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阿拉伯人的“忧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战争”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有篇文章称,布什的“倒萨”战争实质是一场“改革战争”,在美国的宏大战略中,伊拉克仅仅是一个开端,美国的最终目标是改造整个中东,建立一个“新中东秩序”。事实上,早在去年就有许多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9.11后,美国不仅对其安全和外交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将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上升为最重要威胁,并且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进行了检讨。布什政府第一次将阿拉伯国家的民主改革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直接挂钩。2月26日,布什就未来中东政策发表演讲,对“倒萨”目的做了迄今为止最明确…  相似文献   

2.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碍。与阿富汗战争的成果相呼应,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和世界战略弧形地带的战略意图得到实质性推进。二是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的试验场,实际验证了…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召开了国际热点问题战略评估第四次研讨会,对“伊拉克形势与我国石油战略对策”进行了战略评估。与会学者认为,美国对伊战争的初步军事胜利,可以说是为其“新帝国”奠基,但是毕竟没有取得联合国的许可,没有找到作为开战理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道义上丧失了合法性,在外交上失去合作者,致使中东地区的动荡加剧,恐怖主义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波及全世界,最终也将使美国认识到:凭借超强军事力量的霸道行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难题。关于我国的石油安全状况。与会学者认为,伊拉克问题使国际…  相似文献   

4.
外刊要论     
《外交论坛》(月刊)日本都市出版株式会社出版,外务省协作编辑2003年7月刊美国的同盟关系走向“2、3、4、5”理论RichardHalloran,曾任《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东京分社社长、军事记者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摸索新的对外政策和同盟关系。在关于美国国家战略的讨论中,有四种不同意见:介入派、孤立派、国际派、选择派。美国新的对外关系格局可以概括为“2、3、4、5”理论:2是作为本土安全保障理论的延长,最优先考虑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系;3是同与欧亚大陆分离、具有民主政治制度、市场经济、重视人权的海洋国家日、澳、英保持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5.
吴冰冰 《世界知识》2023,(14):30-32
<正>吴冰冰(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近几年,中东地区形势“变”与“不变”相互交织。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中美俄三国都调整了其中东政策。三大显著变化变化一: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变化。在美国的全球布局里,“印太”、中东和欧洲三个地区是联动关系,无底线的收缩和退出中东对美全球布局是不利的,所以其在中东的战略收缩是有底线的。若退出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两个女婿举家出逃约旦后,美国宣称伊拉克有异常军事调动,迅速增兵海湾和中东地区,并分别在约旦和科威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还派高级官员匆匆出访中东和海湾国家。海湾战争以后,美国一直把遏制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作为其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家认为,美国大肆渲染伊拉克的内部危机和对邻国的军事威胁,在海湾地区制造紧张气氛,目的是促使海湾阿拉伯产油国继续疏远伊拉克并为美国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寻找理由,控制海湾地区。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何对手无“缚鸡之力”的伊拉克发动一场战争?在三个所谓“无赖国家”中,美国为何首选伊拉克?  相似文献   

8.
两伊问题是中东的两大热点问题之一。“9·11”恐怖事件促使现任布什政府介入中东事务。由于小布什尊崇和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为方式 ,对遏制伊拉克和伊朗 ,尤其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不遗余力。小布什发动的“倒萨”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也将美国拖进了战后乱局的泥潭。美国正寻找借口 ,拟将伊朗作为下一个重点打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新保”衰落,“布什主义”落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之后,随着美国在伊拉克遇到的麻烦日益增大和美国国内对布什政府伊拉克政策的怀疑日益加深,广受国内外争议的“布什主义”似乎走到了尽头。小布什环顾四周时,一个方案现成地摆在面前“布什主义”形成的标志是2002年6月布什在西点军校的讲话和同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个报告除了重复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些标志目标,如在全世界促进自由民主的政府和自由贸易制度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不能通过使用传统的遏制和威慑工具来对付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武装起来的非国家恐怖主义者;美国愿意同传统盟友和…  相似文献   

10.
李伟 《世界知识》2021,(5):58-59
随着“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实体被打垮以及其头目巴格达迪的死亡,国际恐怖形势近年趋于好转。然而,作为恐怖活动重灾区的非洲,其面临的恐怖威胁却出现不降反升的态势,渐有取代中东成为国际“圣战”新战场之虞,对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既与当地政经发展不畅,安全力量薄弱,宗教、地方等各种矛盾突出等因素有关,又与中东恐情外溢以及新冠病毒的冲击密切相连。非洲已成国际反恐的薄弱地区,地区国家须提升能力,国际社会加强帮扶,共同遏制恐患。  相似文献   

11.
正8月28日,法国高调参与伊拉克主办的巴格达合作与伙伴关系会议,马克龙总统同伊拉克、埃及、土耳其、约旦、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首脑齐集巴格达,商谈当前中东地区的重大问题。马克龙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第一位到访中东地区的欧洲国家领导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法国在中东地区不愿完全听命于美国、独立自主的战略倾向,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在伊拉克留下一兵一卒,北约空袭利比亚时低头垂手地坐在后排,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临战泄气。于是,关于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战略撤退的小道消息在国际上不胫而走。2013年7月美国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上任后,对美国中东战略进行重新评估,提出"外交优先、减少送入、避免战争"三项原则,坐实了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传言。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虽已基本结束,然而从某种角度说危机并未过去。美国和反伊联盟中有人担心萨达姆仍在台上可能使伊拉克在若干年后再次成为中东地区动乱的根源。萨达姆必须下台,这已成为美国下步实施“中东和平计划”的潜台词。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12月9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军方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转而担任培训和顾问角色。此前2021年4月,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承诺从伊拉克撤出剩余作战部队。撤军是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个碑不是光荣的标志,而是美国的中东甚至全球战略的“心头之痛”。伊拉克堪称美国中东战略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面向21世纪、旨在维护和加强其世界领导地位的全球战略部署中,北约东扩和加强美日军事联盟是关键性的两招儿。此外,还值得注意的就是美国制定和推行的新中亚战略。新中亚战略出台今年3月2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发表的关于美国对外战略的讲话里,把土耳其以及中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标识和信号,表明德国已经重新步入国际政治强国行列、成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然而,这一地位确立所付出的代价是德美关系陷入了自二战以后最为深重的危机,现有欧美关系以及欧洲国家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格局也受到一定冲击。德美争执聚焦在美国对伊动武问题上,涉及的却是世界新秩序塑造的根本原则问题。在这方面,德国奉行的是一种具有“文明国家”内核的、现实主义的“贸易国家”外交政策,同美国布什政府目前实施的现实主义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是针锋相对的。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在二战以后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有过短暂的“蜜月期”。自1992年年底起俄罗斯调整了对外政策,对美国从“全面倒向”改为“逐步拉开距离”,随后美国对俄政策也作了“微调”。1995年,美俄关系又有一些新变化。一、美国仍把俄罗斯列为其对外政策中首先关注的国家。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有所调整,用现任国防部长佩里的话来说,涉及美国对外行动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引发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如战争的合法性问题、伊拉克安全问题、大国关系问题、“文明冲突”问题、跨国恐怖主义与全球化问题、中东的民主化问题、阿拉伯民族主义问题、中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能源问题等。2004年10月11一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国际问题论坛,就上述热点问题,分成四个主题即“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  相似文献   

19.
二月五日,美国国防部长布朗接见《人民日报》记者时说:美国“正在中东和印度洋加强军事存在;改进快速部署力量,以便迅速地能够把这种力量运送到发生危机的地方去”。所谓快速反应部队就是这样一支武装力量。在美国“一个半战争”战略中,“半个战争”准备在何处打,七十年代以来曾几经变化。近几年来强调更可能发生“半个战争”的地区是中东波斯湾。这是由于美国认为,当前苏联攻势战略的主要矛头指向中东波斯湾战略要地,这一地区出现动乱危机和苏联军事力量猛烈增长是对美国最现实的重大威胁。为此,一九七七年八月卡特总统批准国防部筹建一支十万人  相似文献   

20.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枪炮声陡然打破了中东地区微妙的平衡。此后中东各种力量围绕如何解决海湾危机和地区安全安排等问题再度分化组合。在这当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向以强硬、激进著称的利比亚却自始至终保持着耐人寻味的低姿态。海湾危机更清楚地表明,昔日阿拉伯世界外交“怪球手”的对外政策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