报报馆工作,长期担任报社社长,总编辑、编辑等职。他相胡文虎相处达十多年之久,并且与胡文虎交往甚深。由于罗先生的健康状况不佳,致使他对胡文虎所了解的珍贵资料无法亲自动笔撰述,树彬征得罗先生的同意,特将有关资料编撰如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胡文虎有四个儿子。长子胡蛟是他的堂兄胡曾炽过继给他的;次子胡山是买来的;三子胡好也是买来的;四子胡一虎是他亲生的。在这四个儿子中,他最喜欢的是三子胡好。这和胡好的母亲是胡文虎最得宠的爱人有关,但主要的还是由于胡好很聪明能干,又很规矩听话,少年老成,所以胡文虎对他特别喜爱。  相似文献   

10.
“星华日报”的诞生是靠胡文虎的投资。它在反动势力连番打击之下能够生存而且能跟着时代的潮流前进,对党对国有所贡献,除了靠党的思想领导,使编者和作者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之外,胡文虎的华侨身份,也多少起了庇护作用,使反动派要扼杀这份进步报纸的阴谋,不能得逞。 从一九二九年起,胡文虎陆续办了十多家中英文报纸,成为拥有最多报纸的中国资本家。不少人想知道,胡文虎为什么热衷于办报呢?这里特介绍胡文虎办报的动机及其简略过程。  相似文献   

11.
省人民政府于五月二十日正式作出决定,归还胡文虎先生在福建的房屋财产。为此,中国新闻社记者特走访了胡平省长。 记者: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归还胡文虎先生在福建的房屋、财产,是不是包括胡家在福建所有的房屋、财产? 胡平:是的。除了胡文虎先生在永定家乡原有的房屋早已由当地政府宣布归还外,这一次决定归还的有福州市原“永安堂”、原“星闽日报”两处房屋和厦门市原“永安堂”、原“星光日报”的房屋和轮转印报机、打版机、电版、铅字铜摸、电讯设备及家具等财产。据我们了解,这包括以胡文虎先生名义在福建登记的所有房屋和财产了。  相似文献   

12.
胡文虎在国内外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多项,体育是其中的一大项,足见其对体育十分重视。他热衷于体育,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倡组织体育团体 胡文虎是香港中华体育会名誉会长。1929年9月,他赴港主持中华体育会举办的运动大会。返新加坡后,在《星洲日报》上发表了“提倡组织新加坡中华体育会之雏议”,他说,文虎此次香港归来,满怀感想,参加中华体育会运动会时,所见选手,均体魄健全,精神焕发,强国之道,或即在此,体育之功,盖至伟大者……且焕发沉毅精神,挽救萎靡  相似文献   

13.
动态文摘     
1988年2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消息说胡文虎研究取得新成果,海外人士称赞这是侨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消息发表后,各界人士纷纷致函胡文虎研究室,关心此项研究工作。人民日报文章全文如下: 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研究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引起国内外热烈反响。前不久,胡文虎研究室在福建省龙岩市召开工作会议,制定新的研究计划,把这一研究工作向深层推进。 胡文虎原籍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中川村(现为下洋镇),是现代华侨巨子,被誉为“万  相似文献   

14.
胡文虎氏自二十年代经营药业和报业有成,即以“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忠于国家为先”,“爱国不敢后人”为旨,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地域不分中外,亦不限任何宗教,凡属有益于大众福利者均慷慨输将,或办学校,或建医院,或献抗战,或救灾民。毕其一生,爱国利民,光辉事迹,诚堪纪述,兹辑其大事记于次:  相似文献   

15.
胡文虎在1946年初,号召闽侨筹建福建经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全面开发建设福建省。此举在南洋侨界产生颇大的社会影响,被称为“经建运动”。本文围绕胡文虎首创“经建运动”的主导思想,所作的主观努力和“经建运动”的失败等问题,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来函摘登     
胡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胡氏宗亲会会长) …… 大扎敬悉,欣幸良多。内附陈丹心先生撰写《胡文虎在香港沦陷时期之“谜”》,立场中肯,对一般深责者,可具一定作用。 设个独立组织进行胡文虎研究,并成为国际组织,这一构思很好。接函后,经与张老商议,认为在港可设个“香港胡文虎研究会筹备会”。…… 俟胡文虎《何事去东京》一文寄到之后,即当另行座谈,谨先闻达。  相似文献   

17.
胡文虎家族     
爱国侨领、“万金油大王”、“报业大王”、“大慈善家”胡文虎先生,父亲胡子钦,母亲李金碧,生文龙、文虎、文豹三子,文龙早逝无后。胡文虎共有四位妻室,元配郑炳凤,在槟城结婚,庶室陈金枝在仰光迎娶,黄玉谢在槟城成亲,邱秀英则在香港纳娶。他共有七个儿子,即胡蛟、胡山、胡好、胡一虎、胡二虎、胡三虎、胡四虎。二个女儿,即胡仙、胡星。胡蛟、胡山是郑元配夫人的儿子。胡好是陈金枝的儿子,胡仙是陈金枝的女儿。一虎与二虎是黄氏所生,三虎、四虎及胡星是邱氏所生。郑炳凤已故,陈金枝在香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三年,爱国华侨胡文虎在缅甸开始发迹的时候。为了宣传虎标药品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就在仰光创办了一家缅甸晨报。不久,虎标永安堂业务中心东移,虎标药风靡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他就把《晨报》收盘。一九二九年改在新加坡办起了星洲日报。继后又在国内外陆续创办了多家报纸。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星系报业集团。因之“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又成为华侨界空前的报业巨子。由于同宗和同乡关系,胡桂庚、林霭民先生首先得到胡氏的器重,分别受命筹办缅甸晨报和星洲日报,以后林还长期负责主持星系报业。从此,在永定籍人中便涌现了一大批新闻战士。  相似文献   

19.
胡文虎轶事     
胡文虎先生的家世和事业及一生得失功过,许多人已发文介绍,不想再事赘冗,这里要写的是胡氏一些遗闻轶事,或也可从他的倔强、好胜、服理、乐善、干劲、见解、爱国、嫉恶、孝悌的多种性格中看出他的为人。 (一)倔强—胡氏十岁随其父返乡后,曾过继与其叔父,因一日下午肚饿,见锅里有蒸熟番薯,乃取而吃之,讵为其叔母窥见,责他不问而取,不准他吃,还斥了他一顿,他一怒之下,便跑回其父母处说:“不再过继了!”问其故,便将情直告,并说:“一只番薯也不准吃,还有什么好过继?”其父母用尽千言万语力劝,均不允从,给了他父母一个很大的刺激,也给乡人认识到,对过继的儿子,要作更好对待。  相似文献   

20.
“天下客属本一家” 闽、粤、赣、湘、桂、川、台各省都有客家人。胡文虎是福建省籍的客家人。他十分重视客家大同乡。他说:“天下客属本一家,都是同声同气同风俗的,实不该因畛域的区别而疏远。”(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见《槟城客属公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特刊》第九四页)因此,他在毕生海外侨居期间,一直都对客家人格外关心。为了团结客家同乡,他最早发起组织客属侨团,并慷慨资助客人办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